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rrjk》2017,(8)
目的:整理我院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探讨分析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10例,将其按随机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实验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则采用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就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4.4.±4.7)min,实验组腹股沟疝老年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0.2±4.3)min,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3)d,实验组腹股沟疝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d,实验组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比率为25.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为5.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时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微创根治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肛肠治疗中心进行微创根治术与单纯超声多普勒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的患者90例,所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微创根治术及单纯超声多普勒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应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症状、肛门功能、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参数评分分别为:手术时间平均为(22.7±4.6)min和(20.6±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8.5±5)ml及(3±4)ml,创面疼痛评分实验组为3.5±0.5及2.5±0.5,肛缘水肿评分为3±2及2±2,伤口愈合天数平均为(3±2)d及(2±1)d,住院人均费用分别为实验组(6200.28±313.45)元,对照组(6126±369.18)元。两组术后肛门功能及复发率方面均有差异,对照组痔的复发率为22%。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好。结论微创根治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不大、术后症状轻,疗效较单纯超声多普勒下痔动脉结扎术好,无复发,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经济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需要进行胸部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采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收缩压以及术后清醒的时间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心率平均为(96.1±12.4)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9.3±9.1)mmHg、平均收缩压为(135.9±3.9)mmHg,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为(28.1±6.4)min;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心率平均为(86.1±12.4)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9.3±6.1)mmHg、平均收缩压为(126.9±6.9) mmHg,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为(9.1±5.4)min。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4月54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实验组采取全面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7.1±3.0)d、手术时间(34.4±3.0)min、术中出血量(37.7±3.2)mL,对照组各项指标分别是(15.11±5.2)d、(51.6±5.9)min、(65.2±5.4)mL,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24例,一般满意2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17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7例,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少,手术时间短暂,出院时间提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因此,此种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小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穿刺部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124例不同年龄段在肢体置管的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2)和实验组(62),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实验组采用单手送管法,在留置针Y型软管座下先用少许无菌棉花铺垫后,3M规格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再用网状自粘绷带沿敷贴覆盖处绕肢体1圈。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穿刺部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置管及固定方法可提高小儿肢体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穿刺部位皮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下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早期甲状腺癌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实验组44例,行腔镜辅助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回访1~3年生存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112.37±24.53)min、术后引流量(114.04±28.31)ml及拔管时间(5.78±1.07)min高于对照组[(54.36±5.76)min、(37.63±12.69)ml、(2.89±1.23)min],实验组术时出血量(57.69±5.63)ml、住院时间(7.45±1.02)d低于对照组[(83.77±10.26)ml、(8.56±1.8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清除淋巴结数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内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三年生存患者总生存率100%高于对照组97.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辅助手术治疗早期甲状腺癌效果佳,降低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到2018年11月治疗的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服胆囊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9.1±28.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2.1±15.2)ml,平均术后下床时间(10.2±3.4)min,平均术后胃肠恢复时间(2.8±1.5)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5±1.6)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2.3±31.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9.2±23.0)ml,平均术后下床时间(19.2±2.6)min,平均术后胃肠恢复时间(6.6±2.2)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1±2.6)d(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可作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平均检获枚数、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术中淋巴结平均检获(25.0±7.8)枚,平均手术时间(255.8±50.8)分钟,平均术中出血(362.6±72.4)毫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1.5±3.5)天,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实验组术中淋巴结平均检获(40.8±5.9)枚,平均手术时间(198.4±40.7)分钟,平均术中出血(328.4±65.3)毫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5.2±2.7)天,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两组患者的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洁 《中国卫生产业》2014,(35):175-176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使用腹腔镜方法对实验组实施手术,对两组进行术中和术后观察比较。结果从平均手术时间来看,对照组要比实验组高(73.66±14.32)VS(50.16±14.23)min,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4.55±5.92)VS(89.51±26.71)m L,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22.42±10.33)VS(39.30±11.76)h,需要镇痛人数少于对照组(5VS18例),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4.69±1.22)VS(8.12±2.31)d,实验组工作恢复时间(26.84±9.71)VS(35.66±11.32)d、性生活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33.64±12.88)VS(45.31±14.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高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对女性损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杨春红 《现代养生》2014,(4):122-122
目的:对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10例,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选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50例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染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对实验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采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平均换药次数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所选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27.65±3.12)d,平均换药次数为(23.13±3.41)次;而实验组中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13.35±2.12)d,平均换药次数为(10.46±2.31)次,即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更短,且平均换药次数更少,p<0.05。结论:在对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感染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采取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愈合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控制手术间人数、手术间门开启次数和无菌手套使用超过4 h更换等针对术中的护理措施对预防颅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11月神经外科收治并行颅脑手术的患者220例,按照进入手术室顺序依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包括无菌手套使用时间超过4 h更换、控制手术间人数和手术间门开启次数等手术室针对性术中护理措施,其他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2.7%(3/100),对照组术后颅内感染率9.1%(10/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45)。结论术中采取控制手术间人数,控制手术间门开启次数和无菌手套使用时间超过4 h更换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进行二次剖宫产产妇与非瘢痕子宫进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状态及产后结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该院接诊的剖宫产产妇160例,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二次剖宫产产妇76例为实验组,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产妇84例为对照组,统计并分析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0.33±5.93)min,远高于对照组产妇的(52.61±8.35)min;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恶露持续时间为(50.64±13.83)d,长于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为(258.32±71.32)ml,术后出血量为(427.16±11.89)ml,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出现产后并发症的几率远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原因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二次剖宫产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因此临床医师应慎重选择并给予孕妇更合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知信行教育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进行诊断的50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为对照组,常规收集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进行诊断的50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为实验组,在常规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实验组诊断流程知晓率、资料识别率、法律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6.0%、70.0%、64.0%,高于对照组18.0%、12.0%、16.0%(P<0.01);实验组护理人员接听电话的次数为(1.7±0.6)次、时长为(11.4±1.2)min,处理资料的次数为(0.9±0.7)次、时长为(4.6±3.6)min,集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资料的时间为(9.7±7.0)d均优于对照组(3.3±0.8)次、(16.3±3.8)min,(5.9±0.5)次、(29.4±2.4)min,(29.2±2.7)d(P<0.01);实验组专家讨论一次性通过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文书邮寄费用(35.28±2.88)元低于对照组(11.04±8.69)元,诊断工作满度意率96.0%,高于对照组74.0%(P<0.01)。...  相似文献   

14.
切口牵开保护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切口牵开保护器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收治的Ⅲ~Ⅳ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切口牵开保护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和对照组(未使用),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共监测患者31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00%(6例),对照组为11.88%(19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2.10±3.30)min、(7.00±2.20)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30±4.10)min、(10.00±3.50)d],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为(2.00±1.70)分,低于对照组的(3.00±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口牵开保护器可有效降低Ⅲ~Ⅳ类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肝叶切除手术中使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LCVP)后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改变,探讨LCVP用于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肝叶切除的闰国麻醉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老年患者45例,年龄60~75岁,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肝实质离断期间维持中心静脉压(CVP)在0~5 cmH2O,离断后使中心静脉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对照组为正常输液组,维持中心静脉压6~ 12 cmH2O.比较两组术后麻醉苏醒恢复情况,术前1d及术后第7天采用一系列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切肝时实验组的平均动脉压(MAP)[(75.8 ±7.9) mmHg]和CVP[(3.1 ±0.4) cmH2O]均低于对照组[MAP(92.3±10.6) mmHg、CVP(9.3±1.4)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5,t=5.89,P<0.01);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6.7)min、(25.4 ±8.3)min、(31.9±11.7)min、(42.8±17.8)min vs(15.3 ±7.0)min、(22.6±9.4)min、(30.2±10.8)min、(45.4±13.6)min,P>0.05],实验组的术后认识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30.0%,对照组的为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老年肝叶切除术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病灶切除术+端端吻合术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行保守手术患者11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病灶切除术+端端吻合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创面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输卵管通畅率、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率及术后宫内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98.09±38.13)min、平均出血量为(40.45±29.27)ml,术后hCG降至正常时间(19.75±3.58)d、平均住院时间为(3.6±1.5)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81.12±34.38)min、平均出血量为(39.10±27.21)ml,术后hCG降至正常时间(20.14±4.84)d,平均住院时间为(3.5±1.4)d,两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hCG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输卵管通畅率83.5%、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1.8%...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给缺乏外科手术配合经验的牙体牙髓科护士提供一份自制的含细节备忘的详尽的手术用物一览表,使术中补充备物的耗时成倍缩短,最终达到提高手术配合效率的目的。方法将2010年8月2014年8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配合同一牙体牙髓科医生进行的48例单颗前牙显微根尖手术的护士分为两组,对照组24名,实验组24名,对照组护士在术前准备时凭自己个人对手术的了解来回忆可能需要用到的物品,预先将显微根尖手术器械包、赛特力超声治疗仪和倒预备工作尖盒等90样大小手术物品和仪器放入手术诊室,术中如需补充备物,临时请导诊协助完成。实验组手术护士根据科室自制的含细节备忘的详尽的用物一览表将整合后的显微根尖手术器械盒和所用手术物品逐一清点放入手术物品整理箱内,放于手术诊室内,按使用先后顺序摆好,并按表中的细节备忘作好仪器的朝向预调,术中如需个别帮忙,临时请导诊协助,对两组护士术前备物耗时、显微根尖手术耗时、术中导诊协助补充备物耗时及次数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术前备物耗时为(15.1±0.2)min,显微根尖手术耗时为(121.1±0.9)min,术中导诊协助补充备物的耗时为(11.5±0.2)min,术中导诊协助补充备物的次数为(8.9±0.3)次;实验组术前备物耗时为(7.7±0.1)min,手术耗时为(64.7±1.2)min,术中导诊协助补充备物的耗时为(3.1±0.1)min,术中导诊协助补充备物的次数为(2.2±0.1)次,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给护士提供自制的含详尽细节备忘的用物一览表,将术中补充备物的耗时降到最低,可成倍提高手术配合效率,让医生的手术一气呵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运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3±10.9)min,术后下床时间(15.2±3.3)h,肛门排气时间(9.5±4.5)h,术后进食时间(23.2±7.6)h,平均住院时间(3.4±1.2)d,平均住院费用(1 523.0±234.0)元;对照组手术时间(50.3±11.2)min,术后下床时间(23.5±4.2)h,肛门排气时间(26.7±13.2)h,术后进食时间(45.4±14.5)h,平均住院时间(7.9±2.2)d,平均住院费用(3 224.0±265.0)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9、16.298、12.935、14.222、18.833、50.464,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0.91%,对照组为1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5,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比传统手术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建华  韩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66-2367,2370
目的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探索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某院就诊的4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单盲抽样把其中27例分为实验组,采取空肠P袢代胃吻合术式治疗;余者分为对照组,采取标准Roux-en-Y吻合术式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情况对照显示,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排空时间、每次饮食量分别为(60±22)min、(300±42)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每天饮食次数为(4.3±1.2)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采用空肠P袢代胃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并未使手术过程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将6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随机评价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7±18.5)min、出血量为(176.8±36.5)ml、初次下床时间为(1.2±0.3)d,住院时间为(6.1±1.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实验组患者的各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身体状态评分为(78.3±6.0)分,心理状态评分为(79.7±5.1)分,自理能力评分为(81.8±4.8)分,社会关系评分为(73.4±5.4)分,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也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