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国产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排出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37例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按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及分型专家委员会正式发表报告),男22例,女15例;年龄37~65岁,平均为51±12.2岁;发病时间3~15年,平均9±4.6年.排除泌尿系感染、非糖尿病的肾小球疾病、发热以及酮症酸中毒.测24小时尿蛋白量,据量的多少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N)(<0.5mg)和临床DN(>0.5mg).前者为12例,后者为25例;其中血压140/90 mmHg者20例,正常为17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6~2002年间共收治2型糖尿病481例,其中18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DN)占37.8%,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182例DN患者中男性108例,女性74例,年龄38~78岁,平均54.4岁。均为2型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8.2年,HbA1c7.8%~12.3%平均9.2%。糖尿病诊断依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并排除其它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肾病诊断依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mg/24h为早期DN,大于300mg/24h为临床期DN,并排除原发性肾病、泌尿系感染、高血压和心衰。182例中早期DN112例,临床期DN70例。糖尿病视网膜诊断及分型依据1984年…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Ⅱ型中,随着年龄增长及病程的延长,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目前糖尿病肾病除控制血糖外无其它特殊治疗方法,我们在控制糖尿病基础上,给予巯甲丙脯酸治疗糖尿病肾病,近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糖尿病Ⅱ型并临床期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蛋白>300mg)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46~78岁(平均56岁),均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10例合并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4.
苯那普利是非巯基的新一代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临床研究证实ACEI有降低尿蛋白及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的作用。近年有学者提出对正常血压的早期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ACEI治疗可有效降低尿蛋白而保护肾功能,本研究对苯那普利在正常血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减少尿蛋白及保护肾功能的长期疗效观察及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9年7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选择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37~68岁,平均(49±8)岁。根据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2],1型2…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年收治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 ,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并以45例50岁以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 ,现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101例按WHO(1999年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56例老年糖尿病中 ,男32例 ,女24例 ,男女之比为1.33:1 ,年龄60~89岁 ,平均 (72.12±12.23)岁。45例中青年糖尿病中 ,男26例 ,女19例 ,男女之比为1.37:1 ,年龄20~50岁 ,平均 (35.12±14.43)岁。2临床分析2.1年龄 :发病年龄20~29岁6例占5.9 % ,30~39岁15例占14.9 % ,40~49岁24例占23.8 % ,60~69岁39例占38.6 % ,70~79岁15…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儿118例。经过精心地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就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整体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均为住院患儿 ,男62例 ,女56例 ,年龄3~12岁 ,平均7.5岁 ,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24小时尿蛋白定量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 (DM)的常见慢性并发症 ,也是 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采用苯那普利治疗 DN患者 6 2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DN患者 12 3例 ,均为 2 0 0 0— 2 0 0 2年住院的2型 DM病人 ,其中男 75例 ,女 4 8例 ,年龄 4 1~ 70岁 ,平均(6 0± 9)岁。依据 1997年 WHO的 DM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确诊为 2型糖尿病。所有患者尿蛋白排泄率 (UER)均 >2 0 0 μg/ min,肌酐清除率 (Ccr)在 70~ 30 m L/ min之间。所有病例均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泌尿系感染、肾小球肾炎、发…  相似文献   

8.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 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定量每 2 4h 15 0~ 5 0 0mg) 5 5例 ,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 3 5例 ,女 2 0例 ,年龄 40~ 68岁 ,平均 ( 5 2± 3 .5 )岁 ;病程 5 .5~ 2 0a ,平均 ( 15 .3± 2 .5 )a。所有病例不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蛋白尿。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给予糖尿病低盐低蛋白饮食 ,维持原用降糖药物 ,将空腹血糖 (FBG)控制在 6.1~ 7.8mmol L。有高血压者加用尼群地平或苯那普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治疗组 …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 (MM ) ,为骨髓异常浆细胞增生的恶性疾病 ,此病易出现肾损害 ,通常将MM导致的肾损害称为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MMN)。现将我们 1992年至今收治的 46例MMN ,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MMN均符合Kyle的诊断标准 ,并有异常蛋白尿、酸中毒或伴有肾功能不全。其中男 2 8例 ,女 18例 ;年龄 3 0~ 72岁 ,平均 5 4.6岁。1.2 临床表现1.2 .1 肾脏表现 :①普通肾炎型 2 1例 ,尿蛋白 (+~ + + + ) ,2 4h尿蛋白 0 .5~ 3 .5g。②肾病综合征型 4例 ,尿蛋白 (+ + +~ ++ + + ) ,2 4h尿蛋白 3 .5…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9年至1997年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6例,现将救治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6例均为内科急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19~68岁,平均41.8岁。糖尿病1型2例,2型54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首次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9例。其中11例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尹建昌 《河北医药》2002,24(9):742-742
我院自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10月对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3 5例 ,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奥黄芪和贝那普利(洛丁新 )治疗 ,观察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血脂、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5例患者均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1 ] 。其中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2 5~ 5 9岁 ;糖尿病病程 3 .4~9.8年 ,糖尿病肾病病程 1.2~ 2 .3年 ,血压 18~ 2 4 10~ 15kPa ,尿蛋白定量 0 .7~ 1.5g d ,血清甘油三酯 1.5~ 2 .3mmol L ,血清总胆固醇 5 .2~ 7.1mmol L。1 2 方法 在常规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寻找延缓肾功能进展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康肾颗粒作用为补脾益肾,化湿降浊。本研究为康肾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于我院住院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连续2次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24h)>0.5g;③血肌酐<265  相似文献   

13.
庞建华  樊锡凤 《河北医药》1998,20(2):112-11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D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早期诊断有助于该病的控制。本文观察了107例DM患者的尿系列微量蛋白的变化以探讨其与DN间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1)糖尿病组:107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及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诊断依据为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可除外高血压病、肾脏病、泌尿系感染等。依尿常规中尿蛋白情况分为两组:DM_1组:(尿蛋白阳性)共72例,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6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11例,年龄8~70岁,病程3个月至15年,空腹血糖5.6~12.8mmol/L。DM_2组(尿蛋白阳性)共23例,其中,NIDDM20例,IDDM3例,年龄14~72岁,病程1~20年,空腹血糖6.8~  相似文献   

14.
董运成  刘保永 《河北医药》2001,23(4):291-292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较为少见 ,1988年 7月~ 1999年 6月我院内分泌科病房共收治糖尿病合并甲亢 4 0例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糖尿病合并甲亢 4 0例 ,男 9例 ,女 31例 ;年龄 2 1~ 72岁 ,平均 4 9岁。糖尿病先诊断者 14例 ( 35% ) ,距甲亢确诊时间为 1个月~ 6年 ,平均 2 6个月。两病同时诊断者 13例 ( 32 .5% ) ,甲亢先诊断者 13例 ( 32 .5% ) ,距糖尿病确诊时间为 3个月~ 10年 ,平均30个月。糖尿病Ⅰ型 6例 ,Ⅱ型 34例。1 2 诊断依据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WHO 1985年糖尿病专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脏是糖尿病中最常受累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观察 6 0例糖尿病患者自然病程中肾小球过滤率 (GFR)与尿微白蛋白 (UAL b) ,血、尿β2 微球蛋白 (β2 MG)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及血肌酐 (Scr)等的变化 ,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型糖尿病 48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2 3例 ,年龄 40~ 80岁 ;1型糖尿病 12例 ,其中男 5例 ,女 7例 ,年龄16~ 42岁。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均采用 1980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除外肾脏疾患、泌尿系感染、心衰、酮症、…  相似文献   

16.
<正> 糖尿病合并症的诊治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糖尿病肾病之死亡率明显增高,故早期诊断并及时防治就成为关键。现将我院1988年6月至1989年8月收治的23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测定结果报告如下,以探讨尿白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一般资料 1.病例选择:糖尿病患者23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0人,女性13人。年龄18~55岁,平均42岁。Ⅰ型糖尿病4例,Ⅱ型糖尿病19例。病程1~23年,平均8.6年。另选择同期住院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最主要疾病[1].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本研究对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缬沙坦与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人选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为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德清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肾病分期诊断标准(Ⅲ期)[2],即6个月内至少连续2次以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 μg/min,24h尿蛋白定量介于30~300 mg/d.  相似文献   

18.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急症 ,临床上易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等混淆造成误诊。若治疗不及时 ,可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及重要脏器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我科 1 997~ 2 0 0 2年共收治低血糖昏迷 32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2例 ,女 2 0例 ;年龄 43~ 87岁 ,平均 67 5岁 ,其中 >60岁 2 5例 ,占 78%。有明确 2型糖尿病史 2 3例 ,病程半年至 2 8年。其中糖尿病肾病终末期 7例 ,血肌酐 42 9 2~ 589 2 μmol/L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4例 ,尿蛋白 (+)~ ( )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2例 ,1 0例…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温阳固元活血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筛选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证属阴阳两虚型患者1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及对照组三组.对照组65例,男46例,女19例,年龄55~75岁,平均(64.6±3.8)岁,病程3~8年,平均(4.7±1.1)年;治疗组1: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57~73岁,平均(65.2±0.9)岁,病程4~8年,平均(4.9±1.0)年;治疗组2:63例,男44例,女19例,年龄57~76岁,平均(65.2±3.5)岁,病程3.5 ~9年,平均(4.5±1.4)年.三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长短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苯那普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2例,在降低尿蛋白方面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2例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正规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Ⅱ型患者,诊断符合1985年全国肾病会议临床分型标准。男18例,女24例,年龄15~65岁,平均病程3.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