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美金刚联合茴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E2)、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07月在许昌市立医院进行诊治的3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茴拉西坦,每次0.2 g,每天3次;观察组联合服用美金刚5 mg/d,每周将给药剂量递增5 mg,到第4周的20 mg/d时维持给药剂量。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病理行为评分和血清E2、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85.14%)明显高于对照组(6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幻觉、偏执妄想、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攻击行为、焦虑恐惧以及情感障碍评分值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E2、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茴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E2、VEGF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第二医院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1次/d静滴,疗程14d。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丹参多酚酸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疗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脑神经保护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将100 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250 mL 0.9%的NaCl注射液混合后为患者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应用高压氧疗(氧疗压力为0.25~0.30 MPa,时间为3min;氧浓度为80%~90%,温度为18~25℃)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个疗程为14 d,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治疗疗效、巴塞尔(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CSS)分值、神经功能缺损(NIHSS)分值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生长因子(NGF)浓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SS分值、NIHSS分值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浓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GF浓度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疗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颜艺  马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9):1840-1843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对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稀释,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血清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能力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GSH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SOD、GSH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体不仅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智能状态,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与银杏内酯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带来的神经损伤修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许玉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2019-2022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河南省荣军医院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饭后口服艾地苯醌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SOD、BDNF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改善,保护神经元,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1次,口服,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 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出现短暂性面红情况,减慢静滴速度后消失。两组肝功及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变化,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细胞炎症因子和血流变学水平的变化,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明确,可以降低hs-CRP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均根据具体病情采取对症内科综合治疗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抗氧化指标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3%,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法(MoCA)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OD和MD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本对症治疗方案的前提下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而且能够对机体的抗氧化、血管内皮功能产生明确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疗效,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用药前后含量变化,分析MMP-9与扩展功能障碍状态量表(ED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相关性,评估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RRMS急性期患者疗效。方法 随机将40例RRMS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与神经营养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用药14 d后血清MMP-9水平及治疗前、治疗14、28 d后EDSS及ADL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清MMP-9水平均增高,观察组患者MMP-9水平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28 d EDS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EDSS评分降低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28 d 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以降低RRMS患者MMP-9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用药后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口服奥拉西坦胶囊,0.8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艾地苯醌片,30 mg/次,3次/d。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神经精神科量表(NP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但观察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P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及行为能力,改善精神症状,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与高切还原黏度)、炎症因子水平、中医症状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DS、MMSE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中医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3.48%,对照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更有利于提高HDS、MMSE与ADL评分,改善中医症状与认知能力,缓解炎症反应,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斑马鱼模型的保肝功效。方法 选取黑色素等位基因突变型(albino)品系斑马鱼,分别水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500、1 000、2 000、4 000、8 000 μmol/L,同时设置对照组和模型组,除对照组外,利用2%无水乙醇诱导斑马鱼32 h建立AFLD模型,观察记录斑马鱼的死亡情况及表型,确定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的最大耐受浓度(MTC)。黑色素等位基因突变型(albino)品系斑马鱼分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500、1 000、2 000 μmol/L和阳性对照药RU-21 100 μg/mL,同时设置对照组和模型组,除对照组外建立AFLD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斑马鱼肝脏脂肪染色强度(S),计算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的保肝功效;H&E染色观察斑马鱼肝脏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b(HMGB-1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结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AFLD模型斑马鱼的MTC为2 000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片1 000、2 000 μmol/L组和RU-21组S显著降低(P<0.01、0.001);还原型谷胱甘肽片500、1 000、2 000 μmol/L和RU-21 100 μg/mL组保肝功效分别为14%、32%、71%和48%。还原型谷胱甘肽片2 000 μmol/L组肝细胞结构正常,脂肪空泡较模型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HMGB-1b和TNF-α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片500、1 000、2 000 μmol/L组IL-6、HMGB-1b和TNF-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0.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AFLD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其机制与下调IL-6、HMGB-1b和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所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抗感染、吸氧、化痰、支气管舒张剂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均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效果更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下降更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淮北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住院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试验组(n=59)。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取5.2g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d中医心衰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LHFQ)评分、脑钠肽(BNP)等指标。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心功能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4d的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均显著改善(P<0.05、0.01),试验组治疗7d的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7d的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7d比较,试验组治疗14d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BNP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试验组治疗7d的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14d的中医主证候积分、证候总积分、6MWD、MLHFQ、BNP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P<0.05);试验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更早、更快、更明显地改善老年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且中医证候、6MWD、MLHFQ的改善优先于BNP,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用奥拉西坦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单用奥氮平治疗组(单用组),奥氮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组(联用组),每组30例。分别于实验前,治疗后4,8周对2组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采用韦斯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 span test,D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WCST)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于4周末上午空腹抽血,监测肝功和血脂变化。同时招募30名60~75岁健康受试者为正常组,进行上述评价。结果 单用组和联用组PANSS各项评分,治疗4周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8周较治疗4周降低(P<0.05)。单用组和联用组的DS和WCST各项评分治疗4周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用组DS的正背项和总分、WCST的正确应答数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2组的DS各项评分治疗8周较治疗4周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用组较单用组改善明显(P<0.05),WCST中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用组较单用组改善明显(P<0.05)。4周末2组ALT、AST、TC和T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奥拉西坦可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且疗效优于单用奥氮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10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治疗7 d后,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IL-6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噻肟钠对儿童细菌性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速效救心丸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速效救心丸,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sICAM-1、IL-6和内皮素-1水平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速效救心丸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 、奥拉西坦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脑梗死后VD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乙酰谷酰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