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岳  冯伟  杨福泉  张震波 《安徽医药》2015,36(12):1496-149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以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0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实施联合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实施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禁食时间、治疗成本、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本分别为(182.27±26.68)min、(9.98±3.14)d、(8 124.39±663.54)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4.55%,结石残留率为3.6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淀粉酶异常率为5.45%、胆管炎发生率为5.45%、胆管积气发生率为3.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相比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罗曼  白冬梅  刘路  汪静  闵柳 《安徽医药》2019,40(9):1063-1065
目的 探讨SBAR模式在规范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ICU住院患者6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观察组(n=311)和对照组(n=293),对照组采用常规交班,即口头交接、书面交班和床头交班相结合,观察组采用口头交接加SBAR交班指引单进行交接班。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掌握准确情况、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得分为(25.16±2.54)分,观察组为(27.03±2.16)分;对照组专科护理质量得分为(29.32±3.51)分,观察组为(32.05±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SBAR模式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87%,实施后为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情掌握准确情况得分为(93.50±2.86)分,观察组为(95.14±3.28)分;对照组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为(262.41±22.53)分,观察组为(274.62±25.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模式可以有效规范重症监护病房的交接班流程,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琦  梁久银  于庆生  潘晋方  王振  俞健 《安徽医药》2018,39(9):1043-1047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指标、血常规、胆汁生化、肝功能胆汁引流量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5、7天胆汁引流量分别为(669.10±113.65)和(860.53±126.26)m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4.17%)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镜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可提高腹腔镜胆道探查联合术中胆道镜手术的成功率,较好的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肝功能快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治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4.
蒋磊  褚亮  张杰 《安徽医药》2018,39(3):331-3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双镜联合组(25例)与传统开腹组(32例),双镜联合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传统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双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80±7.59)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1.48±0.64)h、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76±8.02)h,均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损伤轻、易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安庆市石化医院收治的6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30例采用sPCNL治疗,32例采用mPCNL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并发症发生率、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概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sPCNL组手术时间(113.2±49.8)min,mPCNL组手术时间(108.2±41.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CNL、mPCNL两组总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7%(26/30)、87.5%(2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2.15±1.10)、(1.20±1.2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16.7%(5/30)、15.6%(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概率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3.3%(1/30)、3.1%(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sPCNL、mPCNL两组分别为(10.3±0.9)、(9.2±0.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CNL与mPCNL均为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mPCNL创伤更小,出血量少,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模式干预策略对预防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感控措施,观察组实施多模式干预策略,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率为1.61%,低于对照组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21.55±4.24)天,低于对照组的(21.80±5.8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4 821.15±5 563.32)元,低于对照组的(37 272.38±6 978.0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干预策略可减少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白雄伟  黄章  汤文平  任飞  彭毅  张科 《安徽医药》2017,38(10):1327-1329
目的 观察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汉中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按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Chrisman-Snook术式非解剖学重建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距骨倾斜角变化、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以下简称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在治疗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稳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距骨倾斜角(7.61±1.42)°,小于对照组(8.89±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骨前移距离(3.09±1.21)cm,短于对照组的(5.22±1.9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14±0.92)分,较对照组(3.21±0.9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ostorm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疗效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韦韡  汪功理  张晓刚 《安徽医药》2015,36(10):1231-1233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高位胆管劈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结石残留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大于观察组(P<0.0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大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残余结石率、术后并发症例数等方面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2周结石残留量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结石复发率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 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减少残石率,降低复发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细胃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60例胆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十二指肠镜组(36例)与超细胃镜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检查期生命体征变化、反应分级,同时观察记录超细胃镜插镜情况及检查结果。结果 超细胃镜组24例一次性操作成功率100.0%,进镜视野A级占95.8%。3例超细胃镜直视下活检证实为腺瘤恶性病变,12例巨大嵌顿直视下激光碎石成功,3例疑似残余结石通过单纯胆总管探查排除结石残留。无胆管炎等并发症发生。超细胃镜组患者检查中收缩压为(96.40±9.18)mmHg,血氧饱和度为(97.85±1.37)%,优于十二指肠镜组的(103.42±10.74)mmHg、(95.71±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细胃镜与十二指肠镜检查,患者反应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诊治胆管疾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普外科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4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60例无上腹部手术史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记录两组术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1个月经窦道胆道镜检查结石是否残留,术后2~20个月随访结石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3.1±21.4) mL、腹腔引流量(121.0±23.3) mL、手术时间(2.0±0.4) h、住院时间(9.3±1.5) d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4例(9.30%)中转开腹(其中3例因胆囊三角严重粘连,1例因小肠严重粘连),对照组1例(1.67%)因确诊腹茧症而中转开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3例(6.98%),对照组2例(3.33%);术后1个月,经窦道胆道镜检查两组患者结石均取净;术后随访2~20个月,观察组出现结石复发3例(6.98%),对照组2例(3.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效果显著,虽然术中中转开腹率较高,但手术适应证范围得以扩大且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并未明显增加,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彭巍巍  李晶 《安徽医药》2019,40(10):1124-1127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辅治对伴心电图改变的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氨基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伴心电图改变的重症HFMD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治疗,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丙种球蛋白、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血清NT-proBNP与促炎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及心电图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T-proBNP、hs-CRP、TNF-α水平变化差值分别为(27.50±10.32)IU/L、(1 462.70±486.28)ng/L、(3.13±1.20)mg/L、(24.45±3.22)ng/L,大于对照组的(22.52±9.71)IU/L、(1 042.78±114.33)ng/L、(1.53±1.42)mg/L、(19.28±3.5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收缩率(FS)变化差值分别为(6.07±1.68)%、(12.12±2.38)%,均大于对照组的(2.92±0.73)%、(8.19±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恢复率为78.26%,高于对照组的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伴心电图改变的重症HFMD患儿,能明显减轻其心肌损伤,增强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64例梅毒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患者36例,Ⅱ期患者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Barthel指数量表测评分值。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4.05±4.80)分和(52.94±5.05)分,SDS评分分别为(54.16±4.82)分和(55.43±4.1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9.25±3.16)分、(48.49±3.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90±3.07)分和(51.77±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Z=2.466,P=0.014),且其日常生活能力高于治疗前(Z=2.611,P=0.009)。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梅毒Ⅰ、Ⅱ期患者的精神障碍,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吕明闯  庞彬  朱立君  丁叶 《安徽医药》2017,38(10):1310-1314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小时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清疼痛介质浓度水平(包括神经肽Y、P物质和前列环素);测定细胞和体液免疫相关指标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小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82±0.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0.62)分;且观察组的血清疼痛介质神经肽Y浓度为(215.38±25.9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7.02±16.41)pg/mL,P物质和前列环素浓度分别为(6.28±0.71)μg/mL和(49.23±6.12)p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2±1.76)μg/mL和(67.23±7.12)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IgA、IgG、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程度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氨茶碱治疗小儿反复气管支气管炎非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小儿反复气管支气管炎非急性期患儿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静滴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的咳嗽、肺部罗音、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与喘息消失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值分别为(87.22±6.39)%和(78.20±7.38)%,都明显好于治疗前的(67.20±7.20)%和(66.98±6.82)%,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6.44±5.14)分和(42.30±5.00)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治疗反复气管支气管炎非急性期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改善肺功能,促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总体生活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3.32±1.03)d vs(4.12±1.06)d,(5.42±1.06)d vs(6.13±1.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75,P < 0.001;t=3.4478,P < 0.001);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3 014.98±752.97)元vs(3438.12±671.3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24,P < 0.05);观察组复发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过程中,能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是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是(2.8±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啰音消失时间是(4.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是(7.4±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4±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净化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清蛋白、前清蛋白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分别增至(36.12±5.77) g/L、(327.51±23.98) mg/L,对照组分别为(30.21±6.77) g/L、(249.87±10.1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分别降至(7.37±1.21) mmol/L、(9.24±1.21) mU/L,对照组分别为(10.38±2.18) mmol/L、(9.44±1.17) 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指数(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体质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增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下降(P<0.05);生活质量相关指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滤过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周宇  傅启伟  黄牡婵 《中国药事》2018,32(6):799-803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精神疾病双相障碍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6年6月海南省安宁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疾病双相障碍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治疗观察时间为2个月。结果:治疗后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8%和9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SP评分分别是(75.33±14.29)分和(62.87±16.02)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8.24±15.02)分和(47.11±12.85分)(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PSP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36.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微。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精神疾病双相障碍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应用安全性比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患者氧化应激、血糖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治疗的DAN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c艾塞那肽,2次/d,5 μg/次,总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氧化应激、血糖及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7.02±1.37)mmol/L、(6.71±1.82)%和(24.89±1.03)kg/m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分别为(2.51±0.91)mol/L和(12.03±3.11)μ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37.10±5.03)mU/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极频(VLF)、低频(LF)、高频(HF)分别为(50.25±8.10)ms、(26.02±5.55)ms、(12.01±1.32)%、(86.02±8.22)ms2、(71.14±7.05)ms2、(42.10±8.33)ms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F/HF为(1.72±0.4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塞那肽能有效控制DAN患者血糖,改善患者BMI和心率变异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辅助局部麻醉在老年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老年患者7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都给予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观察组选择利多卡因辅助局部麻醉,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未出现明显变化,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神经损伤、术后呼吸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6%和(7.11±0.45d),而对照组分别为23.1%和(9.33±0.51d),观察组的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84.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分别为(12.94±2.84)分和(10.49±2.44)分,都明显高于术前的(5.37±1.49)分和(5.42±1.33)分,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辅助局部麻醉在老年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