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LS-EC)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不同,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DNA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 及PMS2)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引起的。LS-EC再发肿瘤风险较高,及时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近年来发达国家采用免疫组化、微卫星不稳定性和基因检测等相结合的分子诊断方法,大大提高了LS-EC的诊断率。全文针对LS-EC的遗传学改变、临床病理特点、筛查及诊断、预防、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在大城市增幅更快。错配修复基因(DNA mismatch repair,MMR)系统(主要包括MLHl、MSH2、MSH6和PMS2)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完整性,避免遗传突变发生具有重要作用。MMR种系基因突变可导致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引起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eolorectal cancer,HNPCC),发病率占全部大肠癌的5%-15%。hMLHl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导致基因表达沉默,可引起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发病率约占全部大肠癌的15%。  相似文献   

3.
Lynch综合征(LS)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约占5%)的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是其区别于其他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两大特点。《中国肿瘤临床》2016年第20期"专家论坛"栏目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袁瑛教授对LS的最初定义、诊断标准和筛查标准的变迁、最新治疗进展和家系管理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了解LS.  相似文献   

4.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是由DNA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Lynch综合征患者常患有多种原发性肿瘤,女性患者中子宫内膜癌与之最为密切,称为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目前,对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无大样本的数据研究,对其筛查及随访缺乏统一策略。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作者对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要点及筛查策略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MutS同源物6(MutS homolog 6,MSH6)基因是一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其编码的MSH6蛋白主要参与识别、修复碱基取代和单碱基插入/缺失错配。MSH6基因种系突变增加胶质瘤的肿瘤易感性,体细胞MSH6基因突变可致烷化剂的获得性耐药和胶质瘤复发,MSH6突变可导致基因组的超突变从而促进胶质瘤的进展。最新研究亦发现MSH6基因存在致癌作用,其上调将导致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相关的子宫内膜癌有着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手段。对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的方法检测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表达情况,可以有效地筛查LS相关的癌症患者。本研究探讨MMR蛋白(MLH1、MSH2、MSH6及PMS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共51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连续性病例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28 ~ 81(57.73±8.41)岁。采用IHC染色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表达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标本进行基因的甲基化检测,并且分析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只要有一种MMR蛋白表达缺失即判定为MMR蛋白错配修复缺陷(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蛋白全部阳性则判定为MMR表达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pMMR)。结果:51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有138例(26.8%)发生MMR蛋白表达缺失,MLH1、PMS2、MSH2及MSH6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是16.3%(84/515)、19.0%(98/515)、5.4%(28/515)、8.0%(41/515)。MMR蛋白的缺失以MLH1和PMS2联合表达缺失(60.9%,84/138)为主;其次为MSH2和MSH6联合表达缺失(18.8%,26/138);MSH2、MSH6和PMS2联合表达缺失有2例(1.4%,2/138);PMS2、MSH2和MSH6蛋白单独表达缺失比例分别为8.0%(11/138)、1.4%(2/138)、10.1%(14/138)。对27例MLH1蛋白表达缺失标本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85.2%(23/27)。51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发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转移、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p53异常表达、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及肿瘤伴瘤周淋巴细胞有相关性,而与是否累及子宫下段无关。与pMMR的患者相比,dMMR的患者发病年龄更小,FIGO临床分期多为Ⅲ ~ Ⅳ期,组织学分化程度多为低分化,肿瘤多无肌层浸润,肿瘤多出现脉管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增多,且肿瘤伴瘤周淋巴细胞更显著,MSH6蛋白缺失患者多无p53异常表达。结论:dMMR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MR蛋白表达情况,并对MLH1表达缺失的标本进行基因甲基化检测,能初步筛查LS患者,对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 要: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又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占结直肠癌的2%~5%。指的是那些具有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导致易患结直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个体。文章就国内外近10年关于MMR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对LS的诊断和筛选及其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些类型具有家族聚集性。Lynch综合征作为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主要因相关基因突变致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异常、减少或缺失而致病,其主要包括MLH1、MSH2、MSH6和PMS2基因。考虑到MLH1和MSH2基因的胚系突变占Lynch综合征总突变近90%,因此本文将着重综述近年来错配修复蛋白基因MLH1的突变,整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创始人突变。通过对公共数据库已有报道突变及单中心收录数据比较,从而对其诊断,基因筛查,为了解不同人种和地域的Lynch综合征创始人突变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Lynch 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约占5%)的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是其区别于其他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两大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诊断和治疗上,LS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一定的区别;此外除了患者本人的诊断和治疗,整个家系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此类疾病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对LS的最初定义、诊断标准和筛查标准的变迁、最新治疗进展和家系管理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了解LS,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以及对其家系成员适当的干预和监控,尽可能降低患癌风险。   相似文献   

10.
彭勇  陈明清  董坚 《实用癌症杂志》2009,24(6):672-674,679
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repairgene,MMR)的产物是错配修复蛋白,为1种核酸水解酶,通过在DNA复制过程中修复错配的碱基使DNA能精确复制,保证人类遗传的保守性和稳定性。当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突变,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量下降、不表达或出现截短,对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缺失和插入不能校正或纠错,引起基因组DNA不稳定。大约1996年,针对MM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开始出现,第一个抗体为MSH2,之后有了其它抗体,抗体的出现提示检测MMR蛋白的可能,进一步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检测MMR蛋白缺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