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许静亚 《安徽医药》2016,37(10):1265-1267
目的 探究埃索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140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联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Hp转阴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消化道症状改善:观察组70例患者有效率97.1%,明显优于对照组88.6%(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除纳差、嗳气、恶心外,其余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Hp转阴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头痛、便秘、口干的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讨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可以明显改善消化道症状,提高Hp转阴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赵展  李卜武  叶欢乐  翟华伟 《中国药师》2015,(10):1750-1752
摘 要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06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谷氨酰胺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奥美拉唑钠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液pH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应激性溃疡发病例数。结果: 治疗4 d后,观察组患者胃液pH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治疗7 d后两组间差异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上消化道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为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3%(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谷氨酰胺预防应激性溃疡临床疗效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快速升高胃液pH,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对照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胃液pH值、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率89.7%,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显效率(85.4%)明显高于对照组(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液呈酸性,pH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胃液pH有所提高,观察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适用于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但泮托拉唑抗酸和止血效果更好,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4医院诊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患者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腹胀、腹痛、反酸及嗳气的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反酸及嗳气缓解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康胶囊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立即静注0.5 U,同时肌肉注射1 U,此后每隔6 h肌注1 U;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胃康胶囊,1.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凝血指标,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7(IL-17)、肾素活性(PRA)、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醛固酮(ALD)水平及止血时间和潜血转阴时间。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98.25%(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降低,而纤维蛋白原(FIB)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凝血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PGE2水平明显升高,而IL-17、PRA、6-Keto-PGF1α、AL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在止血时间和潜血转阴时间上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康胶囊联合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不仅可改善机体凝血功能,还可促进血清PGE2、IL-17、PRA、6-Keto-PGF1α、ALD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予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根据奥曲肽的剂量不同分为大剂量组(40例)与小剂量组(40例),治疗前后分别彩超测定门静脉平均流速(PVV)与门静脉内径(PVD),记录止血时间、输血例数、输血量及再出血例数,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PVV与PVD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大剂量组止血时间、输血率、输血量及再出血率均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0.0%,小剂量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小剂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对止血作用有增益,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两组患者均以治疗1周为1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以及血压和尿量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止血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以及血压和尿量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吉法酯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行PCI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吉法酯片,10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 mg/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吉法酯片对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显著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艾普拉唑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治疗,0.5 g/次,3次/d,于餐后30 min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艾普拉唑肠溶片,1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溃疡愈合时间以及HP根除时间。并检测血清胃泌素基因和胃泌素表达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和HP根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基因以及胃泌素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7和NO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艾普拉唑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及血清胃泌素基因和胃泌素表达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止血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PPI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 h再出血2例,再出血率5.00%;对照组7例,再出血率17.50%,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改善患者Blatchford评分,增加Blatchford评分为0的患者比例优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单纯给予PPI治疗,且止血时间短,输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应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各出现1例轻微不良反应,未予处理白行好转。结论联合应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入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兰索拉唑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Hp清除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90.9%vs.78.3%,P<0.05);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vs.13.4%,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分别配合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Hp根除率分别为96.0%、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和6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与对照组的14.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临床用药中,兰索拉唑联用抗生素方案疗效满意,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且较少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录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入选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三联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p根除35例(70%),观察组患者Hp根除43例(86%),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腹泻3例,恶心2例,上腹部不适3例;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腹泻1例,恶心3例,上腹部不适2例,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均未进行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阿莫西林、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1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雷尼替丁、呋喃唑酮、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结果由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显著高于由雷尼替丁、呋喃唑酮、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结论三联药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少,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消化溃疡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应激消化溃疡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奥美拉唑40 mg、1次/d静滴治疗,观察组丹参多酚酸0.13 g,奥美拉唑40 mg、1次/d静滴治疗,均治疗14 d。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意识水平量表(GCS)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水平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溃疡率为6.6%,低于对照组的2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消化溃疡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意识水平均显著改善,且再出血溃疡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