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又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先天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约0.38%,女性多于男性。DDH如果能在出生后及时发现.一般可通过穿戴外展支具、蛙氏石膏等非手术方法治愈:如在儿童开始行走后,因步态异常才发现诊断为DDH,一般均需要手术治疗.其中以开放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最为经典和常用。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先天性的髋关节畸形疾病,主要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半脱位、髋关节不稳定等病症[1]。髋关节发育不良多发病于儿童期,女性儿童发病率高于男性儿童。临床诊疗数据显示,成人DDH病例数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病情发展较慢且隐蔽,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成人DDH的恶化程度会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而加重,为此,成人DDH患者在确诊后一般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会表现出明显的关节疼痛、跛行等,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上针对DDH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全髋关节置换术、骨盆截骨术等,其中,骨盆截骨术治疗人DDH的效果并不显著,而且预后情况不佳,而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以后,患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治愈率很高,且预后效果好[2]。本研究深入探讨DD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61年Salter首次报告应用髂骨旋转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以来,此手术已成为治疗DDH的主要手术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亦可见到术后发生再脱位。我们通过再手术的临床观察及髋关节生物力学分析,认识到髂骨截骨术治疗DDH术后发生再脱位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分析髋臼发育不良的类型与髂骨截骨术术后再脱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的方法很多,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亦可见到术后再脱位的报告。手术后再脱位的病例再手术很困难,效果不理想。我院从1986至1999年用人工韧带的方法治疗DDH术后再脱位10例,经过随访观察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魏改艳  杨素彦  林倩  柳岩  霍会茹 《河北医药》2012,34(18):2839-2840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既往也称先天性髋脱位,是婴幼儿较常见的先天性下肢畸形.在我国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发病率高达3.8‰,我院小儿骨科自1976年以来,共收治DDH病儿10 045例,而6个月以前发现仅有8例,占总治疗病例的0.079%.此病的治疗方法因年龄而异,从出生到6个月是治疗DDH的理想时间,最佳治疗时间是生后第1天[1].早期干预与否,将直接影响本病预后,对本病发现越早,采用的治疗方法越简单,疗效也越好.一旦错过治疗最佳时机,不但治疗效果不佳,甚至终生残疾.护士作为与新生儿接触最为密切的专业人群,对此病的认知行为,将直接影响对新生儿DDH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时机.本文通过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从事新生儿工作的护士进行DDH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对此病的认知状况,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西藏高原内收肌切断、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18~36个月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治疗效果。方法术前按Zionts分级标准均为3度(股骨头骺核位于臼上缘平行线高度),经双下肢悬吊、内收肌切断、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18~36个月幼儿发育性双侧DDH 60例。结果随访24~36个月,平均25个月,按Severin X线评定标准对髋关节形态作出评价:优10例,良4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0%;据McKay髋关节功能临床评定标准:优14例,良4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双下肢悬吊,内收肌切断、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方法对18~36个月DDH 3度患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髋臼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表达和观察DDH髋臼软骨的形态学改变,探讨DDH髋臼软骨细胞中MMP-3的表达与髋臼软骨发育不良及退变关系。方法对30例DDH患儿和15例非DDH患儿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和运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 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SABC)检测抗MMP-3蛋白多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 DDH组关节软骨中的MMP-3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其中大年龄组髋臼软骨组织中MMP-3阳性率高于小年龄组,MMP-3表达强弱与年龄呈正相关,随年龄增大表达增强(P<0.01)。结论 DDH组髋臼软骨组织形态学观察有软骨细胞发育不良和退变现象,表明MMP-3与DDH患儿髋臼软骨发育不良及退变有密切关系,在DDH的病理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魏改艳  林倩  柳岩  朱丽敏  王燕 《河北医药》2013,(21):3345-3346
发育性髋脱位( DDH)是小儿骨科最常见的下肢畸形之一,此病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1]。近年来,随着产科和儿科医生对DDH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患儿通过闭合复位获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闭合复位治疗效果不满意和就诊年龄大的患儿,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患儿来说,创伤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多。周到、细致、科学的护理对改善预后,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以真实、可靠、科学的证据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正在临床开展。我科对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的55例DDH患儿围手术期采取循证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侯建德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79-1682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of thehip,DDH)是指出生前和出生后股骨头及髋臼在发育和(或)解剖关系中出现异常的一系列髋关节病症。随着患儿年龄增长,髋关节周围的继发病理改变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重,治疗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早诊断、早治疗对其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中叶,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在新生儿中常规行DDH临床查体。20世纪80年代Graf等创立了运用超声图像评价新生儿及小婴儿髋关节发育情况的不同方法,现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DDH的筛查。美国儿科学会根据美国预防服务特别工作组在2006发表的一篇关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婴幼儿体检工作的重视及有关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知识的宣教,对于DDH患儿的早期诊断机会越来越大,因此,非手术闭合复位在治疗DDH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早期干预疗效。方法应用B超对儿科住院的有DDH高危因素的4月龄以内患儿进行髋关节检测,并对其中诊断为DDH的14例进行早期干预和B超随访。结果 B超检查发现88例有髋关节发育异常高危因素的患儿中有DDH14例,进行2~3个月早期干预措施后,12例恢复正常,2例仍在骨科治疗。结论 B超结合临床检查可早期诊断DDH,通过早期干预其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和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价值。方法采用Graf法对432例新生儿髋关节进行检查及评估分析,并随访观察所有DDH患儿。结果超声诊断髋关节脱位5例,发育不良31例,分别行外展操锻炼、Pavlik吊带治疗及手术治疗;超声随访,19例超声指标正常,11例好转,6例失访。结论超声能有效地评估婴儿髋关节的发育情况,可作为DDH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波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在脑瘫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并进一步探讨脑瘫高危儿DDH的病因。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年龄小于6月的在院行康复治疗的未失访的脑瘫高危儿9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全部进行髋关节超声波筛查(采用Graf静态检查法),对筛查异常者进行临床干预,1~2岁进行门诊随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8例脑瘫高危儿中髋关节发育异常者40例,其中髋关节不稳定者18例,DDH2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者12例,髋关节半脱位者3例,髋关节脱位者7例),对髋关节发育异常者进行临床早期干预,1~2岁门诊随访,仅1例股骨头复位不佳,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脑瘫高危儿发生DDH的概率较正常儿增高,髋关节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脑瘫高危儿伴发DDH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DD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34例新生儿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测量仅、B角,对髋关节进行分型。结果筛查的1034例新生儿中,DDH24例(2.32%),其中Ⅱ型2l例,发病率为2.03%;Ⅲ型2例,发病率为0.19%;Ⅳ型1例,发病率为0.097%。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新生儿DDH筛查的首选方法,简单安全,是早期发现和诊断DDH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韩小松  向柄彦  邓江 《中国药业》2007,16(17):49-50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THR治疗成人DDH26例30髋,年龄29~55岁,平均46岁。结果随访10~80个月,患髋功能基本正常,行走无疼痛,Harris评分平均82分。结论THR是治疗成人DD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出生的1445例足月新生儿.对所有发现有阳性体征新生儿进行超声检查髋关节测量.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采取随访观察,而对髋关节半脱位的DDH患儿行早期Pavlik吊带治疗,同时采用超声跟踪随访.结果 197例DDH新生儿中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为13.6%,DDH患儿髋关节超声测量指标α角、β角及FHC与健康新生儿超声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是新生儿DDH筛查的首选方法,通过推广DDH临床常规的筛查知识,可以有效的开展新生儿DDH筛查和早期治疗,可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FHN)的影响因素。方法 Kalamchi和MacEwen分型法评定AVFHN,总结DDH患者198例(232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术后随访2~3.5年,对可能发生AVFHN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2髋DDH中,59髋(25.4%)发生AVFHN。手术年龄、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情况及术中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3项因素与AVFHN有关(P<0.05)。结论幼儿期接受手术、术前股骨头骺明显发育迟缓延迟及术中未行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是DDH术后发生AVFHN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周士铭  李明  王海  郑超  翁刘其  周海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09-3211
目的:探讨Pemberton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前倾角、颈干角及关节囊等因素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采取Pemberton手术治疗DDH 82例(98髋),术前双侧髋关节行薄层平扫及3D重建测量AI、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及颈干角(collodiaphyseal angle,CDA),指导术中行旋转截骨、造盖术及适当修整关节囊并行关节囊紧缩术,术后复查患儿AI、FNA及CDA,并随访12~48个月.结果:82例患儿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4个月.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76髋(77.55%),良16髋(16.32%),可6髋(6.12%),差0髋(0%),AI平均缩小(17.5±0.7)度,FNA平均缩小(13.8±3.7)度,CDA平均缩小(13.0±3.5)度,采取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术后患侧的AI、FNA、CD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极有统计学意义(t>t0.01,97,P<0.01).结论:对于儿童DDH行Pemberton手术治疗,AI、FNA、CDA及关节囊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四个重要方面,AI、FNA的矫正有利于髋臼成形及维持髋关节稳定,CDA的矫正则有利于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度,术中视关节囊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关节囊修整重建、紧缩术非常重要,对于股骨头的复位尤其是防止术后再脱位有重要作用.Pemberton手术治疗时常会涉及到其中的一个或全部,因此,术前准确评估,术中精确操作,对任何一方面的矫正适当与否均关系到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9.
张政  官建中 《安徽医药》2018,22(8):1437-1440
总结3D技术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广泛查阅3D打印技术在成人DDH患者应用的相关文献,对其概念、原理、术前规划、个体化假体制造、问题和不足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3D打印技术可以为成人DDH患者制定手术规划,确定植入物的大小和方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可以为患者定制个体化的假体,在降级手术难度,提高假体生存率以及减少假体松动率的发生等方面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