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85位点及免疫组化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多重SNaPshot法研究ATM基因rs4585位点的多态性,其中乳腺癌56例,乳腺良性肿瘤72例,并对乳腺癌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型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ATM基因rs4585基因型分布与乳腺癌患病风险无相关性(P>0.05),与乳腺癌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HER2、Ki-67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TM基因rs458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华东地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和DBC2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家族史阴性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40岁),中位发病年龄37岁(24~40岁);3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提取外周血DNA,对BRCA1基因第11和第24外显子、BRCA2基因第11外显子以及DBC2基因第5外显子的编码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直接测序法鉴定DNA突变位点。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没有发现BRCA1基因第24外显子、BRCA2基因第11外显子突变。在BRCA1基因第11外显子发现exon11+3232A〉G突变18例,其中乳腺癌患者13例(包括5例纯合性突变),健康志愿者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突变频率分别为32.50%(13/40)和16.67%(5/30),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G等位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2.50%和8.3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BC2基因第5外显子发现exon5+382C〉T突变8例,均为乳腺癌患者,突变频率为2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CA1第24外显子、BRCA2第11外显子突变可能在华东地区人群中不常见,与该地区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BRCA1基因exon11+3232A〉G突变、DBC2基因exon5+382C〉T突变,可能增加该地区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和高发的肿瘤,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乳腺癌。乳腺癌包括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不论是遗传性还是散发性,其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相关基因的作用。一、乳腺癌相关基因乳腺癌的相关基因除人们已经熟知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外,还包括很多其他相关基因[1],比如凋亡相关基因、参与血管生成的基因、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活动性基因、DNA重组修复基因、肿瘤耐药基因等。普遍接受的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癌基因Her-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起重要的作.原癌基因Her-2在乳腺癌中表达为10%-34%.在原发性乳腺癌中,Her-2基因扩增率一般在20%~30%,基因扩增的拷贝数越高,复发越早,存活时间越短.有研究表明,Her-2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越差.且随着Her-2基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检测方法越来越成熟且越来越准确.因此针对Her-2基因治疗、基因疫苗等技术的探索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对导管型乳腺癌(DBC)与导管内乳头状瘤(IDP)患者的鉴别诊断。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BC患者59例,IDP患者5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血流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及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  结果  IDP以及DBC患者的导管形态(χ2=25.692,P < 0.001)、导管走行(χ2=20.321,P < 0.001)、导管壁回声(χ2=6.052,P=0.014)及钙化灶情况(χ2=34.552,P < 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41,P < 0.001),但两组血流分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患者的导管、导管走行、导管壁回声、钙化、血流分布均是DBC诊断的重要因素。  结论  超声对DBC与IDP患者具有较强的鉴别诊断意义,导管增粗、导管走行不规则、导管壁回声不清晰、钙化不明显、血流分布均是DBC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且呈现出发病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和多阶段协同作用的结果.研究[1]发现大部分的乳腺癌患者遗传了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并证实BRCA1基因与乳腺癌存在密切联系.其变异携带者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达60%~80%.  相似文献   

7.
陈理达  胡晓清  赵挺 《临床医学》2008,28(7):111-112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COX-2)及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MDR1/P-gP)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对我院68例乳腺癌标本的COX-2及MDR1/P-gP进行检测.结果 68例中,COX-2阳性的表达率为47%(32/68),MDR1阳性的表达率为44%(30/68).在32例COX-2阳性表达的患者中,MDR1阳性的共29例,而36例COX-2阴性的患者中,MDR1阳性的仅1例.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gp蛋白阳性表达呈高度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OX-2与MDR1/P-gp表达呈正相关,COX-2抑制剂可干预MDR1/P-gP的表达并有可能逆转乳腺癌的多药耐药(MD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的rs238406,rs13181,rs3810366,rs1799793,rs50872及着色性干皮病基因A(XPA)的rs180097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南京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病理特征与乳腺癌相关激素受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298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用Sequenom Mass Array技术检测6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生、病理特征和相关激素受体水平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或Cer B-2)的关系。结果 rs3810366(χ2=14.993,P=0.001)、rs1800975(χ2=8.336,P=0.015)、rs50872(χ2=8.735,P=0.013)位点的各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3810366 CG基因型(OR=0.54,95%CI:0.37~0.78)在乳腺癌组中的频率(31.54%)低于对照组(46.98%),GG/CG基因型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健康人的0.71倍(OR=0.71,95%CI:0.51~1.00)。rs1800975位点的AG(OR=0.58,95%CI:0.39~0.85)、AA(OR=0.65,95%CI:0.42~0.90)、AA/AG(OR=0.60,95%CI:0.43~0.86)基因型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均呈现负相关(OR1);rs50872 CT(OR=1.64,95%CI:1.16~2.32)及TT/CT(OR=1.66,95%CI:1.18~2.30)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ER及Cer B-2水平可影响rs3810366基因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布(P0.01)。PR与Cer B-2水平影响rs1800975基因位点在两组中的分布(P0.05)。对rs50872位点进行分析,在ER、PR及Cer B-2水平正常时,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XPD基因的rs3810366、rs1800975及rs5087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对于不同基因位点,ER、PR及Cer B-2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乳腺癌易感基因PALB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及其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288例健康人作为健康人对照组。以Mass ARRAY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多态性位点rs447529、rs249954和rs120963在病例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与乳腺癌易感性及其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rs447529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20963位点的突变基因型TC(OR=2.46,95%CI=1.70~3.56,P0.01)、CC(OR=3.78,95%CI=1.58~9.01,P0.05)及TC/CC(OR=2.61,95%CI=1.82~3.72,P0.01)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rs249954位点的突变基因型CT(OR=1.99,95%CI=1.37~2.88,P0.01)、TT(OR=3.22,95%CI=1.75~5.92,P0.01)及CT/TT(OR=2.16,95%CI=1.51~3.09,P0.01)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按照月经状态和初潮年龄进行分层分析,这2个多态性位点的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中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rs120963和rs249954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PALB2基因rs120963和rs249954位点基因多态性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与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参数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筛选乳腺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作为生物标志物,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从TCGA数据库收集乳腺癌和正常样本的基因表达图谱,利用limma算法筛选乳腺癌样本组和正常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GEs),采用WGCNA联合LASSO-COX分析DGEs获得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再由关键基因构建预后模型评估患者风险,并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乳腺癌数据集中进行验证。最后,通过GSEA方法分析高低风险组患者涉及的关键信号通路。结果 通过差异基因分析获得1 000个DGEs;WGCNA联合LASSO-COX分析DGEs,获得5个乳腺癌预后关键基因:FBXL19、HAGHL、PHKG2、PKMYT1和TXNDC17,由这些基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并计算患者风险评分;ROC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并在GEO数据库得到验证;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评分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GSEA分析表明p53信号通路富集于高风险评分组。结论 由FBXL19、HAGHL、PHKG2、PKMYT1和TXNDC17组成的预后预测模型可用于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为乳腺癌患者基因靶向治疗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200014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抽取321例乳腺癌患者和3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FGFR2基因SNP位点rs11200014多态性,比较基因型分布和乳腺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计算危险度比值比及95%CI,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计算.结果:FGFR2基因SNP位点rs11200014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无明显关系,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状态无明显相关.在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中,rs11200014 CT基因型降低了患乳腺癌的风险.结论:FGFR2基因SNP位点rs11200014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乳腺癌人乳腺珠蛋白(hMAM)基因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中的表达水平,探讨BCL-2和hMAM 2种乳腺癌相关基因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qPCR法,并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对照检测健康对照组(55例)、乳腺癌组(171例)和良性乳腺疾病组(91例)外周血CTCs中BCL-2和hMAM的表达水平。结果外周血CTCs中BCL-2和hMAM在健康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良性乳腺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AM和BCL-2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单一基因。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CTCs中hMAM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有效辅助临床诊断乳腺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GM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甲基化状态、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0例乳腺癌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化检测MGMT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GMT基因在乳腺癌中甲基化率为7.5%(3/40);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甲基化率10%(2/20);免疫组化显示MGMT蛋白表达率87.5%(35/40)。结论MGMT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中不是频发事件;MGMT蛋白表达与其甲基化无相关性;MGMT基因甲基化参与乳腺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411,000位女性死于该病。在许多大中城市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其发病年龄年轻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探讨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乳腺癌预防、早期诊断及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5~10%的乳腺癌和遗传易感性相关.这其中最常见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是BRCA1和BRCA2.但仍有部分乳腺癌并未发生这2个基因的突变.所以目前对易感基因的数量和分布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这两个易感基因与乳腺癌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基因表型乳腺癌肿瘤间质中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不同基因表型乳腺癌各10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CD34、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CD34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均不表达,而SMA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均稳定表达,且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较一致存在,可以作为乳腺癌公共治疗靶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411,000位女性死于该病。在许多大中城市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其发病年龄年轻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探讨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乳腺癌预防、早期诊断及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5~10%的乳腺癌和遗传易感性相关.这其中最常见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是BRCA1和BRCA2.但仍有部分乳腺癌并未发生这2个基因的突变.所以目前对易感基因的数量和分布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这两个易感基因与乳腺癌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最重的抑癌基因。其在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中具有高的突变率,已成为国外临床评估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和指导治疗方案选择的重分子标志物。本文主介绍了BRCA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常用BRCA1基因检测方法,如蛋白质截断测试、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高分辨率熔解曲线;BRCA1基因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突变情况;BRCA1基因在外科治疗和抗肿瘤药物选择方面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的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乳腺癌相关基因被确认,基因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途径和研究热点。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方法主要有癌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多药耐药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miRNA治疗、联合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入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组织,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1基因(包括:16个乳腺癌相关基因及5个参考基因)表达,计算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根据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6例)、中危组(n=30例)和高危组(n=34例),分析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病理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表明: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级、P53、TOPIIa、EGFR、CK5/6及手术方式的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Ki67、PR阳性率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ki67、PR阳性率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用于乳腺癌患者中效果理想,其影响因素较多,加强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研究宁夏地区回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BRCA2基因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 方法:收集60例回族居民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及15例乳腺小叶增生或纤维腺瘤标本。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BRCA1基因第2、11和20号外显子和BRCA2基因第11号部分外显子突变情况。 结果:60例乳腺癌BRCA1基因有10例突变,突变率为16.7%,突变位点均位于BRCA1基因。15例对照均未检出突变且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组间BRCA1基因突变率差异(30.8%与5.9%)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RCA1基因突变可能与宁夏回族女性乳腺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