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均治疗四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76.67%;组问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在房颠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较单纯西医常规疗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均有所好转,治疗组3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70.00%,显效率为23.33%,有效率为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0.00%,治愈率为60.00%,显效率为16.67%,有效率为13.33%。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37例接受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痊愈16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痊愈12例,总有效率为78.3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5.
秦晓  高刚 《山西中医》2010,26(8):30-30,3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40例、西医组41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60例,中医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加冲击波治疗。3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5.63%,中医组总有效率82.50%,西医组总有效率70.73%;中西医结合组与中医组和西医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一手段。  相似文献   

6.
张儒斌  葛润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0+31-10,31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36/38),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65.8%(25,38),不良反应6例(15.8%),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慢支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残留黄疸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2例乙肝后肝硬化残留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采用西医常规护肝、退黄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茵陈术附汤为主组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残留黄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缺血性心脏病病人68例,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中医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中医对缺血性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经本组临床观察表明,中医治疗的显效率为67.6%,总有效率97.0%;只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显效率为44.1%,总有效率为76.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医.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疗法加通心络胶囊,对照组39例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0%;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8.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灌肠相比西医治疗以及经验方治疗对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科室9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行经验方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行自拟中药口服并经验方灌肠,对比三组治疗结果。结果:C组治疗后有23例显效(76.67%),明显高于B组16例(53.33%)和A组4例(13.33%),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6.67%),高于A组(50.00%)和B组(73.33%),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中药灌肠的治疗临床效果好,不良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辨证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9%和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比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医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诊治的120例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单纯中药、单纯西药与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采用血脂康+辛伐他汀治疗的C组TC与TG总有效率为92.5%、95%,显著高于单用中药和单用西药的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的药物对高血脂症均有一定的疗效。C组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TC、TG值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脂疗效好于单纯中药和西药效果。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脂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医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6周后的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15d 为一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一组为中药治疗组,一组为西药治疗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中药治疗组的患者采取中药治疗的方式,对西药治疗组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的方式,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采取中药西药结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研究为4周,对比这三组患者在治疗四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西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65例腹泻型 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9例口服中药痛泻要方随证加减汤剂,西药组26例口服思密达,两组疗程均4周。结果:中药组治愈率46.15%,总有效率89.74%;西药组治愈率23.08%,总有效率76.09%。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组。结论: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脐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医脐疗技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仅提高了西药的作用,而且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健脾渗湿法结合西医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健脾渗湿法。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对比(P〉0.05),血浆白蛋白(Alb)均较前升高,对比(P〉0.05)。结论:中医健脾渗湿法结合西医对。肾病综合征治疗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加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8.37%、70.73%,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2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AGN,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