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Castleman病的超声、X线表现。方法腹部Castleman病6例,男2例,女4例。均行X线、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病灶为单发,肾形或椭圆形,均有完整的包膜。平片可见条状、绒毛状或珊瑚状钙化;超声以低回声为主,可见点条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结论Castleman病的超声、X线表现缺乏特征性;见到肿块内出现条状、树枝样钙化应想到本病的可能。肿块不侵及临近组织和器官。  相似文献   

2.
快速ELISA和压片镜检法对猪胴体中旋毛虫检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448头猪胴体和895头猪胴体检测旋毛虫抗体,并与常规压片镜检法进行了比较。前者检测结果表明:血样、肌样ELISA检测旋毛虫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2%(44/448)和9.15%(41/448),压片镜检法检出有虫体猪阳性检出率为4.91%(22/448),压片镜检法与血样、肌样ELISA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别(P<0.05);镜检法检出虫体的22头猪胴体,血样ELISA均为阳性,肌肉样ELISA有21头相符:ELISA与血样ELISA比较,它们的阳性符合率为93.18%(41/44)。后者检测结果表明:ELISA检测旋毛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59%(59/895),压片镜检法旋毛虫阳性检出率为3.01%(27/895),压片镜检法与ELISA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P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局灶型Castlman病的CT与MR影像特征与病理基础,提高对这种罕见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腹盆腔局灶型Castlman病患者的CT和MR表现及相应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2例为浆细胞型,8例为透明血管型。4例位于腹膜后(其中1例位于肾周脂肪裳),4例位于小肠系膜,1例位于大网膜,1例位于右肾下极髓质。4例病灶中央可见树枝状、结节状钙化(包含MR双低信号无强化钙化影),4例较大肿块(直径>5cm)中央出现裂隙及放射状CT低密度区及MR T1WI低信号区,9例病灶周围可见渗出。8例周围可见增粗迂曲血管影。5例周边可见卫星结节子灶。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可见明显强化,其中3例呈渐进性持续强化,7例呈动脉期明显强化,强化程度接近于邻近动脉,延长期强化缓慢消退,4例可见包膜样边缘延迟强化。结论:腹部局灶型Castlman病少见,其影像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以透明管型为主。且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腹盆腔孤立性肿块,周边可见卫星结节灶,增粗迂曲管影及不同程度渗出,增强扫描病灶高强化、缓慢消退是腹盆腔局灶型透明血管Castlman的...  相似文献   

4.
我院外科遇见2例十二指肠损伤均为腹部闭合性挤压伤,致腹膜后十二指肠第2、3部分、全部断裂。经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现就诊治中的体会,结合有关文献,作一探讨。例1:男,23岁。1980年10月23日入院。入院前二日上腹部被手扶拖拉机车柄撞击,当即腹痛剧烈,呕吐一次胃内容物。伤后腹部持续性胀痛。检查:体温37.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心肺正常。腹部隆起,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缩小。腹腔穿刺不凝固血性液体,镜检红细胞(+),白细胞(++),腹部立位透视双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5克%,白细胞14800,中性84%,淋巴16%。术前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宫腔镜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异常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的101例患者为观察目标,均给予腹部B超、宫腔镜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准,比较腹部B超与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腹部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75.25%(76/101),低于宫腔镜检查的91.09%(92/101),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宫腔镜检查符合率更高,可直观观察病变部位,特别是对于细微病灶而言,可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诊漏诊,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阴道出血的诊断做比较分析.方法:对102 例阴道出血患者进行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诊断性刮宫取宫腔内容物的病理结果和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内膜病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腹部超声检查,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可为阴道出血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甲醛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甲醛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卵巢病理组织结构及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每天清晨对雌性小鼠做阴道涂片镜检 ,同时腹腔注射甲醛 ,剂量分别为 5 .0 0、2 .5 0和 1.2 5 mg/ kg· bw。连续染毒 5 d后处死一批动物 ,分离卵巢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电镜学检查 ,余下小鼠继续染毒并观察动情周期。 结果 甲醛染毒的小鼠动情期缩短 ,动情周期明显延长且不规则 ;病理切片发现高、中剂量组小鼠成熟及闭锁卵泡有轻度变性 ;电镜检查可见高、中剂量组小鼠卵母细胞胞浆中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变 ,但粗面内质网正常丰富 ,少数卵母细胞崩解液化 ,仅存少量细胞碎片。 结论甲醛能对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及卵巢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P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2例HPT的病人,结合患者的病理诊断、血生化以及高频超声(HFUS)图像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分析甲状旁腺上极与下极病灶的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见,下极病灶敏感性要高于上极;分析不同病灶最大径与PTH水平的关系可见,随着病灶最大径的增大,PTH水平有增高趋势;HPT高频彩超图像特点主要为腺体包膜完整、界限清晰、多呈低回声、内部血流丰富等。结论:HFUS对于诊断HPT的应用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的CT和MRI表现.结果 34例患者行CT检查,32例患者行MRI检查,其中6例患者行CT和MRI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以手术病理确诊;CT诊断中33例(97.06%)患者符合诊断标准,32例行MRI检查的患者均诊断为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符合率100%.所有患者的病灶边缘均比较光滑,而且病灶边缘与周围结构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点;18例患者病灶周围结构出现推移;5例病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是太清晰,扫描显示包膜不完整,但是与手术病理发现不一致.结论 CT和MRI检查均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例患者同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并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经CT及MRI检查,6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且呈囊实性,CT平扫密度均低于同层面肌肉组织,密度不均。病灶内伴出血1例,细小钙化4例。病灶在MRI T1加权成像(T1WI)上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出现中央稍低信号、周边高信号的“靶征”,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病灶呈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上病灶内部信号略低,边缘呈高信号。在CT及MRI增强图像上,6例患者均呈渐进性强化,其中5例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性强化,1例病灶内部可见小结节样明显强化影;1例MRI延迟期病灶内部呈均匀性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CT;4例病灶内部或病灶周围可见迂曲血管影。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在CT及MRI上多表现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可伴钙化、出血...  相似文献   

11.
崔恒岩 《中国保健》2008,16(11):487-488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6年9月~2007年3月门诊因异常子宫出血及超声影像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患者92例行宫腔镜检查,并直视下取异常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内膜癌O期者4例,占镜检总数的4.35%;内膜癌Ⅰ期者2例占2.17%;内膜癌Ⅱ期者2例占2.17%,共占检查总数的8.69%.镜下内膜癌Ⅰ、Ⅱ期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结论: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具有直观、准确、不易遗漏病灶、明确分期等优点,但内膜癌0期须联合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大同小异,但其梗阻原因却不尽相同,病因、诊断容易发生错误,介绍如下。例1:男,35岁。间歇性上腹部疼痛4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3个月。腹痛无规律性,与体位变化无关,颠茄、阿托品等无效,按摩后可暂时缓解。吐出物含宿食,味苦不酸,多于饭后发生。无呕血黑便史。体检:极度消瘦,贫血貌,腹部稍膨隆,可见胃型蠕动波。钡餐检查:十二指肠扩张,有逆蠕动产生,下端钡剂不能通过。印象: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胃镜检查:胃粘膜充血水肿,小片糜烂、渗血,十二指肠扩张,取活检病理报告: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胃溃疡良恶性胃溃疡鉴定中采用消化内镜检查后的检查结果。方法:摘选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入院检查患者513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内镜扫描,分析患者内镜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的数据。结果:本文研究的5138例患者中共有病灶8294个,其中实施内镜检查之后,良性溃疡的病灶有5614个,恶性溃疡病灶有2680个;而经过病例检查后得知,良性溃疡的病灶有5682个,恶性溃疡病灶有2612个。两种检查结果相对比后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即二者的同一性较高。结论:将消化内镜应用在胃溃疡病灶检查中,能够于内镜下及时地将溃疡边缘组织取到,并且送去做病理检查,对良、恶性溃疡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效果与CT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7例疑似肺癌患者,所有疑似肺癌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类型肺癌(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弥漫型肺癌)的正确诊断率、误诊率以及病理组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不同病理分型结果、多层螺旋CT特征。结果病理组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不同病理分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检查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显著高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弥漫型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误诊率显著低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弥漫型肺癌患者(P <0.05);多层螺旋CT特征:(1)肺癌病灶呈现结节;(2)肺癌肿瘤边界清晰;(3)病灶呈现小片形状且边界较为模糊。结论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分辨和诊断肺癌病灶。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骨坏死如能早期诊断,则可通过有效的治疗使患者保存原有的股骨头,否则,不得不忍痛将其切除,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早期诊断有两个概念:一是指最早期,即临床上有症状,但普通X线片上无改变,只有通过磁共振检查或取标本做病理检查才能诊断,此为0期,要达到如此早期诊断是很难的;二是指.临床上有疼痛,X线片上已有囊形改变或硬化,但股骨头仍是圆的,此为Ⅰ期。 要在股骨头坏死0、Ⅰ期就作出诊断虽然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滋养叶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痛灶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及病灶大小对评判滋养叶疾病化疗效果及疾病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滋养叶疾病41例,对该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病灶大小及子宫病灶区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对化疗前后病灶大小及子宫病灶区动脉RI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例滋养叶疾病患者化疗前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增大,宫腔内见有混合回声,部分宫壁可见低回声区,血流丰富,RI:0.21~0.48;化疗取得疗效后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病灶范围缩小.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滋养叶疾病的诊断和化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宫颈小细胞癌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接触性阴道出血1次于2002年10月22日就诊我院。妇科检查:宫颈见一0·5×0·3×0·2 cm的乳头状赘生物,触之易渗血。行宫颈高频电波刀的电圈切除术(leep),宫颈赘生物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癌细胞呈片状排列,弥漫性分布,癌细胞形态基本一致,多为小圆形细胞,部分呈卵圆形或短梭形,胞浆极少而不清,胞界结构模糊,核浓染,核分裂多见,核异形性明显。病理报告为宫颈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检测: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患者于11月11日住院,入院后查心、肺、腹部均无异…  相似文献   

18.
张跃平 《中国医师杂志》2003,5(8):1099-1099
1 病历摘要患者 ,男性 ,33岁。因腹痛、腹胀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5d ,于 2 0 0 2年 1 0月 1日入院。患者既往有吸毒史 1 2年 ,今年 4月曾服金属块及金属链。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T :38℃ ,P :1 1 2次 /分 ,R :2 6次 /分 ,Bp :1 2 0 / 70mmHg。腹部显著膨隆 ,无手术疤痕 ,无肠形及蠕动波 ,腹壁软 ,全腹轻度压痛 ,下腹部叩诊浊音 ,中、上腹部叩诊鼓音 ,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浮肿。术前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2 6 2× 1 0 9,Hb 1 34g/L ,尿常规 :URO +2 ,BIL +2 ,SG1 .0 1 0 ,PRO +2。腹部X片 :腹部见多个阶梯状液平 ,左下腹见…  相似文献   

19.
正到医院看病,有时需要采集痰、脱落细胞等进行病理检查;尤其是很多病人做了手术后,需要对切除物进行病理检查,以判断良/恶性。但是拿到病理报告单,很多人都看不明白,甚至某些人都不知晓医院有病理科的存在。其实一张薄薄的病理报告单,对于需要做病理检查的病人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最终的诊断结果、后续的治疗方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 ,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 ,临床上多无症状 ,消化道出血是其并发症之一。现将我们收治的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并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 3例异位胰腺患者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5 0岁。因上腹部隐痛间伴呕咖啡样物及解黑便 12年入院 ,既住体健 ,体查仅上腹部有压痛 ,纤维胃镜检查胃角处有一约 1 0cm× 1 Ocm溃疡创面易出血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见一约 0 6cm× 0 8cm溃疡 ,轻度充血。行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中发现胃小弯胃角处硬结 2cm× 2cm大小 ,十二指肠球部疤痕约 3cm× 2c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