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摘 要:[目的] 研究晚期胰腺癌患者SLC29A1基因1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情况,并探索其与吉西他滨化疗耐药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晚期胰腺癌患者66例,抽提外周血标本DNA,应用DNA直接测序法明确SLC29A1基因177位点SNP序列,结合临床资料,分析SLC29A1基因SNP对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耐药性及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66例患者SLC29A1基因C177G突变型为32例,其中吉西他滨化疗耐药者为25例,耐药率达78.1%;野生型34例,其中吉西他滨化疗耐药者17例,耐药率为50.0%。SLC29A1基因C177G突变型组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有效率明显较野生型组低,而耐药率明显较野生型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C29A1基因C177G突变型组胰腺癌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为72.3%,野生型组为83.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者的1年生存率为29.8%,后者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胰腺癌患者SLC29A1基因C177G SNP与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耐药及预后有相关性,可能成为有效预判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耐药及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曾维威  张献全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1):1346-1350
运用Meta分析评价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对可切除胰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MEDLINE、EBM、CBM数据库及ASCO论文集检索1969年至2011年相关文献。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治疗组为可切除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组仅行根治性手术,Meta分析评价两组生存率(1、3、5年)及无病生存率(1、3、5年)的差异。结果:6项研究入选,共1 01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15例,对照组50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1年生存率提高4%(P=0.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8%(P=0.001)、6%(P=0.000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提高23%(P<0.000 01)、8%(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无瘤生存率提高3%(P=0.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辅助化疗可提高胰腺癌根治术后的3、5年生存率和1、3年无瘤生存率,但不能提高1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分析肺鳞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对EGFR敏感突变肺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1月至2017年8月行EGFR基因检测的肺鳞癌患者172例,利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的方法进行EGFR基因检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随访EGFR-TKIs靶向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肺鳞癌患者。[结果] 172例肺鳞癌患者中,EGFR基因敏感突变15例,突变率为8.7%,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女性、不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吸烟患者(22.2% vs 5.1%,16.7% vs 4.5%)(P=0.001,P=0.007)。不同分化程度、不同分期、标本类型、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正常或升高之间EGFR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敏感突变肺鳞癌患者中,5例一线、1例二线使用EGFR-TKIs治疗,其客观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8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75个月,副反应为皮疹2例,均为1级。[结论] 肺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与性别和吸烟史相关,女性、不吸烟者EGFR突变率高于男性、吸烟者。EGFR-TKIs对EGFR敏感突变的肺鳞癌患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90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并对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总突变者31例,总突变率为34.4 %。12密码子单突变21例,突变率为23.3 %;双突变1例。13密码子突变者9例,突变率为10.0 %。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与肿瘤部位有明显相关性(P=0.042)。12密码子单突变和13密码子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不同肿瘤部位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4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RAS基因检测和随访。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检验。[结果] 47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KRAS基因突变的突变率为8.00% (38/475),其中吸烟患者的KRAS突变频率远高于非吸烟患者(15.76% vs 4.41%,P<0.01)。 346例非小细胞肺癌中NRAS基因突变的突变率为0.29% (1/346);3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HRAS基因突变的突变率为0.63% (2/315)。RAS基因复合其他基因突变15例,中位生存时间29.8个月;而单纯RAS突变26例中位生存时间16.3个月(P=0.15)。[结论] 在NSCLC患者中,吸烟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频率高于非吸烟患者。RAS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上无统计学差异;复合突变比单纯突变临床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肽核酸钳制PCR(PNA-PCR)法和传统巢式PCR法检测血浆游离DNA中K-ras基因突变丰度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并提取血浆游离DNA,分别采用PNA-PCR法和传统巢式PCR法检测血浆游离DNA的K-ras基因状态.根据是否突变及突变丰度,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低丰度突变组和高丰度突变组,分析K-ras基因突变丰度与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6例患者肿瘤组织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40.6%,采用PNA-PCR法检测血浆游离DNA中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31.1%,显著高于传统巢式PCR法检测的K-ras基因的突变率(15.1%,P=0.006).PNA-PCR法检测的血浆K-ras基因状态与肿瘤组织K-ras基因状态的检测一致率高达83.0%.野生型组(73例)、低丰度突变组(17例)和高丰度突变组(1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23.5、17.3和13.9个月(P =0.002),其中各组一线单纯化疗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6.8、6.1和3.2个月(P =0.002),中位OS分别为23.0、15.5和13.9个月(P=0.036).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一线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有效率为75.0%,好于单纯化疗者(23.4%,P=0.058);二线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疾病控制率为100%,明显好于单纯化疗(35.7%,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NA-PCR法检测血浆K-ras基因状态、ECOG评分、手术次数和首发转移部位均为影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NA-PCR法检测血浆游离DNA可替代肿瘤组织用于K-ras基因突变检测.血浆游离DNA的K-ras基因突变丰度是影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振  许在华  孙靖驰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118-1121
摘 要:[目的] 探讨IDH1基因突变及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指导胶质瘤患者临床化疗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运用PCR测序和焦磷酸测序方法对190例胶质瘤患者的肿瘤标本分别进行IDH1基因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分析两者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胶质瘤中IDH1基因突变在不同年龄(P=0.026)、病理分级(P=0.020)、KPS评分(P=0.004)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性别(P=0.900)、p53表达(P=0.878)、肿瘤幕上幕下位置(P=0.106)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不同年龄(P=0.488)、性别(P=0.447)、病理分级(P=0.287)、KPS评分(P=0.077)、p53表达(P=0.970)及肿瘤幕上与幕下位置不同(P=0.915)。IDH1基因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30个月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组与非甲基化组30个月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 IDH1基因突变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指标,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作为指导化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的肿瘤抑制基因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肿瘤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实,癌是由于细胞内基因突变的积累。仅对癌易感的基因突变存在生殖细胞中。更确切地说,导致癌发生的大多数突变是体细胞性的,而且仅存在于受累个体的肿瘤细胞[1]。导致肿瘤形成的突变靶基因有三类:原癌基因、DNA修复基因和抑癌基因。近些年来,抑瘤基因得到了广泛研究。胰腺癌的抑瘤基因研究已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1 概述 自 1986年Friend发现第一个抑瘤基因 RB以来,迄今已发现和克隆10多种抑瘤基因或候选抑瘤基因,它们在癌基因上起重要作用(表1)[1…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K-ras基因是与胰腺癌相关的基因,血清CA19-9对诊断胰腺癌有价值:本工作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胰液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联合血清CA19-9检测与胰腺癌病程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并采用内镜ERCP从胰管收集的胰液标本,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PFLP)检测胰液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分析K-ras12密吗子点突变及血清CA19-9水平联合检测与胰腺癌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①胰液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率为56.3%,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5)。K-ras12密码子点突变阳性、阴性表达病例3年复发率分别为66.7%和33.3%:②高血清CA19-9水平且K-ras12密码子点突变阳性组3年复发率为69.2%,而低血清CA19-9水平且K-ras12密码子点突变阳性组3年复发率为2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胰液中K-ras12密码子点突变和血清CA19-9检测可作为判断胰腺痛术后复发的有效指标,多因素分析对胰腺癌术后复发的判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当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患者中EGFR基因和K-ras(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对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例NSCLC患者新鲜组织,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EGFR及K-ras基因突变的状态;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结果:200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3%,主要发生在19号和21号外显子;K-ras基因突变率为5.5%,主要位于第12密码子;不存在同时携带有EGFR和K-ras两种基因突变的病例。腺癌尤其是含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病理分型的患者、非吸烟患者和女性患者EGFR突变率较高。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6%,与总的EGFR突变无关(P〉0.05),但与19号外显子突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2.5%,与K-ras基因突变无关(P〉0.05)。15例携带有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服用吉非替尼,12例(其中8例为EGFR蛋白表达阴性)有效。结论: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具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EGFR和K-ras基因突变可用来筛选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敏感的人群,并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