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感染性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制定一系列防护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职业暴露给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以更好的工作状态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加强防护措施 严控HIV职业暴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HIV感染与AIDS疫情已进入高速扩张期,感染人群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同时,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HIV职业暴露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近10a间我国已发生上百案HIV职业暴露事件。HIV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高危医务人员,占整个职业暴露的87%-93%,其次是执行公务的警察。一方面医务人员因职业需要,发生HIV职业暴露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对防控HIV职业暴露的有关知识与措施知之不全。仅22%的临床医生熟悉HIV职业暴露后的最佳用药时机,33%的医生完全不清楚。为最大限度减少HIV职业暴露,国家已陆续颁布了有关法律、法规与文件供各地执行。HIV职业暴露,重在预防,即提高防制意识,掌握防制知识,严守操作规程。一旦发生HIV职业暴露,要及时正确有效处理,即皮肤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洁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75%酒精或0.5%络合碘消毒。按照早期、足量、全程原则,予以抗HIV预防性治疗。一般认为,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率1‰-5‰,服药后可降低81%感染率。实际感染率可能还低。  相似文献   

3.
毛燕飞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0):127-127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及对策。方法:对2004~2007年科室上报的情况从发生原因、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4例护士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手术室20例,门诊13例,供应室7,病房4例。其中锐器伤发生36例(81.8%),血源性传染血液喷溅8例(19.2%)。结论: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是目前护理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应该加大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4.
虎绍丽 《中外医疗》2011,30(36):189-189
由于护理人员的特殊工作性质,他们每天都需要面对诸如空气污染、血源性感染、意外损伤、接触感染等危险,这些病毒和细菌随时都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大量研究也证明,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因此,对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的职业暴露已引起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及医院的重视,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减少职业性暴露的发生,本文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详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职业暴露防范措施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医院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自我防护措施执行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制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相关调查表对全市37所不同级别医院的20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主要暴露途径以玻璃割伤、针刺伤、刀片割伤为主,损伤率分别为80.21%、64.55%、14.44%。自我防护措施执行率:抽血戴手套为27.33%,输液戴手套为19.47%,手皮肤有破损时戴手套操作为38.40%,有可能被体液、血液溅到眼部戴护目镜为3.64%。不使用防护用品的主要原因:工作太忙、觉得太麻烦、用品提供不足、认为没必要,发生率分别为76.58%、46.79%、33.48%、14.81%。级别越低的医院锐器损伤发生率越高、自我防护措施执行率越低(P〈0.05)。结论通过行政干预,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做好标准预防,是减少职业暴露危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庆兰 《当代医学》2010,16(30):13-14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方法对2009年3月~2009年11月我院的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伤害。结果护理职业暴露多为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方面的伤害,其中利器伤及紫外线暴露损伤发生较为常见。结论供应室护理人员处于职业暴露的危险之中,应树立安全及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危险的发生,以尽量减少医院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关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对策。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疗卫生机构发生职业暴露的45名临床护理人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个人经历、职业暴露情况、护理实践操作、自我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等进行全面调查,以分析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并制订相关防护对策。结果经调查发现,45名护理人员在调查期间共发生了100件职业暴露,其中,年龄为20~25岁的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占比较高;工作年限≤5年占比较高;护士职称的占比较高;急诊科与手术室的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A班次的职业暴露占比较高;职业暴露次数多为1次。同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多为处理针头(21.00%)与皮肤黏膜暴露(20.00%)。结论针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医疗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等,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易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职业暴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职业暴露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抽取芜湖市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选取相关科室全部护士,利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暴露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最近一年发生过针刺伤的有33.15%,发生锐器或其它物体割伤的有30.24%,发生黏膜暴露于污染的体液或血液的有15.45%;从执业开始至今31.27%的调查对象发生过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在暴露后进行事件报告的仅有55.39%;而最近1年发生职业暴露的有1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均工作时间超过8h、发生过针刺伤、割伤、黏膜暴露的调查对象在执业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相反的是接触一般患者后每次进行洗手、接受过梅毒知识培训的调查对象是保护因素.结论:芜湖市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和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9.
骨外科医师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骨外科医师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从2004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所有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简称职业暴露)的骨外科医生登记资料45例,对职业暴露者暴露源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情况;锐器种类;职业暴露前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锐器伤害后的处理措施;锐器伤害后追综观察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116名骨外科医生在2年内发生职业暴露的有45人次,占38.79%;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锐器最多,占55.56%;导致职业暴露的锐器种类最高为骨科器械,占46.67%;发生职业暴露后初步和进一步处理达100%;发生职业暴露后追综观察达100%。追综结果:我院骨外科医生发生职业暴露后未发现感染的病例。结论 职业暴露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可减少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产科门诊护士的职业暴露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对护士造成的职业危害。方法:分析我中心妇产科门诊的工作特点及流程,加强各个环节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结果:医院护理人员增强了职业安全意识,使护士所受的危害逐步降低。结论: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1.
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多.而手术室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是创伤性的医疗操作,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制定防护措施,有效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发生医疗锐器伤,不慎被刀片、缝针、注射针头等刺伤及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而传染各种疾病,引起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及特点,以制定正确有效防护措施。方法:根据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各科室上报登记的“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卡”,对职业暴露人员的职业、工龄、操作环节、暴露源分布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主要是护士,占85.42%;(2)发生职业暴露工作年龄以1~5年所占比例大;(3)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以HbsAg为主;(4)发生职业暴露的48例医务人员中有25例针刺伤,占52.08%,18例抓咬伤,占37.50%,黏膜接触5例,占10.42%。结论:针刺伤和抓咬伤是精神病医院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制定内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加强新上岗职工职业防护培训,特别是护理人员,另外根据专科医院特点加强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暴露后的监控管理等,是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关键,也是有效预防血源性暴露后感染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王英  田丽霞  冯治西 《海南医学》2009,20(9):170-170,140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对策,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职业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至2008年科室上报的职业暴露情况从发生原因、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至2008年科室上报的297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病房153例、手术室29例、门诊107例、供应室8例。其中锐器伤发生241例(81.1%)、血源性传染血液喷溅31例(10.4%)、暴露源不明25例(8.4%)。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职业暴露防护是目前医务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应加大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基层护士HIV/AIDS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现状,为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防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广西10家一、二级医院295名注册护士进行HIV/AIDS职业暴露经历、职业防护知识及防护行为现状调查。结果295名护士中,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31名(10.51%);职业暴露多发生在19~25岁年龄段、护龄为3年以内的年轻护士(56.67%)以及年龄大于35岁、护龄大于16年的护士(43.33%);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是主要暴露途径(87.10%);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拔针过程(90.32%);不熟悉操作技能(48.40%)和工作量大而不规范操作(32.26%)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得分最高的是灭活HIV的方法、职业暴露时机、职业暴露后预防时机;得分最低的是HIV对所有的化学消毒剂敏感、窗口期与潜伏期的区别及HIV的诊断方法。 HIV/AIDS防护行为得分最高的是参加职业安全培训、利器盒的使用、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置;得分最低的是双手回套针帽、佩戴双层手套、定时更换口罩。结论广西基层护士职业暴露率仍比较高,护理人员对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全面,且存在高危护理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对隐蔽艾滋病的防护意识。 方法分析近年来国内所报道的及我科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12例的相关资料。 结果12例职业暴露中至少有9例是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生的。 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隐蔽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光明街道辖区医院特定科室就诊人群TPHA、HIV(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携带率,探讨在诊疗活动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现况,暴露发生概率,以及暴露处理应对情况。方法采集创伤性诊疗病例及疑似病例用ELASE方法进行血清梅毒抗体(TPHA)、艾滋病病毒(HIV)检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对辖区医院和下属社区康复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连续3年共8913例筛检病例,TPHA阳性115例,感染率为1.29%;HIV6例,感染率为0.07%,其中5964例孕产妇,TPHA阳性28例,感染率为0.47%,HIV2例,感染率为0.03%,医务人员创伤暴露率为医生69.2%,护士75.9%,检验人员44.4%,医务人员职业与暴露风险无显著性差异,医务人员职业与能否正确处理暴露无显著性差异(xz=4.442,P=0.108,P〉0.05),医务人员90.69%(78/86)担心暴露,会因惧怕而影响诊疗的人占91.86%(79/86),会在暴露应对方面,寻求或获得帮助的人只有68.60%(59/86),以上三个因素在不同职业的医务人员中分布无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0.304、2.359、3.149,P〉0.05)。结论通过血源感染性疾病知识的宣传和筛查,做好职业性暴露防护,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受感染率,进行血源感染性疾病筛查,建立基本健康档案,提供职业或意外暴露获得性疾病补偿依据。解除医务人员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了解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范对策。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个人资料、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及在临床护理操作中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47名被调查护理人员中,41名有职业暴露经历,发生职业暴露总次数是385次,在执行护理操作前准备用物时,发生职业暴露87次,占23%;在采集标本、注射及输液治疗等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时,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发生职业暴露150次,占39%;在执行护理操作后整理用物、丢弃废物时,工作粗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分类标识处置不规范,造成职业暴露148次,占38%;发生职业暴露后向医院感染科报告有31人,占65.9%。结论:传染科护士面临职业暴露风险大,职业防护意识薄弱,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职业防护必须引起相关管理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8.
于东  ;徐光辉  ;许新玲 《吉林医学》2014,(36):8145-814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方法:对12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因素分析,并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98名职业暴露人员中,工作年限≤5年的人员占63.27%;初级职称人员占68.37%;外科发生职业暴露明显高于内科;职业暴露种类以静脉针头或血管套管针为主,占48.98%;职业暴露发生环节以静脉输液时或拔针时为主,占42.86%。结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应提高医院领导意识,加强培训,完善流程,规范操作,改善操作环境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广泛流行期。随着AIDS感染者的增多,艾滋病房护理人员感染HIV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尽管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几率很低,但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过程中暴露人员的生活与行为都要受到限制和影响,心理压力很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因此,要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实施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培训,最大限度降低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状况,增强防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问卷调查我院148名护理人员。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中96人(64.9%)发生过针刺伤,累计372例次,平均每人针刺伤3.88次;护士、护师针刺伤发生率高于主管护师,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x^2=22.354);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是在加药过程中、分离针头、回套针帽、注射或抽血前后。结论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较高,自我防护意识需加强,应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