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患者 ,5 2岁。因阴道时有尿液流出 4年而就诊。1997年曾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全切术 ,术后发现时有尿液自阴道流出。入院专科检查 :双肾区无叩痛 ,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 ,尿道外口无红肿 ,尿道通畅。经腹部超声检查 :膀胱充盈佳 ,于右侧输尿管开口略后方膀胱壁连续性中断 ,并且与阴道内无回声沟通 (图 1)。BL:膀胱 ;RUR:右侧输尿管 ;V:阴道图 1 膀胱阴道瘘 经阴道超声检查 :膀胱后壁 ,右侧输尿管开口略后方见一直径约 4 mm缺损 ,大量尿液自阴道流出 ,膀胱明显缩小 (图 2 )。超声提示 :膀胱阴道瘘。膀胱镜1:尿道 ;2 .阴道 ;3:缺口 ;BL:膀胱图…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9岁.因突发右侧腰部剧痛急诊入院.超声检查示:右肾较左肾体积略增大,于右肾轮廓中上份见一对称性的"压迹"回声,右肾窦区回声呈两部份,上小下大,其间以正常的肾实质回声相隔,其中上位肾窦区回声呈闭合状,下位肾窦区回声呈分离征,前后径约1.6 cm,延着扩张的下位肾窦区回声继续扫查,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回声,内径约0.5 cm,于输尿管内见一约0.8 cm的强回声团伴明显声影(图1).左肾大小、形态、图像未见明显异常.膀胱不充盈,其内显示不清.患者肌注2 ml速尿,待膀胱充盈后检查显示:右肾上位肾窦区回声轻微分离,追踪向下扫查,可见一内径约0.3 cm小管状无回声,略侧动探头,发现此管状无回声位于下位输尿管的后方,且相互平行,在距肾门约10 cm处,两者相汇成一条管状的无回声(图2),此时膀胱充盈好,可见右输尿管未端的正常开口回声,但未见"喷尿反射".超声诊断:①右肾盂、输尿管(部分型)重复畸形;②右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3.
病例1,孕妇25岁,孕36周时超声发现胎儿右肾盂扩张,前后径约14 mm,右输尿管明显扩张,走行迂曲,宽约9 mm,左肾集合系统及左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胎儿膀胱后下方可见一长条形的无回声区,范围约84 mm×28 mm,上段较宽,向下呈管样走行并于会阴部呈半球样膨隆,无回声区内布满细点状低回声(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无回声区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胎儿右肾积水、输尿管迂曲扩张;胎儿膀胱后下方囊性包块,考虑阴道大量积液.引产后证实为处女膜闭锁、阴道大量积液、纵隔子宫,右肾积水、右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右侧壁,输尿管末端闭锁.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3个月,2个月前发现患儿每排尿哭闹时尿道外口脱出一囊性肿物,近20余天出现发热收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超声所见:膀胱中等充盈,其内测及一类圆形囊性肿物,直径2.8cm,占据大部分膀胱腔,内充满细密点状弱回声,并有分层样沉积(图1),其左后方与一迂曲的管样结构相连,管腔内径约1.5~1.8cm,沿左侧腹迂曲上行达左肾上极处中断,局部呈一膨大盲端,周围有少许肾实质样回声(图2),其下方可见受压的肾窦组织回声及肾实质回声,体积相对较小。右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左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重复输尿管末端闭塞并形成囊肿、合并感染。图…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0岁.八个月前,因前尿道狭窄行尿道成形术,术后切口愈合好,排尿通畅.术中留置膀胱造瘘管,于术后二个月拔除二腔气囊尿道后至今,腹壁仍有少许尿液溢出.查体:腹下区耻骨联合上方可见手术疤痕.超声检查:下腹壁下方距体表约0.4cm处可见一2.2cm×1.8cm×1.8cm的低回声区,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晰,其内可见直径约0.8cm的无回声区,转动探头,可见无回声呈不规则管状,与膀胱前壁和腹壁相通(图1).超声提示:尿道狭窄,膀胱造瘘术后,膀胱前壁与下腹壁瘘道形成,瘘道周围组织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34岁。因小腹疼痛 10余年 ,病情加重伴阴道分泌物异味就诊 ,行彩超经腹检查 ,探头频率2~ 4 MHz,于阴道、子宫颈移行处前壁可见一呈锐角的条状强回声 ,穿入膀胱后壁近颈处 ;宽度为 7.3mm;界限清晰 ,局部膀胱壁稍增厚 ,欠光滑 ,膀胱顶部前壁内可见 14 mm× 8mm条状强回声 ,伴声尾 ,二者重力浮动试验均呈阴性。超声诊断 :异位节育器穿入膀胱并断裂嵌顿。后经手术证实。讨  论患者来自农村偏远地区 ,带环 10余年。一直小腹疼痛 ,忍受 5~ 6年后在当地取环 ,但自己不知是否取出 ;十余年中该患者做过二次人工流产。上述说明该患者带…  相似文献   

7.
B超诊断膀胱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2 9岁。排尿困难淋漓不尽 10年余 ,无尿痛及肉眼血尿 ,尿常规及尿培养正常。B超检查示 :左肾稍大 ,形态、结构回声正常 ,右肾区及髂腰部、盆腔均未探及肾脏回声。膀胱充盈 ,其内后壁处见一 4.5cm× 4.6cm圆形囊肿 (图 1) ,囊壁薄 ,内充满细密光点 ,囊肿无节律性膨大与缩小改变 ,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膀胱左侧可见左输尿管口喷尿回声。排尿后检查膀胱仍呈充盈状。超声提示 :①右肾缺如 ;②膀胱囊肿 (并下尿路梗阻 )。手术所见 :膀胱内见一 4cm× 5cm圆形囊性肿物由后壁突入膀胱腔内 ,表面粘膜光滑 ,血管纹理清晰 ,囊内容…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盲端输尿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1岁,因右侧腰部酸胀不适而入院检查.查体:右侧输尿管走行区压痛.超声检查:自右肾上极内侧始,沿输尿管走行区见一囊袋状无回声区,壁薄,两端呈盲管样(图1,2),粗细不等,形态不规则,内径0.7~4.0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囊袋状无回声区前方为肾动脉、肾静脉的血流信号,囊袋状无回声区盆腔段走行迂曲(图3),向左下方走行,止于阴道上端宫颈前方、尿道内口右侧(图4),横切面显示远段的囊袋状无回声区似位于膀胱内(图5),右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回声,CDFI可观察到右侧正常输尿管的喷尿现象.超声诊断:右侧腹膜后囊性回声,考虑为输尿管畸形.……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5岁。腰部不适两月入院。超声检查:邻近尿道内口的膀胱壁内有一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清,向后压迫阴道前壁(图1),肿块与宫颈无关,与右侧输尿管内口相距16mm,肿块直径29mm。超声诊断:膀胱后下壁实性肿块,考虑源于膀胱肌层。手术所见:于膀...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1岁.主因"停经4个月、下腹疼痛伴阴道流血半天"入院.阴道流血量中等,未见肉样组织流出,无肛门坠胀感,无头晕等不适.有性生活史.急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宫内胎儿,双顶径3.0 cm,颅骨光环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胸腹壁完整,无胎心搏动及胎动,胎盘位于宫底后壁,宫腔无羊水回声.另于宫颈下方可探及一大小约7.4 cm×8.1 cm的无回声区,其内可见纡曲管状的脐带样回声,CDFI无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39岁,孕2产2,因发现阴道前壁肿物7月余就诊。妇科检查:于阴道前壁偏右侧可触及一大小约1.9 cm×1.3 cm肿物,质硬,光滑,活动度好,边界清,无压痛。经阴道超声检查:于阴道前壁见一大小约1.8 cm×1.0 cm团状低回声,呈椭圆形,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示肿块周边可见丰富的环状血流信号,其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阻力指数0.59。超声  相似文献   

12.
膀胱需在充盈情况下进行超声检查。声像图显示膀胱内尿液呈无回声区,膀胱壁呈带状强回声,横切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四方形,纵切面略呈三角形(图1)。男性膀胱后壁稍向后突出,女性膀胱后壁因子宫压迹而略凹.常因子宫位置不同而异。在实时检查时,膀胱三角区可观察到输尿管开口喷尿现象,尿流自侧后方喷射至对侧,为间歇性出现.正常情况下,排尿后膀胱应基本无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先天性阴道闭锁超声影像学特征,探讨多途径超声联合检查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先天性阴道闭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经手术证实的22例先天性阴道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超声、经会阴超声、经直肠腔内超声和经直肠双平面高频超声联合检查,总结多途径超声联合检查诊断不同类型阴道闭锁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组22例先天性阴道闭锁患者接受经腹腔镜下阴道成形术或经会阴闭锁阴道切开成形术,其中13例为Ⅰ型阴道闭锁,12例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符合率为92.3%;9例为Ⅱ型阴道闭锁,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13例Ⅰ型阴道闭锁患者行经腹部、经会阴和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均可见阴道中上段积血;经直肠双平面高频超声检查在阴道积血下方、膀胱尿道后壁与直肠前壁之间未见正常阴道结构显示,仅见中等回声的结缔组织间隙,为闭锁的阴道下段,闭锁阴道长度<3 cm者4例,≥3 cm者9例。Ⅱ型阴道闭锁患者行经腹部、经会阴和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可见子宫颈发育异常,膀胱尿道后壁与直肠前壁之间的阴道走行区域未见积血;经直肠双平面高频超声检查在膀胱尿道后壁与直肠前壁之间未见正常阴道结构,仅见中等回声的结缔组织间隙,于尿道内口水平测量此间隙厚度为1.2~7.8(2.81±1.01)mm。术中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59.1%(13/22),其中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比为92.3%(12/13)。 结论多途径超声联合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先天性阴道闭锁并分型,为临床个性化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4岁.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来院体检.超声发现:左肾形态失常,大小约8.43 cm×4.20 cm×3.65 cm,中下极实质厚度正常,回声均质,肾窦无分离,上极实质菲薄,肾窦分离,最宽处约3.0 cm,与其连续的扩张输尿管上段距肾门2.2 cm处查见长约1.08 cm,内径约0.47 cm相对狭窄段,狭窄段以上内径0.83 cm,以下全程扩张,中下段迂曲,最宽处内径1.34 cm,其膀胱入口处动态观察随输尿管蠕动波间隙,膀胱内压力高低变化,呈周期性缩窄(内径0.44 cm)和扩张(内径1.42 cm),见图1,左肾及扩张输尿管内未见强回声团;右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内亦未见异常回声.CDFI:左侧扩张输尿管入膀胱口未见喷尿现象,紧邻其前上方可见红色喷尿束,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亦可见红色喷尿束.超声提示:左重复肾并双输尿管,重复扩张输尿管入膀胱处大开口畸形.后经静脉尿路造影和膀胱镜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7岁.因右腰部胀痛来院就诊.尿常规及肾功能实验室检查正常.超声发现:右肾形态失常,上极呈囊袋状,未见肾实质及肾窦回声,内为多个相通不规则囊样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查见一直径约0.8 cm强回声团伴声影,中下级肾窦清晰,稍扩张,周围肾实质厚约1.5 cm,血流信号正常;右肾囊状扩张部分向下延续可见连续全程扩张输尿管至膀胱,其上段扭曲,内径2.2 cm,中段迂曲呈"Z"形,内径3.9 cm,下段内径3.5 cm并向膀胱内呈椭圆形膨出,壁薄光滑,大小约5.10 cm×4.23 cm×3.82 cm,整段输尿管内透声好;全程扩张输尿管下方亦可见管道样结构与右肾中下级稍扩张肾窦连续,上端内径1.0 cm,显示长度约3.0 cm,显示段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图1~3).左肾左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自身膨出的阴道壁作桥垫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阴道修补术,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实施阴道前后壁桥式缝合修补术及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 23例患者中20例行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22例行阴道后壁桥式缝合修补;随访3月至3.5年,22例效果良好,无膀胱、尿道、输尿管及直肠损伤;1例于术后1年复发;无远期排尿困难及排大便困难。结论自体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简便及经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5个月.因腹胀、腹泻,无尿1 d入院.查体: 腹部膨隆,下腹甚,腹尚柔软.耻骨联合上可扪及一包块,上界近脐下,叩诊呈浊音,未见胃肠型.超声检查: 膀胱后下方见一范围约6.4 cm×4.6 cm的稍高回声团,边界清楚,其内回声点分布不均匀,并可见散在小片状不规则低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2岁.阴茎根部触及异物半年,无排尿异常,既往无尿道损伤史.查体:阴茎中隔左侧可触及一条索状结节,表面呈串珠样,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于阴茎海绵体中段尿道区,可见一范围约19 mm×7 m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遂插入双腔导尿管,充盈尿道后再行超声探查,可见前尿道海绵体部扩张约5.4 mm,其内可见一大小约17.5 mm×4.6 mm低回声团,附着于尿道壁,边缘欠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并可见少许点状强回声.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2岁。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左肾略增大,形态饱满,大小约11.8cm×5.8cm,集合系统分离,其内无回声区最深处达2.8cm,无回声区内未见异常回声。左输尿管全程扩张,腔内未见异常回声,上段内径达2.8cm(图1),中段内径达2.5cm,下段内径达3.3cm。其末端入膀胱壁内段处可见输尿管骤细,呈“鸟嘴”状改变。该处膀胱壁光滑,未见异常回声。动态观察可见左输尿管盆段至狭窄处管壁出现节律的蠕动波和逆蠕动波,右肾未见异常。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先天性巨输尿管(左)伴LK:左肾;L-Ur:左输尿管图1扩张的左输尿管上段声像图左肾轻度积水。X-…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2 8岁。右腰部疼痛及无痛性肉眼血尿 2月余 ,伴尿频、尿急 ,偶有排尿困难来院。查体 :右肾区叩痛 ,右输尿管区压痛。尿检见有白细胞及红细胞。超声提示 :右肾窦中上部可见大小为 2 .9cm× 2 .0 cm类圆形低回声区 ,与肾皮质回声水平相等 ,集合系统及输尿管未见扩张 (图 1)。膀胱内于右输尿管开口处可见长 4 .1cm,宽 0 .76 cm的条带状强回声团块 ,其与膀胱壁附着处可见一圆形液性暗区与条带回声相连 ,该条带回声随输尿管喷尿 ,呈水草样浮动 (图 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显示肾内低回声肿块和膀胱内条带状强回声有彩色血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