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庆春  杭健 《安徽医药》2008,12(7):628-629
目的分析早期剖腹探查处理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早期剖腹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确诊十二指肠损伤16例,漏诊2例;术后治愈16例,死亡2例,其中因漏诊再次手术后死亡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剖腹探查是最终的确诊手段,及早、仔细的手术探查和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改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任怀珍  左长增 《河北医药》2009,31(7):820-821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胰腺损伤3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采用单纯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憩室化、胰.空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术式。结果治愈16例,治愈率84.2%;术后并发症8例,占42.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当中15例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当中有5人死亡。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率需要提高,早发现早诊治,降低十二指肠内压以及综合治疗等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7年收治的36例十二指肠损伤诊治经过。结果36例患者术前确诊6例,术中确诊30例,治愈32例,治愈率为88.9%。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和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7年术前诊断及经手术探查后证实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后经常规查体及B超,腹部平片、CT检查确诊23例,经口服泛影葡胺十二指肠造影诊断20例,纤维胃镜检查2例,剖腹探查手术中诊断23例.术前诊断率66.2%.其中合并伤4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8%;治愈率88.2%.结论 掌握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和三管引流在十二指肠破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992年以来施行 3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治愈 32例 ,死亡 4例。 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 ,术中易被漏诊 ,早期明确诊断 ,选择合理的术式 ,术后充分引流 ,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该病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3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单纯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十二指肠憩室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并行肝脏修补术、脾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术式,病例数分别为9例、3例、2例、9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易误诊或漏诊,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充分的十二指肠引流。  相似文献   

8.
沈铁骁 《淮海医药》2005,23(4):280-281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2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为术中探查时确诊,术后全部治愈。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充分的十二指肠引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153例本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48例,死亡5例,其中术中失血性休克死亡4例,术后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破裂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手术证实的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18例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治疗后17例痊愈,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十二指肠瘘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6例。结论掌握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闭合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7例闭合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3例颈部气管损伤急诊行修补后痊愈,1例胸部气管膜部损伤行纵隔引流保守治疗痊愈,3例气管、支气管损伤行气管、支气管缝合、修补、成形痊愈。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提高闭合性气管支气管损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与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例腘窝囊肿病例分为A、B两组,A组醋酸泼尼松龙封闭治疗118例,B组手术治疗83例,随访15年,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愈率及复发率与B组治愈率及复发率相近(P>0.05)。结论局部封闭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均有显著疗效,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醋酸泼尼松龙封闭组较手术治疗组治愈率略高,复发率略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6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治愈22例,死亡4例,手术后出现胰瘘3例。结论胰腺损伤原因多为上腹部及腰背部撞击伤,挤压伤。闭合性胰腺损伤的处理关键是早期诊断,有效的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胰腺断裂的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提高此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创伤性胰腺断裂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例行胰腺部分切除术,5例行胰腺空肠Roux—Y吻合术,其他病例均行胰腺清创、缝合术。所有病例均放置腹腔引流管,最少1根,最多者放置6根。结果死亡1例,死亡率2.6%。形成假性胰腺囊肿2例,另有6例延迟拔管至3~6个月,余均为7—15d拔管,痊愈出院。结论早诊断、早治疗及正确的选择手术方式,以及术后的综合治疗,明显提高此痛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观察、护理。方法对1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愈10例,植物人1例,死亡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24~48小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争取早期诊断,完善各项护理,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尺桡骨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愈率、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解剖复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功能复位。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及其系膜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及其系膜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及其系膜1处破裂10例,破裂两处及以上13例。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重视术后整体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1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9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9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本组术前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1例,其他科转入漏诊、误诊2例,1例因复合伤(合并颅脑损伤出血、肝脾破裂、骨盆骨折)严重死于多器官衰竭,本组患者术前确诊率为89.4%,误诊率为10.5%,治愈率为94.7%。结论创伤性膈疝常为复合伤,病因多为胸部锐器伤和钝性伤,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CT、上消化道造影等辅助检查,提高对创伤性膈疝的警惕性,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全部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依据探查结果确定肿瘤的形态、大小和部位。进一步确定良性或恶性肿瘤,进行选择性切除。结果胃肠肿瘤患者平均年龄65.7岁,主要发生于胃和小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和消化道出血。术前2例病理确诊;20例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2例复发再次手术,术后痊愈;1例恶性患者术后口服药物治疗;平均随诊3.5年,其中4例死亡。结论胃肠肿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术前确诊率低,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确诊率,目前手术切除是胃肠道肿瘤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治愈率较其他方式高。  相似文献   

20.
黄峻岭 《河北医药》2010,32(10):1213-1215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SP)简单有效的而且适宜基层医疗机构普及的方法.方法 103例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自制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肋间小切口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口径胸引流管及肋间常规切口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组分别观察治愈率、置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患侧肩背部疼痛及肺脏层胸膜受刺激所致牵扯不适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治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96.1%(治愈率90.2%).2组间比较治愈率、有效率、置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出现较对照组少,尤其在切口疼痛、患侧肩背部疼痛及肺脏层胸膜受刺激所致牵扯不适感和切口感染等方面(P<0.05).结论 利用一次性输液管自制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S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装置制作简便,取材方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适宜基层医院救治患者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