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Du X  Yang Y  Yao K  Zhang Y  Ren F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7):412-414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phototherapeutickeratectomy ,PT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瓣下角膜上皮内生的疗效。方法对LASIK术后发生角膜瓣下角膜上皮内生患者 6例 (6只眼 )行PTK ,术中重新掀开角膜瓣 ,刮除植入的角膜上皮组织 ,采用直径 7mm光斑 ,以 5~ 10个脉冲切削角膜瓣基质面和基质层表面 ,层间冲洗 ,复位角膜瓣 ,采用直径 3mm光斑 ,以 5 0~ 75个脉冲沿角膜瓣边缘进行切削。术后随访时间 5~ 12个月。结果  5只眼表现为颞侧角膜瓣边缘下出现匍行性灰白色物质 ,局部角膜瓣边缘水肿和融解 ;1只眼表现为角膜瓣下局限性灰白色团块状物质 ,角膜瓣下基质层局部融解。全部术眼PTK术后无角膜瓣下角膜上皮内生复发 ;除 1只眼残留轻度角膜瘢痕外 ,余 5只眼角膜恢复透明 ;术后视力均达到LASIK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 采用PTK治疗LASIK术后角膜瓣下角膜上皮内生 ,不仅效果良好 ,而且可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瓣下角膜上皮内生的疗效。方法:对LASIK术后发生角膜瓣下角膜上皮内生患者6例(6只眼)行PTK,术中重新掀开角膜瓣,刮除植入的角膜上皮组织,采用直径7mm光斑,以5-10个脉冲切削角膜瓣基质面和基质层表面,层间冲洗,复位角膜瓣,采用直径3mm光斑,以50-75个脉冲沿角膜瓣边缘进行切削。术后随访时间5-12个月。结果:5只眼表现为颞侧角膜瓣边缘下出现匍行性灰白色物质,局部角膜瓣边缘水肿和融解;1只眼表现为角膜瓣下局限性灰白色团块状物质,角膜瓣下基质层局部融解。全部术眼PIK术后无角膜瓣下角膜上皮内生复发;除1只眼残留轻度角膜瘢痕外,余5只眼角膜恢复透明;术后视力均达到LASIK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采用PTK治疗LASIK术后角膜瓣下角膜上皮内生,不仅效果良好,而且可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发生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于我院行LASIK患者1 256例2 256眼,术后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8例30眼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眼进行治疗后,对治疗前后患者整体视觉质量评分进行分析。

结果:行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8例30眼,发生率为1.3%。18例30眼患者中12眼为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上皮内生,12眼为术中多次角膜瓣下冲洗,2眼为术中制作角膜瓣出现不规则瓣,4眼术中无特殊。30眼角膜上皮内生的程度:Ⅰ级11例18眼,Ⅱ级4例8 眼,Ⅲ级3例4眼。Ⅰ~Ⅱ级者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并辅予降眼压药物治疗为主,Ⅲ级者先予药物治疗,若情况无好转,则予手术治疗。治疗后11例18眼Ⅰ级者中8例13眼内生均消失,3例5眼植入上皮灶缩小; 4例8眼Ⅱ级者中2例4眼上皮植入消失,2例4眼上皮植入程度减轻至Ⅰ级; 3例4眼Ⅲ级者中2 例2 眼角膜缘1mm处瓣缘有0.5~1mm宽瓣下浅灰白色带,视力0.8 ~1.2,1例2眼患者予刮除植入角膜上皮及内生上皮,随访无复发。治疗后18例角膜上皮内生患者整体视觉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Hc=10.511,P<0.01)。

结论: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及早发现并予积极治疗是对预防和治疗LASIK 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发生的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6-09/2011-11行LASIK术2666例5212眼,其中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0例16眼,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2666例5212眼中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的10例16眼,发生率为0.31%,按照发生的原因、时间、范围的大小及位置,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其中4例5眼给予百力特眼液点眼,并辅予局部预防性降眼压药物点眼,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消失;6例11眼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掀瓣刮除层间上皮,并常规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1~2d,术后予百力特眼液点眼,并辅予局部预防性降眼压药物点眼,所有患者随访6mo~4a无1例复发,视力恢复好。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是术后所特有的并发症。术前要严格排除手术禁忌证,术中行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及早发现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并给予积极治疗是对LASIK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皱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角膜基质裸露区新生的角膜上皮组织,刮除角膜瓣皱折处上皮,BSS液瓣下冲洗,使角膜瓣展平,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结果:经治疗的19例患者角膜瓣复位良好,视力较LASIK术后无下降。结论: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并获得良好的视觉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发生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于我院行LASIK患者1256例2256眼,术后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8例30眼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眼进行治疗后,对治疗前后患者整体视觉质量评分进行分析。
  结果:行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8例30眼,发生率为1.3%。18例30眼患者中12眼为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上皮内生,12眼为术中多次角膜瓣下冲洗,2眼为术中制作角膜瓣出现不规则瓣,4眼术中无特殊。30眼角膜上皮内生的程度:I级11例18眼,Ⅱ级4例8眼,Ⅲ级3例4眼。 I~Ⅱ级者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并辅予降眼压药物治疗为主,Ⅲ级者先予药物治疗,若情况无好转,则予手术治疗。治疗后11例18眼I级者中8例13眼内生均消失,3例5眼植入上皮灶缩小;4例8眼Ⅱ级者中2例4眼上皮植入消失,2例4眼上皮植入程度减轻至I级;3例4眼Ⅲ级者中2例2眼角膜缘1 mm处瓣缘有0.5~1mm宽瓣下浅灰白色带,视力0.8~1.2,1例2眼患者予刮除植入角膜上皮及内生上皮,随访无复发。治疗后18例角膜上皮内生患者整体视觉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Hc=10.511,P<0.01)。
  结论: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及早发现并予积极治疗是对预防和治疗LASIK 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LASIK术后19例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d发现的角膜瓣皱褶可能与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及术中过度冲洗等操作不当有关,处理上采用重新复瓣加戴角膜接触镜。术后第10d发现的角膜瓣皱褶原因不明,10d后发生的角膜瓣皱褶与外伤有关,处理上采用去上皮水化角膜瓣加戴角膜接触镜,经以上处理的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透明,未见明显皱褶,角膜瓣位置正常,无上皮植入。结论术后LASIK早期角膜瓣皱褶可能与过度冲洗及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有关,晚期角膜瓣皱褶与外伤有关。术后第1d角膜瓣皱褶仅需采用重新复瓣加戴角膜接触镜法。术后10d后角膜瓣皱褶需采用去上皮水化角膜瓣加戴角膜接触镜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用机械刮除和角膜瓣缝合治疗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临床显著的上皮内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对LAISK术后发生临床显著上皮内生的20只眼(19例患者)进行治疗,掀起角膜瓣,刮除上皮内生,并缝合角膜瓣。在最后一次术后检查时,进行评估的主要测量指标包括内生复发、未矫正视力、显性屈光、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 ileusis,LASIK)术后眼外伤角膜瓣移位的治疗。方法:对11例因外伤导致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患者,充分瓣下冲洗,准确对位角膜瓣,术毕戴绷带片。结果:9例1wk后视力提高0.6~1.0,1例前房积血伴继发性青光眼,外伤性瞳孔散大及视网膜震荡,8mo后小孔视力达0.8,1例伴石灰灼伤,1mo后视力达0.6。无1例出现上皮内生、角膜融解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12mo。结论:及时有效地处理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可以恢复良好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上皮植入的动物模型来探讨LASIK术后上皮植入的发病机制、自然转归、治疗及预防严重上皮植入的方法。方法对26只新西兰大白兔行LASIK治疗,人为地使角膜瓣轻度移位,做成上皮植入的动物模型。然后按Probst和Macha分级方法选取其中严重上皮植入(Ⅲ级)的20只兔(40只眼)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眼,各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各种处理方法的效果。A组:作为观察组,不做处理,仅给以0.1%氟米龙滴眼液点眼;B组(单纯刮除组):重新掀开角膜瓣,刮除角膜瓣基质面和基质床上植入的上皮,复位角膜瓣;C组(刮除+50%酒精处理组):刮除角膜瓣基质面和基质床上植入的上皮,50%酒精棉片贴敷1min,复位角膜瓣;D组(刮除+角膜瓣边缘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角膜瓣边缘连续缝合组),重新掀开角膜瓣,刮除角膜瓣基质面和基质床上植入的上皮,复位角膜瓣,然后用PTK以3mm直径光斑沿角膜瓣边缘切削,每处切削10个脉冲,共50~70脉冲,重点在角膜瓣的边缘与正常上皮交界处,最后以10-0尼龙线连续缝合角膜瓣边缘于基质床。各组随访3个月观察角膜水肿程度、上皮缺损和荧光素染色情况、角膜瓣融解情况,并行光镜检查。结果三种处理方法相比较B组和C组均有较高的复发率,与D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荧光素染色D组和B、C两组比较(P〈0.01),D组术后1周荧光素着色点较B、C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角膜水肿情况,D组与B、C两组比较明显减轻(P〈0.01),有显著意义;病理切片显示所有复发眼上皮植入均与角膜瓣周围的上皮层相连,并伴有角膜瓣边缘融解,处理成功者1周后可见,层间仍有微小的空隙,但瓣的边缘附着良好,层间镜下未见上皮细胞,3月后角膜恢复正常形态。结论对LASIK术后的严重角膜上皮植入,如果不及时、恰当的处理,很容易出现角膜瓣的融解,严重影响视力的恢复。故应于术前、术中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法。刮除+PTK+角膜瓣边缘连续缝合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处理严重上皮植入的方法,可以防止角膜瓣继续融解,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