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舒馨 《健康博览》2009,(6):49-50
小李被认为艳福不浅,与四位美女同一个办公室,旁人还都说小李与美女们关系“不一般”,工作、生活上相互之间很照顾,对内、对外,这些美女还都开玩笑说自己和小李“有一腿”,有时还表现出一付“争宠、吃醋”的样子,“动手、动脚”也偶尔有之。最初,小李觉得还蛮有趣,“男女搭配、千活不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很开心。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治疗,但输血不当也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据资料显示,白细胞在输血中是一种“污染物”,去白细胞输血可减少非溶性发热性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等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个半月前,小李在打球时不慎摔伤了右膝盖。打了石膏,被迫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一周前,小李去医院复诊.医生把石膏拆了,说他恢复得不错。小李很高兴,打算再休息几天。就去上班。不料,回到家没多久,小李便发现自己的右腿有点肿,特别是站立时间一长.肿胀更明显。为了能尽快消肿.小李用上了热敷、按摩等“土办法”。  相似文献   

4.
“常规”二字的英文为routing,常缩写为RT或Rt。因此血常规又可写为,“血RT”,它是最常做的一项血液化验,习惯上也称作“血象”,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16~18项内容。虽不是特异性检查,但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5.
张揆 《家庭医学》2004,(20):48-49
小兰和小李婚后多年未孕,经检查小兰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小李的精子检查正常,后来又抽血检查,生殖医学门诊检验单上写着:“抗精子抗体阳性”。小李一看,觉得“莫明其妙”,啥叫抗精子抗体?莫非不育的原因是我?  相似文献   

6.
人常说的“双喜临门”,如今用在广东汕尾的小谢和小李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第一喜,经过十年的艰苦追求,小谢终于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浓浓的爱意打动了姑娘小李的芳心,娶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姑娘,第二喜,压在小李心头28年的“大石头”竟然被医生仅用一个小时就轻松搬掉了,而且也正是这块“大石头”,让他们的感情饱受折磨。2004年7月24目的《南方都市报》对他们的经历做了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大众医学》2012,(3):1-1
众所周知.血液是维持生命的“洪流”。它“东奔西走”.把营养和氧气带来,把废物带走;它“南征北战”,带领白细胞清除毒素、病原体……作为承载生命洪流的“河道”,血管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李煜在班上是个惹事生非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小李曾多次电话预约登门家访,因家长生意太忙,均未成行。日前,在菜市场与李煜父亲不期而遇。一番寒暄之后,小李说明意图,李煜的父亲则表示“自己起早贪黑摆摊卖肉也是为了孩子更好地生活”,愿意协助学校共同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并对小李工作认真负责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生》2008,(9):64-64
1.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由于白细胞主要在组织中发挥作用,血液实际上只是将白细胞从骨髓和淋巴组织中运送到机体其他组织的载体。因此,与其说血液是白细胞的“家”,不如说白细胞是血液中的“过客”。白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较短,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在循环血液中停留8小时左右即进入组织,4~5天后即衰老死亡,或经消化道排出。  相似文献   

10.
小李刚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但她在高兴之余,却有几分不安。原来,孩子的阴囊内只有一个睾丸。好在小李的丈夫就是个医生,他告诉妻子,这种睾丸不在阴囊内的情况被称为“隐睾”,只需在孩子/岁之前做个小手术就行了,不会损伤孩子的命根子,这才使小李放下心来。的确,孩子出生后,父母最关心的莫过于观察小儿两腿之间是否有“袋”和“鞭”,以判断孩子的性别。所谓的“袋”和“鞭”,就是男性体表的性器官———阴囊和阴茎。男子的阴囊内藏有繁衍后代和维持“男子汉”特征的睾丸,左右各一,还有左右附睾、左右输精管及含有睾丸动静脉的…  相似文献   

11.
女性外遇的性困惑江梅有一位叫娜娜的女性来信说:她儿子已经3岁,丈夫待她也不错,可是,她又悄悄爱上了英姿勃勃的同科室小李,小李本科毕业,能说会道,善解人意。不久娜娜对小他,便由感情上的爱慕发展到有了性关系。不知是“家花不如野花香”的缘故,还是小李做爱手...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左慈 《健康文摘》2007,(6):46-46
两周前小李因车祸右侧头部受伤住进了医院,这天一早家人发现他的右眼特别红,以为是住院期间染上了“红眼病”。于是请眼科医生会诊。经过检查,诊断为“颈动脉海绵窦瘘”并建议他做介入治疗。医生解释说,小李患的这种疾病看起来像红眼病,但和红眼病相差甚远,是一种外伤引起的比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因表现为眼红而被误认为是“红眼病”。  相似文献   

13.
入冬后.因为天气变化,办公室很多同事都轮番感冒了。以往被同事们戏称“感冒专业户”的小李竟然几次幸免于难.大家纷纷凑过来让小李招供.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感冒对自己敬而远之呢。小李告诉大家两个字——“避寒”。  相似文献   

14.
“啊嘁.哎哟“一个喷嚏叫小李捂着腰蹲在了地上.边上的同事开始直笑:“又装像儿!”可越看越不对——真出毛病了!于是急急忙忙、七手八脚把小李送到医院,医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5.
小李嘴边长了颗“痘痘”,拿皮炎平涂了涂,结果“小米粒”变成了“大黄豆”,而且出现破溃。去医院就诊后才知道这是单纯性疱疹,自己用反了药;  相似文献   

16.
史华 《山东卫生》2007,(4):48-48
中新网记和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新闻007》记,近日暗访杭州一些医院。记泡了一杯绿茶,并将茶水当作尿液的样本送检。两天时间,记跑了10家医院,其中4家民营医院、6家公立医院(其中4家为省级医院),都是用同一杯茶水作尿液样本。检测结果是:两家民营医院和两家省级医院没有检出白细胞,另外6家医院不同程度地检测出了白细胞和红细胞,其中两家医院的化验单上显示:“用显微镜也能看到白细胞”。5家医院给记配了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左右。于是网上出现了“茶水发炎”事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是机体清除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它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力尤其重要。如果一个人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00,就叫“白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减少症”。若周围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在2000以下,而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并伴以急性发热、感染和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叫“白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和白粒细胞缺乏症,两者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本质上是同一类病,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是导致白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读高一的小李,今年15岁,身体一直很健康。但近一个月内却两次出现一觉醒来发现短裤上有一摊湿漉漉的东西,看上去像乳白色蛋清样,还有一股特殊的腥味。难道自己生了什么病?他越想越害怕,最后告诉了父母。父母检查后,告诉小李这叫“遗精”,属于青春期少男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也是男孩性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小李的担心消除了。  相似文献   

19.
<正>小李是某公立医院重点培养的优秀骨干,刚参加工作时就频频参加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并且拿奖拿到“手软”。虽然还不到40岁,业务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只是受限于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在研究生和“双一流”云集的单位里,他的职称晋升稍慢了一些。小李是个热心肠,科室的各项工作都冲在前面,很快就成为科主任的得力助手。随着科室规模扩大,加上亚专业分化需要,医院决定从小李所在的A科分出一个独立的B科,委任小李以B科副主任身份主持工作。肩负重任的小李热情满满,立即投入新科室组建中,每天全身心扎在科室,  相似文献   

20.
老同学小李这两年把双亲接到城里后,直接送到养老院了。我们除了不解外,还有些鄙视他。当时接双亲过来时他说,老两口这一辈子不容易,以后要好好孝顺,没想到老人刚享受了一个月的团圆之乐,小李就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了。这事小李虽然没有声张,但在我们同学之中还是闹得人尽皆知,我们都感叹:“养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所以,我一直离小李远远的。听说他最近又换了新车,我更加嗤之以鼻,有这闲钱潇洒,就没有闲钱把老人带在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