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吸痰前1 min、吸痰后5 min 记录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指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峰压的变化值;两组吸痰前后痰鸣音改善情况、吸痰后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浅部吸痰组患者心率增加值、收缩压增加值、呼吸频率增加值低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下降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鸣音改善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浅部吸痰组吸痰前后患者的舒适度好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浅部吸痰组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低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 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道湿化后不同痰液黏稠度下吸痰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为达到最佳人工气道湿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根据呼吸机加温湿化后患者痰液黏稠度不同分为Ⅰ度、Ⅱ度、Ⅲ度3组,每组20例,比较每组患者吸痰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气道峰压(Ppeak)、肺动态顺应性(Cd)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SPO_2吸痰后与吸痰前(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和Ⅲ度组在吸痰后5min HR、MAP、RR、Ppeak、Cd与基线水平及同时段Ⅱ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Ppeak、Cd在吸痰后10min较基线水平与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在吸痰后15min与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在吸痰后10、15min Ppeak、Cd较基线水平及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组仅在吸痰后5 min Ppeak较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人工气道湿化后,当患者痰液黏稠度为Ⅱ度水平时,吸痰对患者循环及呼吸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犬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犬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呼吸力学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吸气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力(Pmean)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OS后肺动态顺应性(CD)、静态顺应性(CS)显著下降(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气道压力;OS后降低肺顺应性。本研究提示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吸痰前后气道压力等监测;对ARDS机械通气犬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犬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犬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呼吸力学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吸气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力(Pmean)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OS后肺动态顺应性(CD)、静态顺应性(Cs)显著下降(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气道压力;OS后降低肺顺应性.本研究提示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吸痰前后气道压力等监测;对ARDS机械通气犬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早期气道湿化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期患者最优的气道湿化液量。方法选择无菌生理盐水为气道湿化液,分别用3种方法注入气道。A法:每次吸痰后注入气道内2ml;B法:每次吸痰前、后均注入2ml;C法:吸痰前注入5ml,1~5min后吸出。结果3种方法对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均有效,对心肺功能亦无不良影响。C法虽然引起患者呛咳,但吸出痰量多,吸痰间隔时间长,患者容易接受,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早期患者采取吸痰前注入4~5ml气道湿化液的方法最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痰深度标定对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10月入住 ICU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开放式吸痰方式,观察组标定吸痰管进入气道深度进行气道吸引,对照组采用吸痰管进入气道遇阻力回提1 cm的深度进行气道吸引。两组患者分别于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隆突处黏膜损伤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在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对两组患者进行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吸痰次数对隆突处黏膜损伤的影响。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当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黏膜均无损伤,气管插管3日后,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观察组隆突处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CPIS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定吸痰的深度,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达到有效吸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插管深度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ICU机械通气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深吸痰)和对照组(浅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吸痰效果和吸痰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吸痰前后,研究组患者潮气量、呼吸道峰压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日吸痰次数、痰鸣音改善情况以及吸痰间隔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人工气道内吸痰时,增加插管深度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改善机体的缺氧状况,同时还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 S/T 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流量触发,压力支持;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气管插管后NEWPORT WAVE E200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监护指标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相似,症状缓解时问NEWPORT组短于BiPAP组。但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更易为患者接受。结论: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9.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机械通气并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进行有创通气的80例呼吸衰蝎患者,共进行吸痰治疗122次,吸痰后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气道峰压、顺应性均明显改善.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机械加温加湿器在人工气道应用中对痰液粘稠度、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舒适率、吸痰费用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建立人工气道时间≥48 h的危重患者56例,其中气管切开50例,经鼻气管插管6例,神志清楚者34例.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2组,第1组采用机械加温加湿器湿化气道的28例(神志清楚者18例)组成观察组,第2组采用气管内滴注0.9%生理盐水或氧气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的28例(神志清楚者16例)组成对照组.同时观察2组患者痰液粘稠度、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舒适率、吸痰费用.结果 观察组痰液粘稠度:Ⅰ~Ⅱ度,对照组痰液粘稠度:Ⅱ~Ⅲ度;2组在舒适率、吸痰费用、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方面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机械加温加湿器在人工气道应用中优于常用的气管内滴0.9%生理盐水、氧气雾化吸入这些传统的呼吸道湿化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27例痰标本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进行对比,了解痰涂片对痰培养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27例痰标本,观察性状,涂片染色镜检,根据标准分为 A、B、C、D 4类,同时进行培养,分析涂片和培养的关系。结果227例标本中合格痰标本158例,占69.60%,不合格标本69例,占30.40%。227例痰标本128例检出潜在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56.39%,合格标本培养阳性率为70.39%,不合格标本培养阳性率为28.00%。合格痰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72.78%。合格痰标本中细胞吞噬菌的阳性率为11.72%,其中合格 A 类痰标本细胞吞噬菌14例,阳性率为16.67%,B 类痰标本细胞吞噬菌5例,阳性率为6.76%。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能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痰标本涂片对痰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诱导痰液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痰液标本328例,按入院单双日分为高渗盐水诱导痰液组165例,对照组163例,对两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诱导痰液采集的痰液标本能提高痰细菌培养的阳性,对减少临床诊断的时间,提高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病人痰细菌学标本采集时机,提高痰细菌学检查的阳性率.[方法]将2012年3月-2012年12月602例需要采集痰标本的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患儿入院后随时采取的痰液标本为对照组,第2天晨起未进食采集的痰标本为观察组,对两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培养出细菌362株,阳性率为60.13%;对照组培养出细菌275株,阳性率为45.68%,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改进小儿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时机可以提高痰细菌学检验标本的合格率及阳性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小红  刘爱琴  陈萍 《护理研究》2006,20(19):1745-1746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收集痰标本法的研究,为疑似肺癌病人提高确诊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01例疑似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雾化组和药物加雾化组,分别采用常规法咳痰、高渗盐水雾化后咳痰和高渗盐水内加痰咳净、α-糜蛋白酶雾化后咳痰法,比较3组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结果]药物加雾化组痰脱落细胞学检出率最高,雾化组次之,常规组最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肺癌疑似病人应用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时,采用高渗盐水内加痰咳净、α-糜蛋白酶雾化后收集痰标本,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R J Davies  P Burke  R Edmonds 《The Practitioner》1989,233(1463):219-20, 222
Good treatment often involves advice on lifestyle modification which may be more important in the long run than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alone. Compliance, however, is always a problem. Some patients refus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health but repeatedly present to the GP to be patched up. The persistent smoker with recurrent bronchitis is just such a patient, but what can the conscientious GP do?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