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2016年于修复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 648例,将2015年进行常规护理的4 61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实施优质护理的6 0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候诊时间、患者满意情况、表扬信数量、护理投诉例数。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低于对照组的(t=127.846,P<0.001);患者满意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266.470,P<0.001);表扬信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1,P=0.242),护理投诉量低于对照组(χ2=8.284,P=0.004)。 结论 具有口腔修复专业特色、连续、全程、无缝化、整体的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助生殖技术中实施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行IVF-ET治疗的380对配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实验组采取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行IVF-ET周期治疗过程中的往返医院次数、妊娠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 结果 实验组IVF-ET治疗周期中往返医院次数为(4.3±1.5)次,少于对照组的(7.4±2.6)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10,P=0.014);实验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41.1%高于对照组的29.5%(χ2=5.579,P=0.018);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χ2=21.749,P<0.001);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χ2=11.056,P=0.001)。 结论 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IVF-ET治疗效率,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细节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0.653,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220,P=0.004);1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8.728,P=0.018);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6.091,P<0.001)。 结论 给予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细节优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在提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 将2017年1-6月收治的924例MECT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12月收治的935例MECT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进行MECT护理质量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发热发生率和患者MECT配合率。 结果 研究组MECT后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13.262,P<0.001),护理质量及患者MECT配合率高于对照组(t=-3.163,P=0.025;χ2 =76.316,P<0.001)。 结论 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能有效降低MECT后患者发热发生率,提高MECT配合率和护理质量,实现MECT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急诊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按照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458,P=0.002),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4.508,P=0.034)。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t=4.632,P=0.025; t=2.731,P=0.043),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1.071,P<0.00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3.036,P=0.002)。 结论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能够明显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提高预检分诊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法抽取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病情Ⅲ级以上的患者160例进行统计分析,依据管理方法将2017年1-6月就诊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80),将2016年1-6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80),对2组患者的分诊准确、退换挂号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χ2=6.782,P=0.002)、退换挂号率低于对照组(χ2=3.840,P=0.05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实施能提高预检分诊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后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心脏瓣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Z=-2.568,P=0.010)。出血以及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473,P=0.019; χ2=4.332,P=0.037)。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061,P=0.014)。 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护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 方法 选取收治的痔疮术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自然排便率、便秘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3 d内首次自然排便率高于对照组(χ2=32.359,P<0.001),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426,P=0.00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3.019,P=0.003)。 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可帮助患者排便,是一种痔疮术后预防便秘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远程护理对正畸种植支抗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口腔科行微种植支抗钉植入的青少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口腔科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远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χ2=8.658,P=0.003);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Z=-2.739,P=0.006;Z=-3.686,P<0.001)。 结论 远程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口腔手指辅助置入鼻胃管的方法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11月的14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的21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盲插法留置鼻胃管,观察组采用经口腔手指辅助法留置鼻胃管,比较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4.196,P<0.001),置管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t=57.500,P<0.001),置管相关并发症低于对照组(χ2=28.919,P<0.001)。结论 经口腔手指辅助法留置鼻胃管不仅提高了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置管的成功率,而且可以缩短置管时间,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实效性。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 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情感指数、健康指数、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742,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544,P<0.05)。 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动态多元宣教在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动态多元宣教实施前(2016年7月-2017年6月)和实施后(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住于我院ICU的患者家属各40例纳为研究样本,按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ICU宣教干预,实验组接受动态多元宣教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和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6.706,P<0.001; χ2=4.114,P=0.043),探视制度遵守率、宣教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 χ2=11.114,P=0.001)。 结论 采用动态多元宣教方式对ICU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护理投诉率,提高探视管理质量与宣教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专科化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0月颅脑外伤手术后昏迷患者138例,按照专科化护理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科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的10.29%(χ2=4.468,P=0.035),护理满意率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6%(χ2=7.154,P=0.008)。结论 实施专科化护理后可显著减少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痛技术在儿科患儿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8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尾数为奇数的402名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尾数为偶数的426名的患儿为实验组,采用无痛技术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比较2组患儿的疼痛反应、配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16.374,P<0.001)、配合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9.229,P<0.001; χ2=12.838,P<0.001);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Z=-4.370,P<0.001)。 结论 将无痛技术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中,能减轻患儿的疼痛反应,缓解其恐惧心理,提高配合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3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88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应用团队管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出院后自护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2.793,P<0.001;t=35.702,P<0.001);尿潴留、尿路感染、残余尿增加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9.400,P=0.002;χ2=10.350,P=0.001;χ2=8.402,P=0.004)。 结论 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自护能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