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些年来 ,我们以中药验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共治 5例 ,均为男性 ;发病年龄分别为 9、11、15、2 1、35岁。1.2 感染途径 手外伤 3例 ,足跟刺伤 1例 ,感染途径不明者 1例。1.3 临床表现 有明确外伤史的 4例患者潜伏期分别为 8~ 32天。 1例初始症状为受伤之手局部麻木 ,l例病人足跟脓溢不愈。 5例病人均最终出现颈背痛、张口困难 ,继则出现牙关紧闭 ,不能进食 ,颈部强直 ,都曾发生阵发性强直性全身痉挛 ,甚者角弓反张 ,日发数次 ,多者十数次。就诊时均呈苦笑面容。体温呈低中…  相似文献   

2.
汤群珍 《西部中医药》2003,16(11):35-35
落枕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1]。成人多次发生落枕常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故而不可轻视。本篇所述36例落枕病例,均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36例病例中,男性2l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者15岁;病程最长21天,最短3小时。36例患者经颈椎X线正侧位片检查,排除颈椎病及颈部外伤史。2治疗方法2.1舒通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后,自上而下沿颈部两侧施行推、按、揉、捏、拿、滚法,并扩大至两肩,两肩胛部范围。所施之术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至轻。如此手法行2~3遍,以…  相似文献   

3.
我们近年来采用金黄散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6例腮腺炎患者;均未接受其它治疗。1岁以内者1例,2~3岁者2例。3~5岁老72例,6~11岁者28例,11~15岁老7例,15岁以上者16例。15岁以前儿童男性45例,女性37例;15岁以上男性10例,女性6例。有前驱症状如咽痛、倦怠、肌肉酸痛者6例,临床多数起病较急,腮腺部疼痛逐渐加重,以耳垂部为中心遂渐肿大,边缘不清,皮肤发亮,无化脓,触痛,对则常续发。两侧肿胀者87例,严重者累及颌下及颈部;出现吞咽困难。并发睾丸炎者1例,为15岁以上成人。脑膜炎…  相似文献   

4.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椎间盘纤维环退行性变 ,并在某些原因的作用下 ,损坏的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 ,压迫颈脊神经或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994 -2002年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4例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4例 ,均为住院病例 ,男23例 ,女11例 ,年龄42 -56岁 ,病程6-190天。有颈部慢性劳损者28例 ,有颈部间接外伤者15例 ,未发现有直接头颈部外伤者。1.2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 :15例;有间接颈外伤史 ,以颈部及肩、背、上肢疼痛、串痛为主 ,舌淡红苔薄 ,脉弦。痰浊阻滞型 :19例 ;颈部慢…  相似文献   

5.
颈椎骨质增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运用家伯父所授的隔铜板温灸针法治疗本病 2 8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2 8例中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36~ 65岁 ,平均 52 .65岁 ;病程 3个月~ 12年 ,平均 3年 2个月。有颈部外伤史者 6例 ,颈部酸困、疼痛 2 5例 ,颈部活动受限、稍动则头晕者 11例 ,上肢麻木疼痛或握力减弱者 17例。均见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X线或 CT检查均示椎体增生样改变。2 治疗方法选取长 4寸、直径为 0 .6mm的自制不锈钢毫针 1枚 ,直径 10 cm、厚约 0 .5cm圆形铜板 3块 ,在每块铜板中心打出约直径 2 mm…  相似文献   

6.
颈脊髓损伤与暴力作用方式及骨折类型的关系讨论较多 ,而椎管径大小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自 1991~ 2 0 0 0年 ,我院收治的颈部外伤引起的 15 4例脊髓损伤患者中 ,其椎管径小于正常者 31例 ,发现脊髓损伤较易发生于颈椎管狭窄者 ,且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需要较特殊的治疗。为总结经验 ,现对该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3例 ,男 4 1例 ,女 12例。年龄 17~ 6 2岁 ,平均 4 2 .6岁 ,其中 4 5岁以上 2 9例 ,占 5 4 .72 %。 5 3例中颈部仅遭受轻微外伤 (如平地跌倒、颈后伸动作或颈部扭伤等…  相似文献   

7.
双柏散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双柏散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5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56例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18~44岁;病程均<5日;病变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病变在上肢者18例,在下肢者25例,在胸腹壁者13例;病变累及1条浅静脉者41例,2条以上者15例;病变静脉长度3~8cm.其中有外伤史者12例,有静脉给药史者15例,有静脉曲张史者12例,有感染史者6例,无明显发病诱因者11例.  相似文献   

8.
体针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梅核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运用体针加颈部刺络拔罐法治疗梅核气患者 30例 ,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3岁~ 5 5岁 ;病程 1年~ 6年。均经咽喉部检查 ,排除颈咽部占位性病变。2 治疗方法(1)梅花针点叩并拔罐 :在颈部两侧人迎穴附近用梅花针点叩 ,以出现细小出血点或渗血为度 ,然后用自制小火罐吸附于颈部两侧叩刺部位 ,3~ 5分钟后取下。每周 2次 ,2次为 1个疗程。(2 )体针 :以合谷、太冲、列缺、照海为主穴。胸闷甚者加内关 ;喉中痰多者加丰隆 ;失眠者加神门。每日 1次 ,每次留针 30分钟。 5次为 1个疗程 ,疗…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们应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腰椎增生性关节病18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9例中,男120例,女69例;年龄39~50岁26例,51~60岁110例,60~81岁53例.有外伤史者30例,有慢性劳损者118例,不明原因者41例.189例均有腰部疼痛、压痛,19例单侧下肢放射痛,3例双下肢放射痛,110例脊柱功能受限,30例腰椎后凸畸形. 2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用红花、鸡血藤、牛膝、桑寄生各15g,炮山甲、香附各12g,炙元胡、续断、杜仲、五加皮、当归、川芎各10g.因外伤而诱发者加桃仁、赤芍各12g;病程长者加全虫10g;遇风寒阴雨加重者加秦艽1 2g,防风15g;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各5g;肾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每日1剂,早晚分服,12剂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多由颈部外伤或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 ,其临床表现常为颈脊髓和 /或神经根损害。我科自 1992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17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中男 11例 ,女 6例。年龄 18~ 5 8岁 ,平均 37.6岁。有明显颈部外伤史者 12例 ,其中跌倒摔伤 5例 ,重物砸伤 4例 ,按摩伤 2例 ,车祸伤 1例 ;无颈部外伤史者5例。以神经根损害为主者 13例 ,以脊髓损伤为主者 4例。本组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及前屈、后伸功能位片。颈椎曲度变直 6例 ,节段性不稳定 4例 ,椎间隙狭窄 …  相似文献   

11.
手法治疗颈椎病性高血压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我科对颈椎病性高血压采用手法治疗,取得满意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38~72岁,其中40岁以下5例,40~50岁15例,50~60岁20例,60岁以上16例.病程1个月~10年,其中1年以内12例,1~5年22例,5年以上22例.颈部症状:颈部及双肩部酸沉者56例,经常性头痛、头晕4习例.颈椎触诊检查:C2棘突偏歪者38例,C3棘突偏歪者10例,C5棘突偏歪者8例,C6棘突偏歪者18例;30例既有C2同时又有其他棘突偏歪者;偏歪棘突旁均有压痛.颈椎X线片:齿突向左或右移位45例,颈曲变直者30例,颈曲轻度反张者18例.56例血压在150~230/80~115 mmHg,均无高血压及遗传病史,服降压药均无效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腰痛的范畴。我们 1997年 12月~ 1999年 2月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 3例 ,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患者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四版《外科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其中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5 2岁 ;有明显外伤史者 13例 ,无明显外伤史者 10例 ;病程最长者 3年 ,最短者 2周 ,半年以上者 12例 ;腰痛伴左腿疼痛者 8例 ,伴右腿疼痛者 10例 ,双腿疼痛者 5例 ;直腿抬高试验低于 6…  相似文献   

13.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9月 ,我院应用中药甘连汤为主治疗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16例 ,并与用强的松治疗的 12例作对照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 8例为住院患者 ,均经淋巴结活检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15~ 3 8岁 ,中位年龄 2 6岁 ;病程 7~ 2 0天 ,平均 15天 (其中 >2周者 14例 ,<2周者 2例 ) ;均以高热、颈部淋巴结肿痛起病 ,体温 3 8 3~40 0℃ ,平均 3 9 2℃ ;均有颈部淋巴结肿痛 ,单侧 8例 ,双侧 8例 ;伴腋窝淋巴结肿大者 3例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 2例 ;淋巴结肿大数目 3~ 8个 ,平均 4个 ;淋…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88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病人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为基层医院在没有CT检查的情况下,开展颅脑手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62例,女38例;年龄3~68岁,其中60岁以上12例,16岁以下17例,17~59岁71例;73例为交通事故致伤,12例为高处下坠跌伤,15例为打架斗殴致伤。100例患者均符合西医重型颅脑外伤诊断,据格拉斯哥计分法均在8分以下,其中3分者18例,4~6分者63例,7~8分者19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证实颅骨骨折者72  相似文献   

15.
自198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23例破伤风患者,经采用以中药为王适当配用西药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3例除一例属家庭病床外,其余均住院治疗.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11天1例,1~5岁5例,5~8岁4例,9~15岁6例,16~25岁3例,26岁以上4例。潜伏期7~10天5例,10~15天14例,16天以上4例;因中耳炎流脓引起1例,产后发病2例;小儿脐风2例;久疮引起1例,余皆因外伤。住院天数最长者32天,最短者12天。二、诊断标准:①有外伤史或感染灶;  相似文献   

16.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颅脑外伤性昏迷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年来,笔者运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颅脑外伤性昏迷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昏迷最短15天,最长3个半月.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计分,3~5分8例,6~8分32例. 1.2诊断及纳入标准[1] ①有明确的颅脑外伤史;②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平稳;③3分≤GCS计分≤8分;④年龄在12~70岁;⑤经头颅CT及MRI扫描明确诊断的,有颅骨骨折或颅内血肿,并伴有广泛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⑥所有患者入院均经1次以上头颅CT及MRI扫描确诊.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我们对6例(6只眼)血灌瞳仁的患者均采用生蒲黄汤加减治疗,收到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6例患者其中外伤所致3例(3只眼),均为10—14岁的少年;白内障术后出血3例(3只眼),均为55岁以上女性。出血部位3例在瞳仁前部,3例在瞳仁后部,其中1例并发青盲。方剂组成:生蒲黄12克早莲草12克丹参30克郁金12克丹皮12克生地15克荆芥炭9克川芎6克自茅根30克连翘20克赤芍15克,水煎服。治疗效果:6例忠者经生蒲黄汤加减治疗后,瞳仁之血全部吸收,并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视力,2例血入瞳仁前部,疗效最好;3例血入瞳仁后部者,视力  相似文献   

18.
我们1987~1997年自拟消疝汤加减外洗治疗阴囊血疝58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中因外伤所致者32例,由腹股沟部手术引起者2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69岁.初诊距发病时间最短者1h,最长者40d.均以阴部外伤或手术后出现阴囊肿大,坠胀疼痛为主要表现.2 治疗方法2.1 消疝汤组成 桃仁15g,红花15g,苏木9g,乳香15g,没药15g,泽泻12g,猪苓30g,冬瓜皮30g.2.2 煎洗法 诸药以文火共煎20min,取汁1000ml,每日湿敷外洗3次,每次30min.发病未超过24h者冷湿敷,超过24h者热湿敷.每日1剂.2.3 加减法 发病之初疑有继续出血者,原方桃仁、红花减量,加仙鹤草30g,白及30g;病程较长者加三棱15g,莪术15g;局部红肿热痛并伴有发热者,加黄柏30g,蒲公英30g,牡丹皮15g.3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女性12例,男性2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5年;病痒局限于四肢外侧和背部者9例,痒处不走遍及全身者26例。以上病例均排除内科其他慢性疾病、家族遗传性及传染性皮肤病。35例均为经西医西药反复治疗不愈者。2治疗方法基本方药:乌消蛇15g,露蜂房12g,蝉蜕15g,白僵蚕15g,刺经基309,薄荷10g,当归12g,丹参3og,丹皮209,苦参Zog,白鲜皮129,地肤子12g,蛇床子12g。加减:操邪较重者加黑芝麻12g,生地12g;内热过重者加知母15g,生石膏309;血分热甚者加紫草12g,赤芍15g;…  相似文献   

20.
高位硬膜外封闭加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1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锁良  王辉  贾兰林 《中医正骨》2000,12(12):38-38
自 1996~ 1999年我们采用高位颈部硬膜外封闭配合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 132例 ,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2例中男 73例 ,女 5 9例。年龄最小2 7岁 ,最大 73岁 ,平均 5 1岁。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11年 ,平均 2 .1年。有颈部外伤史者 7例 ,有落枕病史者 2 6例 ,有长期低头伏案、制图、修表等劳损史者 5 5例 ,其他病史者 44例。1.2 症状和体征  12 1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颈肩背部疼痛、僵硬、沉困不适感 ,6 5例有上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乏力等症状 ,45例有头痛、头昏。检查颈椎棘突旁及上背部均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