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02月-2011年02月收治的90例全麻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共8例,其余均取得良好效果。随访12-24个月,原垂体瘤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痊愈。结论:加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针对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今院神经外科接受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58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内分泌及影像学检查后行内镜辅助下垂体瘤切除术。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后,手术全切除者41例(24.15%)、次全切除者14例(24.1%)、部分切除者3例(5.2%),手术后均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手术式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垂体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显微镜经鼻孔入路治疗,观察组使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激素恢复情况均明显由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垂体瘤患者实施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更佳,有着巨大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行显微镜、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接收垂体瘤患者中抽选,将60例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显微镜疗法)、实验组(内镜疗法),治疗后评定疾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肿瘤全切者29例,占比96.7%;对照组肿瘤全切者20例,占比66.7%,两者全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垂体瘤患者行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疗法作用突出,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康复进度,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5.
李芳  徐燕娇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609-16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42例行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42例患者无一死亡,3例出现脑脊液鼻漏并发症,随访3~36个月,原垂体瘤症状均消失,并发症痊愈。结论加强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脑垂体瘤患者的手术护理与配合,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效果。方法38例垂体腺瘤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证实,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单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本组患者内分泌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肿瘤全切35例(92.1%),其余3例(7.9%)显示肿瘤部分残留,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侵袭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显微镜下进行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在脑室镜下实施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面积、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面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外鼻孔缩窄、脑脊液侧漏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脑室镜下实施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0月于医院进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5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信息,归纳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543例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中,23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4.24%;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占55.56%,革兰阳性菌7株占38.89%,真菌1株占5.56%;肿瘤直径1cm,手术时间和术后脑脊液漏是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较大,手术时间过长及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较高,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技术。[方法]对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垂体瘤患者给予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观察手术情况。[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2±0.3)个月;其中肿瘤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13例;手术时间1~2.5h,平均(85±13.8)min,本组58例患者术后有13例患者出现尿崩症,其中12例短期内恢复,1例经使用垂体后叶素或醋酸去氨加压素(20mg/d)1~2周后恢复;5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及视力恶化。[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加强宣教,完善术前检查,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加强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手术全切32例,术后病理示:嗅神经母细胞瘤13例,神经鞘瘤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4例,脑膜瘤3例,垂体瘤5例,手术后症状均有所改善,出现1例脑脊液鼻漏,给予处理后自愈.结论:内镜下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43例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无输血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30~60(平均40) min.术后住院期限为3 d~1周,平均为5 d.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创伤小,安全且并症少,是垂体瘤手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实行垂体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切除的61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抽取我院同期收治的60例采用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行垂体瘤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对视神经、下丘脑及其它重要结构影响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低,是治疗垂体瘤的有效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垂体腺瘤患者实施导航指引的经蝶入路手术。结果神经导航系统能准确指引手术进行,术中无一例损伤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并发症少。结合术中镜下所见、术后复查影像及随访资料,肿瘤全切率达90.5%,复发率仅4.8%。结论经蝶入路的垂体瘤导航手术能提供实时的三维解剖信息,准确指导手术进行,安全性好,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方法对32例垂体腺瘤患者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治疗。结果所有3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手术成功,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4例,全部治愈。结论经蝶手术切除是大多数垂体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肿瘤微小可完整切除。如果肿瘤巨大位于鞍隔以上者,也可通过经蝶入路将肿瘤切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62例垂体瘤患者的手术入路、术中操作和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垂体瘤全切除38例;大部分切除20例;部分切除4例;无死亡病例,木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大多数垂体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对78例垂体腺瘤均经MRI确诊,并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结果 78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42例,大部分切除36例。78例分泌腺瘤病人中术后激素水平降至正常59例,43例暂时性尿崩,低钠血症13例,脑脊液鼻漏7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体瘤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市垂体瘤患者74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7例,分别采取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和显微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与对照组的29.73%相比更小,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应用于垂体瘤患者中有确切的效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垂体瘤(91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鼻蝶入路切除治疗,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8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数值可以看出,观察组为97.92%(47/48),对照组为76.74%(33/43),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垂体瘤患者行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前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该护理方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在在垂体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11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术前宣教;实验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宣教,并运用回馈法.结果:实验组对围术期知识掌握率、张口呼吸适应性训练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的自觉不适症状明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使用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提高术前张口呼吸适应性训练的依从性和准确率,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刘畅 《医疗装备》2021,(1):153-15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满意度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