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栀子苷(GEN)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栀子苷10 mg/kg,栀子苷25 mg/kg,栀子苷50 mg/kg,每组10只,连续栀子苷灌胃用药1周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只给与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因子NF-κB以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一周后,模型组血糖值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栀子苷组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NF-κB和Bax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栀子苷组则明显抑制NF-κB和Bax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效应(P0.05),相反,模型组中Bcl-2表达则显着低于对照组,而栀子苷组则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ELISA显示,模型组Caspase-3、Caspase-9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栀子苷组则明显抑制Caspase-3、Caspase-9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效应(P0.05)。结论栀子苷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降糖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和Bax,提高Bcl-2表达,同时还可能抑制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酶活性,从而减轻了胰岛细胞的凋亡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Wortmannin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Caspase-3与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糖尿病组(20)和Wortmannin处理组(20),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后,检测血糖、血脂及体重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Caspase-3与Caspase-9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血脂值明显增高,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Wortmannin处理组大鼠血糖、血脂值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肺组织Caspase-3与Caspase-9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Wortmannin处理组大鼠肺组织Caspase-3与Caspase-9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Caspase-3与Caspase-9的表达参与糖尿病肺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连素预防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连素给药组,每组15只。黄连素给组灌胃100mg/kg的黄连素药物,其余3组灌胃相应体积的药物溶剂,每天定时灌胃1次。给药两周后模型组和黄连素给药组进行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模,假手术组不造成动物心肌急性缺血,对照组大鼠只麻醉,其余操作相同。检测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结果黄连素给药组[(43.29±5.58)%]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低于模型组[(25.39±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水平降低,LDH、MDA水平上升,Bax、Caspase-3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升,Bax/Bcl-2基因表达水平上升,Bcl-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给药组SOD水平上升,LDH、MDA水平降低,Bax、Caspase-3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降低、Bax/Bcl-2基因表达水平降低,Bcl-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可通过降低心肌过氧化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筋脉通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筋脉通含药血清(JMT),原代培养新生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分别接种于不同条件的培养基中,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阳性对照组以及JMT大、中、小剂量组。不同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Caspase-3、Bax表达明显增加(P<0.01),Bcl-2的表达下降(P<0.05);与高糖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JMT各剂量组的Caspase-3、Bax表达明显下降(P<0.01),Bcl-2的表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JMT各剂量组的Caspase-3、Bax表达下降(P<0.05),筋脉通大、中剂量组Bcl-2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筋脉通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Bax、Caspase-3的表达,上调Bcl-2/Bax的比值,从而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栝楼桂枝颗粒(GLGZG)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及原代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治疗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谷氨酸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MTT、LDH法测定GLGZG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和LDH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GLGZG对原代海马神经元及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3、Bcl-2、Bax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用不同浓度(100μg/m L、200μg/m L、300μg/m L)的GLGZG分别作用于原代海马神经元24 h,3个剂量组细胞存活率较谷氨酸组细胞存活率升高,其中GLGZG 200μg/m L、300μg/m L 2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3个剂量组LDH活力较谷氨酸组显著降低,其中GLGZG 200μg/m L、300μg/m L 2组可显著抑制谷氨酸损伤神经元LDH的释放(P0.05,P0.01)。GLGZG 200μg/m L、300μg/m L 2组干预后,与谷氨酸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原代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 RNA、Bax m RNA的表达(P0.05,P0.01),升高Bcl-2 m RNA的表达(P0.05),蛋白表达的趋势与m RNA相似;GLGZG组与模型组比较,可降低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GLGZG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及原代海马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其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强龙(MP)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5),模型组(n=15)和实验组(n=15)。实验组于术后给与甲强龙尾静脉注射(30 mg/kg),模型组为SCI模型,对照组只切开椎板,不损伤脊髓。分别于7 d、14 d和21 d进行下肢功能评分(BBB评分);21 d后取出损伤脊髓,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各时间点BBB评分,模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甲强龙显著抑制Bax,提高Bcl-2表达(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甲强龙显著抑制Caspase-3表达,以及下调TUNEL阳性细胞数(P0.05)。结论甲强龙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损伤Bax和Caspase-3表达,提高Bcl-2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细胞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分析该方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铜负荷法制作大鼠模型,造模和药物干预结束后,以免疫组化技术测大鼠肝细胞Bax和Bcl-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细胞Bax和Bcl-2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肝豆灵组肝细胞Bax表达降低(P0.05),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ax,上调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分成对照组(CRN)和模型组(DFM).DFM组采用高糖高脂喂养加低剂量链脲佐菌素(35mg/kg)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成糖尿病高糖高脂饲料非运动组(DFN)、糖尿病常规饲料非运动组(DRN)、糖尿病常规饲料高强度运动组(DRH)、糖尿病常规饲料低强度运动组(DRL).采用活动平板耐力运动8周.结果:DFM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CRN组显著升高(P<0.05),血胰岛素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心肌Bcl-2基因表达和Bcl-2/Bax比值在糖尿病各组均较CRN组显著降低,其中饮食调整和运动各组均较DFN组显著升高(P<0.05),DRL组又明显高于DRH组(P<0.01).心肌Bax基因表达在糖尿病非运动各组显著高于CRN组,饮食调整和运动各组显著低于DFN组(P<0.05),饮食调整加运动各组又明显低于DRN组(P<0.05).结论:饮食调整和运动均能诱导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饮食调整加低强度耐力运动效果尤为显著;饮食加运动可以减少促凋亡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LDR)对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阐明二者的关系。方法利用链尿佐菌素(STZ)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DM)后,造模完成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25mGy、模型+50mGy和模型+75mGy组,每组20只。给予25、50和75mGy隔日照射,共计12次,继续饲养4周后麻醉后处死大鼠,取出海马组织利用生化法检测海马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含量,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Ⅰ型DM模型血糖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LDR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P0.05)。同时,与正常组比较,DM模型海马细胞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和CAT活力未见显著变化;LDR照射后DM模型海马中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SOD和CAT活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另外,DM模型海马细胞凋亡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而LDR照射能够降低DM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百分比,且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Ⅰ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增加,而LDR能显著降低这种作用,且涉及到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长期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5/10在泰山医学院机能实验室完成。选择SPF级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62只,51只大鼠采用膳食诱导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设立普通饲料饲养的大鼠11只为正常对照组。将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37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12只)、小剂量叶酸组(12只)和大剂量叶酸组(13只)。补充叶酸11周后,剪尾采血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硝酸还原酶法)、超氧化物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法)及丙二醛(硫代巴比妥酸法)水平;取心肌标本,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地高辛标记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和Fas蛋白表达。结果:纳入动物62只,造模成功37只,48只进入结果分析。①补充叶酸11周后,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分别为(28.77±6.71),(29.62±6.55),(22.95±5.22)μmol/L,P均<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亦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分别为(6.15±0.64),(5.97±0.56),(5.27±0.94)nkat/L,P<0.01,0.05],而血清丙二醛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11.24±3.52),(10.97±4.59),(18.95±4.59)nmol/L,P均<0.01]。②模型对照组、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为(8.28±1.06)%,(4.25±0.63)%,(2.27±0.86)%,(0.72±0.37)%,P均<0.01],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又较小剂量叶酸组进一步降低(P<0.05)。③模型对照组、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A)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为230.15±4.50,236.24±7.75,241.58±5.83,224.51±3.01,P<0.05或P<0.01),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为P<0.05和P<0.01),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又较小剂量叶酸组进一步增加(P<0.05);模型对照组、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Bax,Fas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为234.76±5.66,226.73±7.24,220.16±5.44,214.38±5.23;247.25±6.29,239.09±6.10,233.43±7.41,226.29±4.70,P<0.01或P<0.05),但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Bax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大剂量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Bax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又较小剂量叶酸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长期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预防作用,它可明显上调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并下调凋亡刺激基因Bax和Fas的蛋白表达;叶酸可能通过增加机体一氧化氮合成从而提高血清一氧化氮活性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预防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