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0例,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给予能量合剂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给予维生素C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治疗14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50~10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14d。同时给予川芎嗪注射液4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36例病人予以复方分丹参注射液20ml 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对照组28例病人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二组均为每日一次,连用十五天.结果疗程结束后,联合治疗组36例病人临床症状改善了3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28例病人改善了20例,总有效率为71.42%(p<0.05);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联合治疗组改善了26例,总有效率为72.22%,对照组13例,总有效率为46.42%(P<0.05),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用比单用能够更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症状和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且未见明显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82例急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与极化液(10%葡萄糖250ml 10%氯化钾7ml 胰岛素6ml)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5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黄芪注射液,有心力衰竭者加用生脉注射液;对照组20例给予极化液。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功能、心肌酶谱恢复多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黄芪、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受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清除自由基,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比较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与极化液(10%葡萄糖250ml+10%氯化钾7ml+胰岛素6ml)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5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黄芪注射液,有心力衰竭者加用生脉注射液;对照组20例给予极化液。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功能、心肌酶谱恢复多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黄芪、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受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清除自由基,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水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15天后再肌注4ml、一日两次)疗程15天,配合能量合剂、极化液、维生素、抗生素静脉点滴.对照组除不使用黄芪注射液外,其他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痊愈38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96.40%;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比较P<0.05.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重症肺炎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03ml/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适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各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CDH)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佐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6g,每天1次;FDP200mg/kg加10%葡萄糖2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对照组给予极化液(5%葡萄糖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6U)和能量合剂(10%葡萄糖500ml+ATP40mg+肌苷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表现及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FDP佐治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善民 《中国药业》2013,22(17):63-63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心肌酶、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协同作用,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卡尼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AV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极化液(5%葡萄糖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6U)和能量合剂(10%葡萄糖500ml+ATP40mg)静脉滴注,1次/d,加用黄芪注射液50ml/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2~3g/d,注入5~10%葡萄糖100~250ml/d静滴,两组28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所示的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改变、心肌酶学指标、肌钙蛋白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则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使用对AVM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胸腺肽,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显著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4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国产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同上,观察其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脏扩大变化,检测心肌酶谱,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与90.0%,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与单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永庆  吴洪革 《中国医药》2013,8(6):770-771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加干扰素治疗,对2组患儿的心电图和心肌酶进行监测并记录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心电图恢复时间[(11.4±2.3)d]和心肌酶恢复时间[(15.3±2.7)d]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时间:(35.4±5.3)d;心肌酶恢复时间(45.2±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 (29/30)比66.7% (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少患儿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其观察组的体征、症状、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作用较好,且可缩短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患儿20例,不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2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Tei指数检测其心功能,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VEF、LVFS、E/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心Tei指数、右心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左心Tei指数(0.33±0.03)、右心Tei指数(0.26±0.0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黄芪治疗组治疗后左心Tei指数(0.31±0.03)、右心Tei指数(0.24±0.0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左、右心Tei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5)。临床疗效常规治疗组有效12例,黄芪治疗组有效18例。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黄芪注射液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黄芪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部分期刊杂志,对黄芪注射液在肺心病、老年肺结核、脑中风、冠心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甲亢、肝病及肾病等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上述疾病疗效满意。结论:黄芪注射液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等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 0例用硫普罗宁、复方丹参分别加入 5 %GS 2 5 0ml静滴 ;对照组 4 0例用强力宁、复方丹参等分别加入 5 %GS 2 5 0ml静滴。结果 两组均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及退黄作用 ,但治疗组在住院时间及停药复常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郑小亮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163-116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的临床效果。方法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中药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1个月后分析两组的心肌酶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O%)(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血清乳酸脱氨酶(LDH)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AST、CPK、LD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能提高VM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