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用药规律。 [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建库至2022年3月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处方,构建方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聚类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85篇,方剂90首,中药144味,累及用药频次966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牛膝、黄芪、丹参、茯苓、杜仲。累计用药16类,排名前5的类别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中药性味及归经分析显示,常用药物以甘、平为主,归经主要为肝经、肾经、脾经。系统聚类可分为6类,涉及六味地黄丸、天麻钩藤饮等。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药对关联规则9条,药组关联规则10条,核心配伍的功效为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结论] 现代医家认为,高血压肾损害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该病当以补虚为核心,随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HT)的专利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及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取治疗HT的专利中药复方,在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中药频次及功效统计,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等分析并进行复杂网络图展示。结果 筛选出治疗HT的专利中药复方52首,涉及中药247味。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夏枯草、黄芪、柴胡,高频药物以归肝经、脾经为主。中药类别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高频药物组合为“夏枯草,柴胡”“夏枯草,黄芪”“黄芪,茯苓”等。重要关联规则有“玄参-黄芪”“玄参-夏枯草”“牡蛎-柴胡”等。核心组合有“党参-川芎-枳壳”等。新方有“党参-川芎-枳壳-栀子”等。结论 专利中药复方主要通过疏肝清热、化痰散结、扶正补虚治疗HT,在新药研发时,可考虑使用夏枯草、黄芪、柴胡等为处方核心药物配伍加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集临床医案数据,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用药组成特点,对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分类及组方规律、用药组合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65个病例,涉及药物221味。其中麦冬、陈皮、白花蛇舌草等13味药物应用频次超过50%,陈皮-麦冬等为常用药对;苦、甘、辛为高频性味,肺经、胃经、脾经为高频归经,补虚药、清热药为高频药物类别;中药药对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关联度最高;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首新处方和白花蛇舌草、苍术、石见穿等10种药物核心组合。结论 治疗肺结节主张在扶正的基础上散浊气,清毒结,化痰积,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组方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所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处方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并进行中药频数、功效、性味归经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以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 研究处方1 245首,涉及460味中药,其中以甘草、白术、茯苓使用频数最高,高频中药类别以补虚药、温里药使用频数最高,药性多偏于温、平,药味以辛、甘类为主,关联规则以人参-茯苓→白术的关联度最高,聚类分析发现15组中药组合,因子分析提取出16个公因子。数据分析所得方剂多重在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温补脾肾等。[结论] 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寒湿泄泻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补脾胃之气为主要治则,最常用的中药类别为补虚药。本研究结果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近10年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中医中药规律。[方法]近10年来天津地区中医药治疗心衰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医药治疗心衰总体用药规律、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1)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茯苓等。2)组方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也同样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茯苓、党参、当归等。3)常见中医证型和药物依次是:气虚血瘀型: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黄芪、人参等;阳虚水泛型:茯苓、白芍、生姜、白术、附子、人参。[结论]近10年天津地区中医心衰主要从瘀、虚、湿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总结研究孟如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孟如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临床病历资料所涉及的369首处方中181味中药进行中药类别、用药频次以及药物组合、常用药对等统计分析。结果 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等为常用药类,出现用药频次>20次的高频药物有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当归、 陈皮、柴胡、太子参、升麻等,其中大多为超高剂量用药;用药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与黄芪的组合关联最为多见;药物间的关联分析得出补中益气汤为基本常用方剂。经聚类算法分析,挖掘出常用药对组合37个,药物核心组合16组,并推出可能新方9首。结论 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运用实际,得出孟如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重视脾肾,标本兼顾。并以益气法为主贯穿于本病的整个治疗,兼以化痰、利湿、清热、活血等,具有独到的组方用药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周郁鸿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整理筛选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处方,经过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和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共计98例患者,统计发现304首处方,合计203味中药,药物总频次为5 115次,其中出现频次高于100次的有16味中药,前5味分别是白术(85.20%)、茯苓(72.70%)、黄芪(70.39%)、党参(69.74%)和甘草(60.53%)。治疗急性白血病正虚邪恋证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80.33%)、黄芪(72.68%)、茯苓(68.85%)、党参(62.30%)、陈皮(58.47%)。药性多为平性和温性,药味多为甘味,多归脾经。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酸枣仁和白术,其置信度是93.83%,支持度是53.29%。[结论] 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主以补虚扶正为治则,方药以益气健脾养心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Apriori关联规则探讨治疗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治疗CRS的中药复方,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的高频次中药、药物配伍及归经规律。结果检索文献数据资源共筛选出24个中药复方,涉及84味中药,药物总词频271次,关联结果显示:治疗CRS运用最多的药物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利水渗湿药;词频最高的药物是茯苓和白术,二阶关联支持度最高的是白术和茯苓配伍,三阶关联支持度最高的是白术和“附子+茯苓”配伍,四阶关联支持度最高的是白术和“黄芪+桂枝+茯苓”、茯苓和“黄芪+桂枝+白术”两组配伍。归经频次显示,中药主要归脾、肺、心、肾经;药物归经二阶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最高的是肺脾和胃脾。结论治疗CRS的中药复方中茯苓、黄芪、桂枝、白术配伍支持度最高,临床当结合辨证,以此配伍为基础进行组方遣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曹毅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并筛选浙江省中医院曹毅教授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处方,由双人审核后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及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 共纳入处方142例,药物174味,总计频次2 078次。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依次为白鲜皮(80.99%)、牡丹皮(79.58%)、当归(71.83%)、甘草(67.61%)、桂枝(61.97%),药物以清热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药性多为寒性和温性,药味以甘、苦并用,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在支持度为50%的情况下,药物组合频次最高的是牡丹皮和白鲜皮,其置信度为0.88。基于季节的用药分析中,春夏季节与秋冬季节部分药物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 [结论] 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注重寒热并用,共奏清热祛风、益气养血之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挖掘干预肥胖症的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专利平台中治疗肥胖症的中药复方专利,利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统计,依据药物类别绘制桑基图;运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核心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运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核心药物复杂共现网络,并发掘潜在新方新药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278项中药复方专利,涉及药物453味,高频药物有茯苓、白术等,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多归肝、脾两经,常用对药有“白术-黄芪”等6项,常用角药有“白术-泽泻-黄芪”等16项。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组包括“川芎-当归-丹参-枳实”“荷叶-决明子-大腹皮”等4组,并挖掘出治疗肥胖症的核心新处方温阳祛痰方。[结论]国家专利中药复方干预肥胖症具有规律可循,常以清胃泄火、化痰利湿、补脾益气等为原则选方用药,本研究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