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因素,为提高再植指功能提高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5月~2014年8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对南通某三级甲等医院102例(102指)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并从人口学资料依据断指相关性质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和逐步回归分析来探讨影响患者再植指功能的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再植指功能总得分为(58.00±14.43)分,指功能恢复不理想;影响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因素有受伤指别、受伤原因、断离平面、术后康复状况。结论: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受断指性质以及术后康复状况的影响。为提高再植指功能,应重视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注重出院后健康指导的可操作性、有效性,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在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患者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对照组行非断指再植术(皮瓣修复、原位缝合及残端修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早期指体成活率,再植指指甲生长情况、两点辨别觉、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及手指关节活动度。同时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88例单指断裂行再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断指成活情况分为成活组214例,未成活组74例,单因素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早期指体成活率为8.57%(3/35),对照组早期指体成活率为15.15%(5/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再植指指甲生长长度[(13.5±2.9) mm]、两点辨别觉[(4.6±0.3) mm]及远端指间活动度[(62.5±4.4)°]明显优于对照组[(11.8±2.2) mm、(7.5±0.6) mm、(45.3±3.6)°],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手指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93.55%(29/31),对照组手指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5)。分析288例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吸烟史、损伤类型、热缺血时间、离断程度、断面血栓形成情况、术后皮肤温度、指腹弹性及术后心理状态均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其危险程度由高至低为重度抑郁(OR 5.698,95%CI为2.892~8.738,P〈0.001)〉完全离断伤(OR 5.389,95%CI为2.672~7.964,P〈0.001)〉热缺血时间超过6 h(OR 4.515,95%CI为1.366~8.847,P〈0.001)〉术后断面血栓形成(OR 3.287,95%CI为2.543~9.678,P〈0.001)〉术后皮肤温度低(OR 2.142,95%CI为1.243~5.212,P〈0.001)〉术后指腹弹性差(OR 2.008,95%CI为1.117~5.449,P〈0.001)。结论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应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手指外观及功能。重度抑郁、完全离断及热缺血时间长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以上因素针对性采取措施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残性手指离断患者再植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11年1月,我院对88例93指自残性手指离断伤患者行断指再植术,术前予心理护理指导,术后临床护理观测再植手指血运,指导功能训练。结果93指再植4指坏死,89指顺利成活,再植成活率95.7%。术后79例83指获得随访4~28个月,平均15.8个月。再植手指血运正常,外观满意,指腹两点辨别觉7~11mm,平均8.8mm,按断指再植的功能评价标准综合评定,优良率达94.0%。结论护士熟练掌握断指再植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手指血运,同时掌握自残患者的情绪变化趋向,是自残性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6例261指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包括常规护理、局部情况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本组除4例5指坏死外均再植成功,成功率达98.08%.其中优242指,良11指,可3指,总优良率为96.93%.248例253指患者获24个月以上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给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6例261指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包括常规护理、局部情况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本组除4例5指坏死外均再植成功,成功率达98.08%。其中优242指,良11指,可3指,总优良率为96.93%。248例253指患者获24个月以上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给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行断指再植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再植患指成活率和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植成活率及护理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和手指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断指再植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丽 《护理与康复》2009,8(7):599-600
总结141断指再植术后的康复护理。术后改善再植指血循环,加强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是使再植指存活的关键.力口强康复训练,是再植指恢复功能的保证。141断指中存活130指,其中Ⅰ级功能58指、Ⅱ级功能37指、无实用功能35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课教育模式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38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指导;选取2016年6~12月40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微课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得分、断指再植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 结果 2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得分、断指再植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微课教育模式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断指再植功能康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改善意义。  相似文献   

9.
手指的断离是指指掌关节以下的断离伤,使成活的指体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指的功能,这才是再植的目的[1].功能恢复的好坏与致伤原因、断离部位、肌腱修复和功能训练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功能训练在断指再植后功能恢复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病人术后再植指体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14例断指再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离断平面、受伤类型、离断平面、内固定方式、拔除克氏针时间、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影响再植指体术后功能优良率的相关因素。[结果]214例(214指)断指再植病人均获得随访,再植功能评定:优105指、良56指、中16指、差37指,优良率75.23%;年龄、教育程度、离断平面、内固定方式、拔除克氏针时间、康复锻炼情况是影响再植术后断指功能优良率的因素(P0.05)。[结论]切割伤、挤压伤所致的非关节处离断的再植指体术后功能优良率与年龄、受教育程度、离断平面、内固定技术、拔除克氏针时间、康复锻炼情况有关,延续性护理需根据病人基本情况进行个性化干预,侧重点应放在指导康复及提醒拔除克氏针时间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健康动态测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8例断指再植患者,在术后3d、1个月及3个月时分别进行测评,与国内青年常模进行对照.并将SCL-90结果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伤情、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时期,其不同测评项目高于常模.心理健康主要与患者的性别、个性特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各期心理特征不同,采用分期心理干预和支持,可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和恢复更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阶梯式功能锻炼指导对断指再植术病人术后康复及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断指再植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功能锻炼,观察组病人术后应用医护合作阶梯式功能锻炼,两组病人锻炼时间为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感觉功能评分、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TAM评分、感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锻炼依从率、优良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阶梯式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断指再植入术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促进病人术后断指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与功能康复的最佳方法,对385例手指断离再植患者采用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进行全程康复治疗并行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手指断离再植成活率达96.3%,手指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满意。提示:精确无误地吻合血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而全程康复治疗是手指断离后功能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断指再植(造)患者便秘原因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造)患者卧床期间便秘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对策.方法 对92例手外科断指再植(造)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记录患者术后便秘情况及影响便秘的原因.结果 92例患者便秘61例,便秘率66.30%,其中减少进食患者76例,便秘59例,便秘率77.63%,影响便秘的原因依次为不习惯床上排便(便秘率87.09%)、不愿麻烦他人(便秘率75.47%)、药物因素(便秘率55.56%)、饮食知识缺乏(便秘率71.87%),进食减少与便秘密切相关.结论 做好心理疏导,加强健康宣教,创造适宜的排便环境,提高家庭支持,尽快恢复正常饮食,能有效地解决便秘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造)患者卧床期间便秘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对策。方法对92例手外科断指再植(造)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记录患者术后便秘情况及影响便秘的原因。结果92例患者便秘61例,便秘率66.30%,其中减少进食患者76例,便秘59例,便秘率77.63%。影响便秘的原因依次为不习惯床上排便(便秘率87.09%)、不愿麻烦他人(便秘率75.47%)、药物因素(便秘率55.56%)、饮食知识缺乏(便秘率71.87%),进食减少与便秘密切相关。结论做好心理疏导,加强健康宣教,创造适宜的排便环境,提高家庭支持,尽快恢复正常饮食,能有效地解决便秘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59指)需要进行末节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9指,断指残端修整术)和研究组(30指,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各2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再植成活率、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肿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肿胀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治疗优良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断指再植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护理形成一体化.对428例(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8个月内随访。并按中野方法测评患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优52例(指),良311例(指),可40例(指)。优良率85%。结论 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一体化护理计划。将断指再植的每个康复过程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不间断的康复与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指再植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护理形成一体化,对428例(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8个月内随访。并按中野方法测评患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52例(指),良3ll例(指),可40例(指),优良率85%。结论: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一体化护理计划,将断指再植的每个康复过程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不间断的康复与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指尖离断吻合静脉重建指尖再植回流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06月至2018年06月在我院成功行指尖离断再植的患者61例,将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术后随访调查;将2017年07月至2018年06月的3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与回顾随访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术后早期氧疗、生理盐水点滴、口服抗凝药物应用联合早期感觉功能恢复训练、关节功能训练、压力指套消肿和瘢痕按摩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比较,观察组单纤维感觉、两点辨别觉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瘢痕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指尖离断行静脉吻合再植术后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是康复的关键,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本康复护理策略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再植指尖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分期功能锻炼指导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8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早期(1~3周),中期(4~6周),后期(7~12周)给予相应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训练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可有效地促进再植指运动及感觉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