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抗纤维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体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复方鳖甲软肝片4片,每日3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 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3个月的抗纤维化治疗。在慢性肝炎轻、中度时,血清HA、LN、PC Ⅲ均有显著下降(P<0.05)。慢性肝炎重度及肝硬化时,血清HA、LN、PC Ⅲ下降无差异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抗纤维化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汉防己冲剂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量及食管静脉曲张(EV)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电子胃镜下检测复方汉防己冲剂组52例及服肝太乐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PV、SPV、SMV的血流量及EV程度的变化。结果复方汉防己冲剂组治疗前血流量PV、SPV和SMV分别为920.3±110.6、426.2±101.3、311.4±122.6ml/min,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815.2±116.7、321.4±109.6、233.2±104.9ml/min(P<0.05或0.01);而对照组分别为923.4±115.4、429.8±112.3、321.6±118.4ml/min,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汉防己冲剂组EV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减轻(P<0.05)。结论表明复方汉防己冲剂不仅有很好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有降低门静脉血流量、门脉高压及减轻EV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强肝胶囊对慢性肝炎病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CⅣ、PCⅢ、LN)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n =6 9)给予强肝胶囊 ,每日 3次 ,每次 5片 ,连续 3个月。对照组 (n =5 2 )采用常规护肝降酶等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CⅣ、PCⅢ、LN)。结果 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CⅣ、PCⅢ、LN)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强肝胶囊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了解血清PCⅢ及HA变化 ,探讨苦参碱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采用苦参碱治疗肝炎肝硬化 30例 ,并设 3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血透明质酸 (HA)的变化。结果 苦参碱组治疗后血清PCⅢ及HA明显下降 ,P <0 0 5 ;而对照组只有轻度下降 ,P >0 0 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苦参碱具有降低血清PCⅢ及HA水平 ,进而减轻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俊华  陈盛铎 《中国药师》2007,10(12):1211-1212
目的:观察复方小柴胡汤对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材料,运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试验第13周处死动物进行血清学及肝组织学检查,观察治疗前后TIMP-1变化;同时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复方小柴胡汤组大鼠血清TIMP-1、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P<0.01),而与正常组相近(P>0.05);复方小柴胡汤组与秋水仙碱组比较,TIMP-1、HA、LN、PCⅢ显著降低(P<0.05、P<0.01),HYP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复方小柴胡汤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TIMP-1、HA、LN、PCⅢ的水平,从而有效减轻和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检测了58例各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浓度。结果表明,急性肝炎(AVH)患者血清HA浓度与正常相比无差异性(P>0.05)、慢迁肝(CPH)、慢活肝(CAH)、肝硬化(LC)患者血清HA浓度明显升高,与正常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慢迁肝患者血清HA浓度与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血清总胆红素(Sb)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球蛋白、白蛋白无相关性(P>0.05)。慢活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A浓度与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球蛋白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1)。通过对58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A浓度检测结果,我们认为:1血清HA水平可做为肝硬化早期诊断指标。2血清HA水平可做为肝脏损害程度的定量指标。3血清HA水平可做为鉴别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的一种无创性的生化指标。4血清HA水平有助于在所谓“急性肝炎”中发现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具有早期诊断,指导合理治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沈巧凤 《海峡药学》2012,24(7):101-103
目的通过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对比,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异甘草酸镁组(A组)、复方甘草酸苷组(B组),甘草酸二铵组(C组),均静脉滴注给药,疗程1月。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血清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TBIL降低,血清转氨酶(ALT)降低,A组明显优于B组、C组,A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也较B组、C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结论 3种药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保肝、降酶作用,异甘草酸镁具有更好的抗炎、保肝、降酶作用及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γ 干扰素 (γ IFN)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CⅣ、PCⅢ、LN)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6 2例 )给予γ IFN 1MU/d× 30d ,后隔日 1次 ,连续 2个月 ;对照组 (47例 )常规护肝降酶等治疗 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CⅣ、PCⅢ、LN)。结果 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PCⅢ、LN)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γ IFN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甘胆酸(CG)、Ⅲ型前胶原(PCⅢ)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肝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G、HA、PCⅢ、LN的含量。结果91例肝病患者CG、PCⅢ、HA、LN检测水平在急、慢性肝炎时与正常对照差异明显.随着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展而且逐渐呈显著上升变化。结论CG、HA、PCⅢ、LN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观察慢性肝病患者的早期肝纤维化、炎症性改变及其进展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学全 《河北医药》2012,34(3):376-37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患者用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口服,疗程均12个月.治疗前后常规检测肝功能、HBV-DNA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 PCⅢ)、Ⅳ型胶原(ⅣC),应用酶联合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LN、PCⅢ、ⅣC、IL-1、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及抗细胞因子作用,明显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2b 500万U肌内注射,同时给拉米夫定0.1g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拉米夫定,用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和C-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能明显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以及维生素等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ALT( 100.00%)、AST(97.50%)较对照组ALT(77.50%)、AST(74.36%)均明显增加(P<0.05或0.01);治疗组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肝复乐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2例,分为3组:对照组A(34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加安慰剂胶囊,对照组B(34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加肝友胶囊,治疗组(34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加肝复乐胶囊,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HA为(87.3±36.6)μg·L-2,CIV为(5.2±0.7)μg·mL-1,LN为(373.2±49.6)μg·L-1,与对照组A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复常情况治疗组ALT为(35.9±3.3)U·L-1,AST为(35.8±5.4)U·L-1,Tbil为(16.6±4.2)μmol·L-1;治疗组第8周后的主要症状改善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A(82.4%)(P〈0.05),略高于对照组B(91.2%)(P〉0.05).结论 肝复乐胶囊具有减轻肝细胞炎症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可以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综合治疗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人32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761)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GbE761治疗组32例,年龄(34±s 13)a,16~55 a及对照组28例,年龄(34±14)a,17~57a,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GbE761 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4 wk,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治疗组中5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肝活检术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治疗后2组的肝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但2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PCⅢ,CⅣ,HA,LN及TGF-β_1水平分别下降(139±65)μg·L~(-1),(90±41)μg·L~(-1),(84±51)μg·L~(-1),(93±33)μg·L~(-1),(27±7)μg·L~(-1)(P<0.01),而对照组PCⅢ,CⅣ,HA,LN及TGF-β_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5例肝活检证实,治疗后肝脏纤维化程度减轻,细胞损伤减轻。结论:GbE761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14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恩替卡韦+大黄蛰虫丸、恩替卡韦治疗12个月。观察2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88.9%、73.5%(P>0.05),总胆红素复常率分别为88.2%、91.7%%(P>0.05);治疗组治疗后玻璃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肽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2例发生了轻度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更有利于阻滞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滋阴活血汤、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药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阴活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追踪随访入选患者,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乙肝病毒标志物情况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3.5%、83.7%、89.8%和9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3.5%、79.6%、85.7%和9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5%比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滋阴活血汤、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6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服用恩替卡韦治疗。12周后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透明质酸(HA)]。结果治疗后,两组PTA、AST、TBIL、ALT和CⅣ、LN、PⅢNP、HA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34),低于对照组的20.59%(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存在差异,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更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FN-α)联合苦参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IFN-α5 Mu/d,肌注,q.d,连用2周后改隔日1次,疗程6月。同时加用苦参素注射液600 mg/d,q.d,静滴,3月后改口服苦参素胶囊,300 mg,t.i.d,疗程共6月。对照组则单用IFN-α,剂量疗程相同。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等指标变化。结果:IFN-α联合苦参素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为80.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IFN-α联合苦参素治疗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大黄蜇虫丸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琍  吴诗品 《中国药房》2008,19(21):1658-1660
目的:观察大黄蜇虫丸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蜇虫丸(6g.d-1)。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玻璃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甘氨胆酸(CG)、Ⅳ型胶原(ⅣC)、B超影像等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HA、PCⅢ、CG、ⅣC均有明显下降,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均显著降低。结论:大黄蜇虫丸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联用双虎清肝颗粒(12g/次,每天2次)和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6个月。应用RI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各组患者血清LN、HA、PCⅢ、CIV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LN、HA、PCⅢ、CIV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