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言 远程医疗会诊车通过车载GPS模块获取会诊车所在地经纬度数据,传至电子罗盘为天线控制器提供天线的方位指向、倾角及侧倾角度数据,然后天控器驱动卫星天线实现自动对星。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联合应用腹部和会阴部超声,对240例孕妇产前宫颈成熟度评分与胎方位进行探查,同时与宫颈Bishop评分对比,基本相同224例,占93%。用腹部超声测定胎方位,与分娩时胎方位比较,并根据超声测定胎方位指导孕产妇待产时的体位,其中28人在产程停滞作阴道检查同时行超声检查,确定胎方位。提示:胎方位与宫颈成熟度评分是超声检查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联合应用腹部和会阴部超声,对240例孕妇产前宫颈成熟度评分与胎方位进行探查,同时与宫颈Bishop评分对比,基本相同224例,占93%,用腹部超声测定胎方位,与分娩时胎方位比较,并根据超声测定胎方位指导孕产妇产待时的体位,其中28人在产程停滞作阴道检查同时超声检查,确定胎方位,提示:胎方位与宫颈成熟度评分是超声检查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指旋转胎头方位异常的意义。方法:以该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持续性枕横(后)位共2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指及传统徒手旋转法纠正胎方位。结果:两指旋转胎头方位106例中成功90例,106例徒手旋转中成功79例。两指法成功率明显高于徒手旋转法,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软产道损伤与新生儿情况等方面的比较中,两指法同样优于徒手旋转法。结论:两指旋转胎头方位异常较徒手旋转成功率高,易于操作,对母儿损伤小。  相似文献   

5.
电动吸引器故障分析与保护措施广州军区一五七医院黎兆安在医院的各类急救器材中,电动吸引器是最常见的基本急救器材。由于电动吸引器是由电动机与气泵组合而成,并由电动机带动气泵旋转产生负压,再通过管路与贮液瓶等作用于患者的。所以作为集机、电、气于一体的电动吸...  相似文献   

6.
2450MHz侵入式天线的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450MHz全裸、半裸、偶极子和挽袖侵入式医用微波辐射天线的热疗性能进行实验比较。方法:通过对莴笋加热,测定4种天线的比吸收率,比较它们的加热效果。结果:挽袖天线的加热效果最好,其次是偶极子天线加热效果较好,全裸和半裸天线容易发生打火现象。结论:挽袖天线的加热效果最好,它的加热范围大,形状固定,基本不受插入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贾月影  李明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542-3543
目的:研究潜伏期采用阴道双指内诊法触诊胎儿枕骨隆突对早期判定胎方位和促进产妇顺利分娩的作用。方法:比较不同胎方位判定法对368例自然临产产妇分娩过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在潜伏期,应用阴道双指内诊法触诊胎儿枕骨隆突判定胎方位的产妇比传统肛查加阴道检查法判定胎方位的产妇产程顺利,产时产后出血量少,软产道损伤和产后感染均减少(P<0.05)。结论:应用潜伏期阴道双指触诊胎儿枕骨隆突的简易检查方法可以早期准确判定胎方位,并且大大减少了因传统阴道检查给产妇带来的痛苦、精神紧张和对软产道的损伤,有效促进了产妇的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8.
张中芳  李冰  谢慧贞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16-2619
目的:探讨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时孕妇改变体位对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效果。方法:以胎方位为枕后位,在发现产程活跃期停滞开始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的的正常初产妇共15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孕妇与胎儿脊柱相反方向的对侧俯卧位150例及随意卧位1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产程加速阶段及最速阶段停滞始孕妇采取同侧俯卧位时,胎方位的纠正率分别为78%及80%,产程减速阶段停滞时,同侧俯卧位纠正胎方位的机会为52%,总的胎方位纠正率为70%,总顺产率为69.3%;相应地,对侧俯卧位的胎方位的纠正率分别是58%、62%和34%,胎方位的总纠正率为51.3%,总顺产率为45.3%;随意卧位胎方位纠正率分别是30%、32%和18%,总纠正率为26.7%,总顺产率为26.7%。不论产程停滞在加速阶段、最速阶段还是减速阶段,孕妇采用同侧俯卧位组的胎方位纠正率、阴道顺产率均比采取对侧俯卧位的相应的对照组高,也比随意卧位的相应的对照组高(所有P值均<0.05);持续性枕后位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比对侧俯卧位相应的对照组及随意卧位相应的对照组低(所有P值均<0.05)。结论:枕后位在活跃期出现了产程停滞,孕妇需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侧俯卧位可有效地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方法简单、孕妇依从性好,易于在任何医院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9.
0引言 随着精确放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多叶准直器已经成为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标准配置。医科达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采用内置式多叶准直器,由40对叶片、光学系统部分(反光点、摄像机、光源、反光镜)、电路控制与传输部分(电信号控制处理、电动机驱动部分)、机械部分(电动机、丝杆部分)等组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当前通信基站广泛采用美化天线但无规范化控制措施的现状,本文试图在权衡这一现状积极面、消极面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规范化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论证。结果 分析得出采用美化天线利弊均有,并针对弊端提出了规范化控制措施。结论 只有在采取规范化控制措施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积极面而控制约束其消极面。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2450MHz频率的介入式微波热疗挽袖伞形天线。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计算了挽袖天线和挽袖伞形天线介入下肿瘤组织的比吸收率(SAR),并比较了挽袖伞形天线和挽袖天线的S11。将研制的介入式天线对仿生分层体模加热,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测温,给出天线在体模中的3维温度场和介入层体模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挽袖伞形天线的温度场分布比挽袖天线均匀,符合实际临床热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连岩 《家庭健康》2009,(2):17-17
胎位是指胎儿在宫腔内的位置与姿势,包括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胎产式是指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胎先露是指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方位关系。产前检查时医生所说的胎位不正主要指臀位和横位。  相似文献   

13.
介入辐射方位分布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介入放射学室内不同方位点的监测,分析室内辐射场方位分布情况,为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在一介入放射学操作室内,选取不同方位的十个点,用JR-1152A型热释光片进行辐射监测。结果 辐射不仅与距离有关,还与方向有关系。本文中手术室在45度方向上辐射有极大值。结论 通过对监测结果分析,建议介入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在现有的安全防护措施下,应选择辐射剂量小的方位工作,以减少放射的累积效应。同时由于空间反射及散射,应做好全方位的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双天线为平台的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的构建过程。通过对利用辅助天线进行环境干扰抑制技术 进行初步研究,证明了此项技术的可行性,为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系统研制中遇到的难题——环境干扰问题的解决提 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邢黎明 《医疗装备》2012,25(7):90-90
1电源频率对X线机管电流的影响电源频率的稳定程度对X线机的工作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有的X线机电路中,采用了谐振磁饱和式稳压器或同步电动机式限时器,如电源频率不稳定,前者会影响X线管管电流的稳定;后者则影响控时的准确。目前国内外中型以上的X线  相似文献   

16.
1 OUR-XGD旋转式伽玛刀的电气控制原理OUR-XGD旋转式伽玛刀原理图如图1所示。OUR-XGD旋转式伽玛刀的电气控制由四轴电动机控制器ACS、Servo电动机驱动器、变压器等硬件和控制软件组成。对源体和准直体实现同步跟踪旋转、自动选择准直器、屏蔽门的开关、治疗床的进退和定位实现自动控制,控制系统同时具有门与床的安全联锁与外部的安全联锁、设备的状态监测,辐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纠正胎方位,降低头位难产,预防新生儿窒息,减少新生儿伤残率及残废率。方法:常规外阴消毒,复查宫口开大情况、先露水平、胎方位及骨盆内径等,在宫缩间歇期,右手食、中指分开贴在胎头上,根据胎方位控制旋转胎头,左手于孕妇腹部协助胎儿转位。宫口开全或近开全后,拇指与四指自然分开握住胎头旋转。结果:手法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成功率高,减少了因胎头位置异常所致的难产及对母婴的危害。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由22.22%降至6.67%,重度窒息由5.55%降至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无新生儿死亡,对照组死亡1例。结论:经阴道手法旋转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简便易行成功率高,能减少手术产,保证母婴安全,从而提高分娩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1故障现象按下手闸,旋转阳极工作正常;曝光预备继电器工作正常;曝光继电器SC不能工作;摄片无法进行。2故障分析处理经检查发现曝光时间控制限时器不能工作。本机限时器属老式钟表式限时器,可靠性差,曝光时间精确度不足。我们决定采用JSB-23型半导体限时器来代替。JSB-23半导体限时器采用2套RC延时电路构成限时工作,其中,主控回路整定时间共有23档,由另一副控回路对主控回路实行分段保护,当主控回路失灵,对执行继电器失去控制时,由副控回路保护被控线路,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限时精确度。我们根据原理设计电路如图1所示。按图1接好线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由筒形活塞无油泵,交直流两用电动机,自动液面控制系统,防噪声和减震装置等组成的新型便携电动吸引器装置。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们对84例足月妊娠B超证实为枕后位的产妇,采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的方法以纠正胎方位,并与50例同样条件的孕妇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