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5岁,间断胸闷、气短11年,当地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给予对症治疗.近50天胸闷、气短发作频繁于2008年8月12日入院.查体:血压130/80 mm Hg (1 mm Hg=0.133 kPa),心率72次/min,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左下扩大,节律不规整,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3岁,因胸闷、气短1月,加重3 d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闷、气短,有肩部及后背部放射样疼痛,持续不缓解,于当地医院就诊,经查心电图、心肌酶等,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给予"扩血管、利尿、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出院.  相似文献   

3.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1岁.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1周前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以"胸闷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以"反复黑嚎12年余,胸闷气短1个月"为主诉入院.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晕厥,略胸闷、气短,入院行ECG检查示:交界区逸搏心律,心率40次/min,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异常.行永久起搏器(VVI)植入术治疗.4年前再次出现黑朦,于医院检查,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7岁,因"间断胸闷2年余"2009年3月11日于北京朝阳医院平台会诊.现病史:患者2006年12月因胸闷、气短就诊朝阳医院,根据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肺血栓栓塞症.但双下肢多普勒未见静脉栓塞.注:第一作者现为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医师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8岁.以"活动后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及气短,休息后好转,无胸痛、心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腹胀.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既往左下肢静脉曲张病史30余年.吸烟30余年,每日20支.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7 岁,因"体检时发现肺部阴影两周"收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发热、盗汗等症状.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FP、CEA、CA199、CA125、肺癌及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反复胸闷、气短2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2年前因受凉后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诊为"冠心病",治疗后症状缓解.以后每于受凉后症状加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双下肢浮肿.缓解期间可从事一般体力活动.入院半年前行心脏彩超检查示:"全心扩大".半月前受凉后心慌、气短加重,不能平卧,伴轻咳、咯少量白粘痰,无发热,并出现双下肢水肿,遂以"心脏扩大查因"收住本院.起病以来,无典型心绞痛发作,去年在一次体检中血压为170/100 mmHg,患者既往无高血压.近半月来饮食、睡眠、精神差,二便正常.无关节痛史.不嗜烟酒.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农民,以"发热、咳嗽、胸闷、气短5 d"为主诉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体温最高达39.0℃,伴周身酸痛,有阵发性咳嗽、咳黄痰且不易咳出,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入院前1 d曾在外院实施剖宫产手术.既往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 男,53岁.主因咳嗽、胸闷、气短、腹胀1个月,加重3 d,于2006年6月27日人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胸闷、气短、腹胀、纳差;无发热、胸痛、咳痰及咯血;无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2岁.以"进入高原咳嗽、咳痰、胸闷、气短20天,加重伴胸痛1天"入院.患者进入海拔4 500米地区后,出现咳嗽、咳痰为剌激性,昼夜均多,为白色泡沫状,伴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不能平卧,从高原下来后1天,突感胸痛明显,为压榨样,症状轻,可忍受,持续30分钟后稍减轻.  相似文献   

12.
陈友桂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35-6635
1 病历摘要 女,57岁.因胸闷、气短、胸痛2h来诊,患者自述2h前服用2粒"纽斯葆"减肥药:其瓶签表明成分为:藤黄果提取物、苹果提取物、芦荟粉、葡萄籽提取物、绿藤.服用后1h后就感头晕,胸闷不适,胸痛,心悸不安.急来心电图室行普通心电图检查示:(图略)窦性心律.室性早搏二联律;ST下移0.1 mV.  相似文献   

13.
[病例] 男,39岁.因体检发现"左侧气胸"2天来我院外科就诊.病程中患者稍感胸闷、气短,无胸痛、呼吸困难及咳嗽、发绀,无外伤史.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胸廓挤压痛,未触及骨擦感,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胸壁、颈部、面部未触及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3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感心悸、气短1年余"入院.患者幼时因感冒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未行治疗.近一年来感活动后,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偶感心悸,气短,无明显胸闷及呼吸困难,不伴畏寒发热,无咳嗽、胸痛,发病以来体重明显降低并乏力,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张萍  聂红峰  孙武装 《临床荟萃》2012,27(7):634-634,638
例1,男,50岁,主因胸闷、气短15个月于2005年5月25日入院。患者胸闷、气短,活动后为著,伴喉中喘鸣,伴咳嗽、咳白痰,无发热、胸痛、咯血。胸片未见异常。当地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间断给予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及抗生素等治疗。上述治疗有效,但胸闷、气短不能完全缓解,运动耐量进行性下降。入院查体:体温,呼吸次/,不吸氧  相似文献   

16.
周新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59-7359
目的 通过改进吸入方法减少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发生.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传统吸入方法和通过改进心理护理、体位、口含管距离、雾量的调节、雾化中的护理等方法后发生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传统吸入法相比改进后的吸入方法呼吸困难发生率降低了18.1%,胸闷发生率降低了16.3%,气短发生率降低了10.9%,两组对比P<0.05.结论 改进后的吸入方法能切实减少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表现为上腹痛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病例]男,42岁.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2小时就诊.当地医院以"胃痉挛"予解痉治疗,疼痛无缓解,入我院.病程中无胸痛、胸闷及气短、心悸.查体:血压120/80 mmHg.心率80/min,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V3-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4 mv,相应导联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男,26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来我院门诊,经X线胸片及CT检查提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按肺部感染治疗,1周后改为中药方剂治疗,症状无缓解,并出现胸闷、气短,收住院.无传染病史.查体: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及皮下未触及结节.右侧第7肋以下呼吸动度减弱,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敏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6):553-553
1 病例资料 男,44岁.因胸闷、不能平卧2个月,加重1周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活动后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外院按"心包积液"予抗感染、利尿治疗,症状缓解,近1周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入我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02/min,呼吸21/min,血压120/70 mmHg.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以"阵发性胸闷、气短7个月"收入院。该患于7个月前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伴发热,体温升高约达39.0℃,临床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于当地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1月前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强心、利尿及对症治疗,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急诊以"心力衰竭"收入心血管外科。查体: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心界向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