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济琼 《求医问药》2011,(9):188+190
目的:为确保护理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的培训,制定告知程序,掌握沟通技巧,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实施,即告知内容和方式,包括入院告知、疾病告知、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出院告知等。结果: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结论:通过有效地实施护理告知,强化护理人员对告知制度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告知技巧与沟通能力,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确保护理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的培训,制定告知程序,掌握沟通技巧,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实施护理告知,即告知内容和方式,包括入院告知、疾病告知、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出院告知等.结果: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结论:通过有效地实施护理告知,强化护理人员对告知制度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告知技巧与沟通能力,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胡伟利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125-126
目的提高护士的告知能力,避免护患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针对护理告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善护士缺编状况,提高护士沟通技巧,规范护理告知流程,可以降低护理纠纷和投诉。结果干预前护理告知缺陷发生率为46.3%,干预后护理告知缺陷发生率为16.6%,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护理告知中存在的缺陷,实施~系列的护理干预和对策,可以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卫生部决定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其宗旨就是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通过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建立互相信任,减少医患纠纷。因此护士应提高告知技巧,充分地了解护士告知义务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之间关系,履行告知义务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有效沟通,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打破传统护理理念,实现贴心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良好护患关系.方法 对病人做基础护理时,实施贴心护理,并对患者满意度及护患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贴心护理后,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切身体会患者,让护士切实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共建和谐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说明系统规范的眼科护理告知程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制定系统化、规范化的眼科护理告知程序,详细说明眼科护理告知程序的内容,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规定内容,认真做好告知工作,并分析其重要作用。统计2016年1月至6月眼科护理告知程序实施前与2016年7月至12月眼科护理告知程序实施后,在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次数和眼科护理操作失误次数等方面数据。结果眼科护理告知程序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显著降低了护患纠纷与眼科护理操作失误的发生次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功能,保证了患者的合法知情权,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配合度。结论通过制定眼科系统化的护理告知程序的应用,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在患者满意度和配合度得到提高的同时,护理人员也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7.
李玉凤  刘改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139-1139
目的转变护士的服务态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纠纷的原因,着重处理好护患关系。结果满意度提高到95%以上,改善了护患关系。结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维护了患者利益的同时,医院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对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问题有新的要求。为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实施了医疗、护理告知的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告知的工作不仅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而且还充分尊重了患者知情同意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缩短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做好护理部制定的临床护理,告知程序临床护理,告知程序作为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有效地实施护理告知程序,使  相似文献   

9.
护理告知在防范ICU护理纠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讨加强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护理告知的重要性、方法、方式、作用等,认为提高护理告知的效果可以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和护士合法权益,使护理工作有法可依,以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方法:从护理安全管理角度出发,要及时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或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以及服务的满意度3年来达到99.86%,无1例护理纠纷,最大限度地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了护理工作优质高效的进行.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预防医疗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病房双护士值班模式对护理安全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杰 《中国医院》2011,15(1):67-69
目的:探讨实行双护士值班模式对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义,提出管理对策,完善值班制度。方法:对实行双护士值班模式前、后的护理投诉、纠纷、不良事件、满意度、职业伤害次数、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及男、女病区实施双护士模式后前6个月与后6个月护理人员受伤害例数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双护士值班制度后护理投诉、纠纷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受伤害严重程度下降;护理人员受伤害次数增加,年轻护士、夜间伤害发生率增多。结论:双护士值班模式在精神科病房的开展,在提高护理质量上比单护士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管理者必须重视存在问题的改进,使制度不断完善,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有利于值班模式在全院的展开。  相似文献   

12.
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制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使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形成一把手、一盘棋工程。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的服务理念及护理工作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做到护士包床到护,工作站前移至病房,成立专项公关小组解决患者的安全问题,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整体护理服务,使医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安全得到保障,医患关系得到改善,最终达到卫生部提出的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护患沟通十大技巧应用体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临床纠纷大多是因护理服务中护患沟通不良或障碍所致。通过总结多年护士工作经验,现从称谓、初次见面1分钟沟通、交谈技巧、寻找谈话切入点、选择适合患者的方式、倾听技巧、提问技巧、告知技巧、说服他人技巧、安慰技巧、心理暗示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将有利于化解医患矛盾,建立信任的朋友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麻醉前谈话的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麻醉科医师与患者在麻醉前谈话的目的、谈话前需要掌握的情况、谈话时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的情况以及谈话的忌与宜等,从而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外科病区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发生在某科室的32起护患纠纷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结果32起护患纠纷分别因技术操作不熟练、服务态度欠佳、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责任心不强等引起。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后,有效地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加强人文关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合理收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对避免发生护患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苏  王学明 《中国医院》2011,15(8):63-65
目的:通过对患者期望值进行有效管理,让患者期望值与医务人员期望值的差距尽量缩小,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医疗投诉与纠纷。方法:从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出发,分析患者期望值的影响因素,提出患者期望值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进一步防止患者期望值的扩大与迁移。结论:首先要认清提高满意度与患者期望值管理之间的关系,引导患者期望值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样会对实际的医疗服务留出一定余地,使患者体验到的医疗服务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期望值,这样才能使患者满意。其次要注重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再次要注重诊疗服务细节与技巧,通过医务人员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给患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最后在耐心倾听中真正了解患者的期望值,及时甄别出不合理的期望值并及早进行干预,将医疗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运用于急诊室护理工作中,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方法将24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按照优质护理理念,规范服务程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差错、投诉发生次数。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工作的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投诉发生次数比较,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着以"病人为中心",规范了急诊科护理服务行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做到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贴近患者,从而达到了六满意。  相似文献   

18.
黄玮  张祖仪  李田 《医学与社会》2013,(11):61-63,74
摘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护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护患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护患双方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当前我国护患关系并不十分和谐,护患纠纷时有发生。这其中既有护士方面的原因,也与患者要求不合理、信息不对称、医院管理以及社会不正确的舆论有很大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需要护士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需要医院管理方、政府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在该院妇产科、儿科两个科室2011年9月—2012年3月住院期间的患者和在妇产科、儿科工作的6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该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安全量化评分标准的评价表,评价患者安全,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和护士考核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士考核优秀率、护士健康知识普及率、病房管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水平、有效及早发现患者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6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即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性指导患者,重视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密切观察临床指标,落实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配合情况及护理人员(n=32)对自身工作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P〈0.05)。结论全面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