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取未经药物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患者30例、经过药物治疗后的女性精神分裂患者30例以及同时期健康女性各3例,分别作为治疗前患病组、治疗后患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使用免疫放射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孕酮、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睾丸酮等六项性激素含量,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孕酮、垂体泌乳素以及雌二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血清睾丸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组和治疗后患者组对比垂体泌乳素、雌二醇、孕酮和卵泡刺激素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睾丸酮和黄体生成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性激素六项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泽恒  欧惠珍 《系统医学》2023,(20):184-186
目的 探讨分析性激素六项检查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疾病诊疗的162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62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性激素六项检查,分析对比结果。结果 观察组雌二醇(55.05±11.13)pmol/L、促黄体生成素(11.25±3.13)U/L、睾酮(0.72±0.19)nmol/L、孕酮卵泡刺激素(16.22±3.01)U/L、催乳素(415.25±34.21)mI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35、9.315、4.015、12.612、21.215,P<0.05)。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卵泡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高于其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患者的催乳素以及睾酮高于其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患者的孕酮高于其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雌二醇水平高于其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激素六项能够有效诊出妇科疾病,并对于疾病类型鉴别具有一定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激素六项检测对继发性闭经患者闭经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继发性闭经患者(闭经组)和3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以及孕酮(P)等6项激素的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61例继发性闭经患者各项性激素水平正常15例,占24.6%,其余46例性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或降低;闭经组患者E2、FSH、PRL、LH、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性激素六项检查可以有效地对闭经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4.
吸烟对男性生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我院门诊未婚男性吸烟53例和健康未婚男性30例的血清性激素[睾酮(Testo)、雌二醇(E2)、孕酮(Prog)、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垂体泌乳素(PRL)]和精液参数进行了检测分析.探讨吸烟与男性生殖能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泌乳素水平变化与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本院择取35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又根据月经周期紊乱情况将其分成两组,20例月经周期紊乱患者作为研究一组,15例无月经周期紊乱患者作为研究二组,并择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泌乳素水平进行测定,对泌乳素水平变化与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泌乳素水平、卵泡刺激素、促黄体激素均高于对照组,睾酮、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一组泌乳素水平、卵泡刺激素、促黄体激素均高于研究二组,P<0.05;研究一组和研究二组的睾酮水平和雌二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泌乳素与卵泡雌激素、促黄体激素呈正向相关关系,与雌二醇呈负向相关关系,与睾酮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泌乳素水平明显比健康体检者高,与卵泡刺激素、促黄体激素、雌二醇有相关性,因此泌乳素水平变化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女性生殖不孕症诊断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性腺激素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诊断为女性生殖不孕症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且健康的45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和睾酮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患者不同月经周期的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变化呈周期性特征;卵泡期,雌二醇水平会随着卵泡的发育明显上升,而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会随之下降;排卵期,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会随之上升;黄体期,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会回升到卵泡期的水平。结论:女性生殖不孕症诊断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性腺激素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分泌状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化学发光法测定T2DM患者空腹和餐后血清垂体泌乳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黄体酮、睾酮等性激素水平,进行空腹、餐后统计学比较,并分析性激素变化规律。结果 T2DM患者餐后2h性激素较空腹明显降低。结论 T2DM患者存在细胞膜转运障碍,形成餐后细胞分泌功能缺陷,导致餐后性激素分泌下降,其与胰岛素分泌缺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妇科疾病诊断中应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住院妇科疾病患者15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妇女14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检测,比较六项激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激素(FSH)明显升高,而雌二醇(E2)则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E2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闭经泌乳症患者泌乳素(PRL)升高明显,睾酮(TEST)同样升高(P0.05);子宫肌瘤患者的LH、FSH、孕酮(PROG)明显升高(P0.0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LH与TEST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妇科疾病诊断应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指标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预后与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实验室性激素检测项目主要有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垂体泌乳素(prolactin,PRL)、孕酮(progesterone,P)、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等。由于检测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导致其检测结果变异性大、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泌乳素血症(M-PRL)在体内产生和集聚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高泌乳素(HPRL)患者50例、MPRL患者50例和健康人群25例分别作为HPRL组、M-PRL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血清性激素和甲状腺素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PRL组、HPRL组血清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L组、HPRL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L组血清孕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L组血清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SHBG水平和LH/FSH比值与HPR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RL血症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性腺激素水平异常和自身免疫状态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不孕症患者分为月经正常观察组和月经紊乱治疗组,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对比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睾酮(T)、孕酮(P)水平。结果月经正常观察组性激素6项检测结果和健康对照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紊乱治疗组的LH、FSH、PRL显著高于月经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E2、T与P同月经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性激素LH、FSH、PRL水平检测分析能较全面地反映不孕症患者体内内分泌情况,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素和各种标志物体外分析的方法愈来愈多样化,本就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垂体泌乳素PRL;雌激素E2;孕酮P;皋酮T)的放免分析(RIA)和化学发光分析(Immulite,IM)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绝经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30例绝经后抑郁症患者设为研究组,30名绝经后正常女性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检测性激素水平,同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对照组于入组时检测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前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促卵泡刺激素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者治疗前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无效者(P<0.01).研究组治疗前雌二醇水平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7,P<0.01),治疗后与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1).结论 绝经后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的改变可能影响抑郁症状;其中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卵巢打孔术联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69例,对照组68例;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辅助卵巢打孔术联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对照组予以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联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3个月羟周期,随访1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睾酮、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水平,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自然排卵率、受孕率及流产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促黄体生成素、睾酮、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促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6.8%)(P<0.05);随访1 a研究组自然排卵率(81.2%)、受孕率(65.2%)显著高于对照组(61.8%、45.6%)(P<0.05或0.01),流产率(4.4%)显著低于对照组(20.6%)(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卵巢打孔术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自然排卵率、受孕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血清性激素水平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接收的60例不孕症女性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本次研究代表,纳入时间为2017年9月-2019年9月。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相同方式的血清样本采集与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实施分析,进而判断女性不孕实施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价值。结果研究组促卵泡刺激素、垂体泌乳素、黄体生成素、孕酮、雌二醇、睾酮水平分别为(11.79±2.67)mIU/L、(19.27±8.11)nmol/L、(12.23±2.45)mIU/L、(1.84±0.87)nmol/L、(67.36±18.37)pmol/L、(0.66±0.26)nmol/L,显著高于参照组(8.33±1.01)mIU/L、(13.31±5.87)nmol/L、(8.22±2.34)mIU/L、(1.03±0.76)nmol/L、(61.03±17.25)pmol/L、(0.51±0.13)nmol/L,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血清六项性激素检测,可有效反映女性不孕症患者内分泌情况,临床诊断可以此作为重要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罗氏Cobas 8000 e602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简称Cobas 8000检测系统)测定性激素6项的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方法 对Cobas 8000检测系统测定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泌乳素及睾酮的正确度、精密度、参考区间、线性范围进行验证分析.结果 孕酮低值、高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35%、2.25%;雌二醇低值、高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16%、1.95%;黄体生成素低值、高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37%、1.25%;促卵泡生成素低值、高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92%、0.89%;泌乳素低值、高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10%、0.76%;睾酮低值、高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29%、1.58%,均<1/4TEa(25%).孕酮低值、高值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5%、1.1%;雌二醇低值、高值批间精密度分别为3.3%、1.8%;黄体生成素低值、高值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1%、0.5%;促卵泡生成素低值、高值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0%、0.4%;泌乳素低值、高值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8%、0.9%;睾酮低值、高值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7%、0.9%,均<1/3TEa(25%).性激素6项正确度验证成绩≥80%,正确度通过;验证线性范围各相关系数R2均>0.99,均呈线性.验证参考区间的通过率=测定结果在参考范围内的例数/总测定例数×100%,均≥90%,各参考区间均可信.结论 Cobas 8000检测系统的主要性能均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技术对性激素在女童性早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63例性早熟女童,根据B超、骨龄摄片、CT、MRI等检查及临床症状,分为3组:真性性早熟组、部分性性早熟组、假性性早熟组;再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上述3组及健康对照组女童血清的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催乳素(PRL)6项性激素浓度.结果 假性性早熟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PRI、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性性早熟组与健康对照组、假性性早熟组、部分性性早熟组相比,性激素6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性性早熟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性激素6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假性性早熟组比较,只有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学发光技术对性激素6项的检测对于尽早发现和鉴别性早熟女童真、假性性早熟有较好使用价值,且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卵巢早衰疾病患者采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查对病情进行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卵巢早衰确诊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再抽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4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4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早衰疾病患者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4项指标水平明显异于同年龄段的健康女性,临床上可以将血清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查作为对卵巢早衰疾病进行筛查和预测的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性腺激素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检测两组性腺激素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雌二醇、孕酮低于对照组,催乳素、睾酮、黄体生成素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卵泡雌激素无明显差别(P>0.05)。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呈现周期性变化。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性腺激素特异性高,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作用明显,可以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以及治疗方案的综合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全骨盆离断术后罕见存活6年患者体内部分激素水平。方法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放免技术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睾酮、孕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和雌二醇等指标。结果该患者肾上腺素轻度增高;性激素中,睾酮和雌二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其他激素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全骨盆离断术后,患者由于睾丸等生殖器官完全缺乏,导致性激素分泌紊乱和骨质疏松;肾上腺素轻度升高,与该患者血压升高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