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宫颈鳞癌并评估其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APT、DWI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n=11)与鳞癌组(n=39),并根据病理分级将鳞癌组分为低分化组(n=12)与高中分化组(n=27),测量宫颈癌组织的不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TR asym)、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分别比较宫颈腺癌组与鳞癌组、宫颈鳞癌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的诊断效能及最佳诊断阈值,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各参数相应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宫颈鳞癌组MTR asym[(3.03±0.06)%]低于宫颈腺癌组[(3.12±0.05)%],平均ADC值、最小ADC值[(0.94±0.03)×10^-3 mm^2/s、(0.85±0.03)×10^-3 mm^2/s]低于宫颈腺癌组[(0.98±0.03)×10^-3 mm^2/s、(0.88±0.03)×10^-3 mm^2/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5、3.66、3.55,P值均<0.05);低分化宫颈鳞癌组MTR asym值[(3.08±0.03)%]高于高中分化鳞癌组[(3.00±0.05)%],平均ADC值、最小ADC值[(0.92±0.02)×10^-3 mm^2/s、(0.82±0.02)×10^-3 mm^2/s]低于高中分化鳞癌组[(0.95±0.03)×10^-3 mm^2/s、(0.86±0.02)×10^-3 mm^2/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2.55、4.08,P值均<0.05);在诊断宫颈鳞癌及低分化宫颈鳞癌时,MTR asym均有最佳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0.932,以MTR asym=3.08%、3.06%为阈值,诊断敏感度分别为79.5%、85.2%,特异度分别为81.8%、83.3%。结论:与DWI相比,APT在诊断宫颈鳞癌并评估宫颈鳞癌分级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脑型血吸虫病的扩散加权成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扩散加权成像表现。方法:8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在常规MRI检查基础上行DWI扫描。分析DWI图像,测量血吸虫病灶、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和eADC值。结果:DWI图上,血吸虫病灶和灶周水肿均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脑血吸虫病灶、灶周水肿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分别为(14.78±0.98)×10^-4mm^2/s、(15.41±1.87)×10^-4mm^2/s和(8.48±0.92)×10^-4mm^2/s,eADC值分别为0.23±0.02、0.20±0.04和0.43±0.04。结论:磁共振DWI和ADC、eADC值测量可为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完成DWI成像,扩散敏感系数(b值)选用0、1000s/mm^2。测量经病理证实的13个甲状腺恶性结节、27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以及20例正常甲状腺的ADC值,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正常腺体之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和正常腺体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one-wayANOVA,F=26.664,P=0.000)。甲状腺良性结节平均ADC值为(2.43±0.54)×10^-3mm^2/s,恶性结节平均ADC值为(1.49±0.35)×10^-3mm^2/s,正常甲状腺平均ADC值为(1.84±0.20)×10^-3mm^2/s。甲状腺良、恶性结节ADC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17,P=0.000)。将ADC值2.04×10^-3mm^2/s确定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阈值,其95%置信区间为0.84~1.01,诊断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100%。结论:3.0T磁共振DWI成像的ADC值可以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4.
曲宁  罗娅红  赵英杰  何翠菊   《放射学实践》2010,25(5):515-518
目的:确定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78个病灶)乳腺病变的DWI图像,其中良性病变26例(31个病灶),恶性病变44例(47个病灶)。测量DWI图像上显示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ROC曲线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并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均符合正态性分布,良恶性病变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46±0.26)×10^-3mm^2/s和(1.02±0.19)×10^-3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约登指数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28×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6%,75.9%,86.8%;阳性似然比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035×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8%,96.6%,65.8%;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为0.836-0.975)。结论: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确定为1.28×10^-3mm^2/s,DWI的ADC值测定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病变与脊髓DWI信号强度之比(signal-intensity ratios between lesion and spinal cord from DWI,LSR)对肺内良恶性结节及肺癌类型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9月行磁共振检出肺内结节的55例患者,对58个肺部病灶行穿刺活检,恶性病变43个,其中腺癌15个,鳞癌15个,小细胞肺癌9个,转移瘤4个;良性病变15个。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解析,ADC值、LSR值对肺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采用ROC曲线,两两比较选取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内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76±0.47)×10^-3mm^2/s,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30±0.46)×10^-3mm^2/s,前者高于后者(t=3.353,P=0.01);良性病变的平均LSR值为0.99±0.33,恶性病变的平均LSR值为1.67±1.11,前者低于后者(t=-3.563,P=0.01)。中央型肺癌与周围性肺癌平均ADC值分别为(1.35±0.34)×10^-3mm^2/s和(1.34±0.61)×10^-3mm^2/s,平均LSR值分别为1.61±1.17和1.66±1.03,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肺癌的平均ADC值分别为小细胞肺癌(1.06±0.16)×10^-3mm^2/s,非小细胞肺癌(1.43±0.49)×10^-3mm^2/s;腺癌(1.64±0.56)×10^-3mm^2/s,鳞癌(1.21±0.28)×10^-3mm^2/s。平均LSR值分别为小细胞肺癌1.91±1.17,非小细胞肺癌1.55±1.08;腺癌1.11±0.37,鳞癌1.98±1.38。小细胞肺癌组平均ADC值低于非小细胞癌组(t=-2.178,P=0.036),但两组间平均LSR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869,P=0.391);腺癌组平均ADC值高于鳞癌组(t=2.671,P=0.012),腺癌组平均LSR值低于鳞癌组(t=-2.340,P=0.033)。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及肺癌不同类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腹部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及MFAML的患者共55例(ccRCC 42例,MFAML 13例)。两组患者均行1.5T(GE 1.5T Signa HDXT,美国)MRI常规T1WI、T2WI扫描、LAVA增强扫描、DWI(b=0,600 s/mm^2)、DTI序列扫描(b=0,600 s/mm^2,在6个方向)。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图像分析和测量。在ADW4.6工作站上应用Functool后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使用DWI序列生成ADC图,使用DTI序列生成ADC图和FA图,分别在相应的ADC图和FA图中的ccRCC及MFAML病灶实质部分放置ROI,测量各ROI的ADC值及FA值,对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观察者所测数据一致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WI的ADC值(ADCDWI)及DTI的ADC值(ADCDTI)在ccRCC与MFAML之间的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FA值在ccRCC与MFAML之间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DWI的ADCDWI值及DTI参数中ADCDTI值、FA值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诊断效能,并且分析ADCDWI、ADCDTI及FA值三者联合诊断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效能。结果两位观察者测量各参数的一致性良好。ccRCC的ADCDWI值显著高于MFAML[(1.93±0.44)×10^-3mm^2/s与(1.40±0.29)×10^-3mm^2/s,P<0.001],ccRCC的ADCDTI值显著高于MFAML[(2.06±0.45)×10^-3mm^2/s与(1.63±0.33)×10^-3mm^2/s,P=0.002],但ccRCC的FA值显著低于MFAML[(0.20±0.07)与(0.31±0.20),P=0.020]。ADCDWI值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曲线下面积为0.845,阈值为1.63×10^-3mm^2/s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84.6%;ADCDTI值对鉴别两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阈值为1.77×10^-3mm^2/s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2%、76.9%;FA值对鉴别两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阈值为0.27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1%、53.8%。应用ADCDTI与FA联合诊断鉴别ccRCC和MFAML的效能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11,并且诊断特异性达到92.3%。结论磁共振DWI及DTI均能有效鉴别ccRCC与MFAML。其中,ADCDWI对鉴别两者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及诊断特异性。应用DWI及DTI的参数进行联合诊断更能提高对两者的诊断效能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DWI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前列腺癌(PCa)、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WI扫描,分析三者的DWI图、ADC图的信号表现,以及癌灶、增生结节灶、正常前列腺的ADC值,以及前两者病灶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ADC值的相对比值变化规律。所有BPH和PCa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①PCa、BPH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DWI表现:PCa表现为高信号影为主;增生结节呈稍高信号为主,强度低于外周带,并且信号不均匀;健康志愿者外周带呈稍高信号为主,中央带呈等信号为主,外周带信号高于中央带,二者分界清晰;②PCa癌灶平均ADC值(0.878±0.056)×10^-3mm^2/s;BPH增生结节灶平均ADC值(1.379±0.201)×10^-3mm^2/s;健康者前列腺中央带平均ADC值(1.287±0.041)×10^-3mm^2/s;健康者前列腺外周带平均ADC值(1.636±0.064)×10^-3mm^2/s;③PCa癌灶、BPH增生结节灶(各30例)的平均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ADC值的相对比值平均分别为0.54±0.05,0.85±0.06。结论:正常前列腺外周带、BPH、正常前列腺中央带、PCa在DWI图像上信号有较大差别,PCa癌灶信号最高。正常前列腺外周带、BPH、正常前列腺中央带、PCa癌灶的ADC值依次下降。BPH、PCa癌灶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组织ADC值的相对比值有明显差别。ADC值≤0.97×10^-3mm^2/s,特别是同时ADC相对比值≤0.62,是PCa DWI诊断的可靠依据,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肿瘤不同b值DWI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b值肾上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现,比较不同b值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的差异,探讨最佳b值的选择及最佳b值组良恶性肿瘤的ADC值范围及阈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行平扫、DWI(b值分别取0、400、800和1000s/mm^2),分别观察不同b值肿瘤信号的差异,同时测量不同b值肿瘤的ADC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b值为0s/mm^2时,DWI肿瘤的信号和T2WI一致,b值分别为400、800和1000s/mm^2,良性肿瘤随着b值的增高,信号逐渐减低,而恶性肿瘤随着b值的增高,信号变化不明显;②3个b值组,低b值组肾上腺肿瘤的平均ADC值最大,随着b值的增大,平均ADC值逐渐减小,并有统计学意义(F=13.543,P〈0.05);③400~0s/mm^2b值组肾上腺良恶性肿瘤ADC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2.033,P=0.054),而800~0s/mm^2b值组及1000~0s/mm^2b值组有统计学意义(t=-2.700,P=0.013;t=-3.529,P=0.002);④以800~0s/mm^2b值组ADC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诊断阈值为0.986×10^-3mm^2/s,此阈值点对肾上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78%。结论:b=800~0s/mm^2为较佳选择,此时良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138±0.180)×10^-3mm^2/s,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0.916±0.218)×10^-3mm^2/s;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别具有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组织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肿瘤组织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s)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18年10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完整MRI资料的81例卵巢上皮肿瘤,其中良性囊腺瘤24例,交界性囊腺瘤21例,卵巢癌36例,对MRI DW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重新把肿瘤蜡块切片进行PG-M1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TAMs,用计算机计数每平方毫米范围内TAMs密度,并与ADC值大小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81例卵巢上皮源性肿瘤中,24例囊腺瘤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为(1.69±0.25)×10^-3 mm^2/s,TAMs密度平均值为(47±11)个/mm^2;21例交界性囊腺瘤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为(1.01±0.24)×10^-3 mm^2/s,TAMs密度平均值为(95±12)个/mm^2;36例卵巢癌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为(1.05±0.26)×10^-3mm^2/s,TAMs密度平均值为(119±20)个/mm^2。统计结果显示,卵巢良性囊腺瘤组的平均ADC值和TAMs密度平均值与卵巢交界性及卵巢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卵巢交界性与卵巢癌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卵巢肿瘤进行DWI,测量肿瘤实质成分内水分子的ADC值,可间接了解肿瘤组织内TAMs的密度,对判断肿瘤良恶性和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DWI与ADC值对脑脓肿和囊变坏死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相关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脓肿25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55例,在术前均接受了常规MRI和DWI检查。结果:脑脓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ADC值为(0.67±0.178)×10^-3mm^2/s;脑肿瘤囊变坏死灶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ADC值为(2.48±0.156)×10^-3mm^2/s,脑脓肿ADC值明显低于脑肿瘤囊变坏死灶ADC值(P〈0.001)。结论:DWI和ADC值测量可有效鉴别脑脓肿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WI在鉴别脊椎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0例82个病变椎体,其中良性组20例,34个椎体;恶性组30例,48个椎体。选取50例中的正常椎体35例共35节椎体作为对照组。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分析良恶性病变的DWI信号特点,并定量测定3组椎体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及恶性组病灶DWI序列均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杂信号,且2组信号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组、恶性组、对照组ADC值分别为(2.23±0.25)×10-3 mm2/s,(1.62±0.27)×10-3 mm2/s及(0.43±0.34)×10-3 mm2/s,经t检验,各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信号改变不能用于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而ADC值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b值下的ADC值在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患者行不同b值(分别为0、500、700、900s/mm2)的DWI扫描,对70个病灶进行分析,全部病灶依据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为标准,对所获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值为500、700、900s/mm2时,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恶性组ADC值95%可信区间上限作为诊断阈值,则b值为500、700、900s/mm2时,诊断阈值分别为1.687×10-3 mm2/s、1.465×10-3 mm2/s、1.543×10-3 mm2/s。应用ROC曲线分析不同b值时ADC阈值诊断恶性病变的作用,显示b值为700s/mm2时价值最大,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76.92%、82.50%、93.57%和66.67%。结论:b值为700s/mm2时获得的ADC值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将97例患者分为LVSI(+)组31例与LVSI(-)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最小ADC值(AD-Cmin)、平均ADC值(ADCmea...  相似文献   

14.
常规MRI结合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雍昉  张发林  潘爱珍  赵海  高强   《放射学实践》2010,25(8):851-854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良性(Ⅰ级)、11例非典型性(Ⅱ级)和4例间变性脑膜瘤(Ⅲ级)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①良、恶性脑膜瘤的最常见部位均位于额部;两者在肿瘤大小、形态和信号特点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恶性脑膜瘤在肿瘤囊变坏死、边缘不规整、周围水肿、肿瘤强化方式和脑膜尾征等征象发生率上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两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肿瘤侵犯脑实质或(和)破坏周围颅骨是诊断恶性脑膜瘤较为特异性征象;②良、恶性脑膜瘤的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8.73±1.68)×10^-9mm^2/s、(7.26±3.22)×10^-9mm^2/s,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结论:常规MRI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一些特征性征象,结合ADC值的变化,能明显提高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结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乳腺占位性病变46例患者,均行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按扩散敏感系数(b值)800及1000 s/mm^2各2次扫描数据做出各自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分别总结依据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统计学意义及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统计综合考虑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结果46例乳腺肿瘤中恶性病变28例,良性病变18例。当b=800 s/mm^2时,良、恶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ADC值分别(1.54±0.28)×10-3 mm^2/s、(1.01±0.09)×10-3 mm^2/s、(1.49±0.06)×10-3 mm^2/s;当b=1000 s/mm^2时,良、恶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ADC值分别(1.45±0.28)×10-3 mm^2/s、(0.90±0.08)×10-3 mm^2/s、(1.49±0.09)×10-3 mm^2/s;良性与恶性及正常与恶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lt;0.05)。在b值800×10-3 s/mm^2、1000×10-3 s/mm^2时,恶性病变ADC值的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97~1.05)×10-3 mm^2/s、(0.90~0.97)×10-3 mm^2/s,将ADC阈值定为1.050、0.969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75%、70%,特异度100%、100%。时间-信号曲线:28例恶性病变中流出型(Ⅲ型)18例(64%),平台型(Ⅱ型)9例(32%),流入型(Ⅰ型)1例(3.5%);18例良性病变中流入型(Ⅰ型)13例(72%),平台型(Ⅱ型)3例(17%),流出型(Ⅲ型)1例(6%);时间-信号曲线诊断标准判断其敏感度96%(27/28),特异度83%(15/18)。结论单独采用DWI或三维动态增强在乳腺疾病诊断方面均存在局限性,联合运用二者,可互补彼此不足之处,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其中良性病变22个,恶性病变18个;均行DWI检查,测定病灶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应用SPSS 16.0软件比较其平均值,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作ROC曲线,求其最佳诊断阈值。结果: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55±0.35)×10-3和1.00±0.18)×10-3 mm2/s,其rADC值分别为(0.82±0.19)和(0.52±0.08)。良恶性病变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以ADC值及rADC值为诊断标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其中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0.04),rADC值的AUC为(0.965±0.03),诊断阈值分别为1.17×10-3 mm2/s、0.66,相应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88.9%)和(95.5%、94.4%),rADC值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ADC值。结论: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rADC值有更好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