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癌CT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癌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131)Ⅰ核素扫描,近年来体部CT广泛应用,为甲状腺癌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检查。本文收集20例甲状腺癌,为提高CT影像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材料来源收集我院1989年至1992年5月间均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甲状腺癌20例(其中甲状腺癌术后复发3例)均有CT平扫及部分增强病例;一般情况: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54岁。21~30岁 2例,31~40岁1例,41~50岁2例,51~60岁10例,61~70岁4例,71~80岁1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0年10月至1994年3月纤维结肠镜和电子结肠镜(下称内镜),共检查67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30例,结合活检和手术病理诊断老年人大肠癌32例,本文就其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10例。60岁一69岁20例,70岁一79岁10例。临床表现,便血16例,粘液血便5例,黑便3例,腹泻4例,腹痛3例,大便习惯改变1例。左下腹们及包块4例右下腹f门及包块2例。32例中有27例接受X线检查,其中未见异常2例,结肠显影不满意、回盲部有改变、直乙交界处收缩时间延长各1例,充盈缺损改变5例,肠腔狭窄伴肠管僵硬改变10例,怀疑结肠肿…  相似文献   

3.
我们与厂矿医院及基层妇幼保健院协作,应用传统的检查诊断方法(临床检查、B超、X线摄片,病理学)与深圳天基权保健服务有限公司引进的量子共振检测仪(QRS)双盲法对2760例妇女群体进行乳腺癌,子宫癌(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防治普查。分析QRS技术对肿瘤定性及疾病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自2002年12月20日至2003年4月10日,采用传统检查诊断方法与QRS技术双盲对2760例妇女进行乳腺癌、子宫癌(宫颈、子宫癌)、卵巢癌防治普查,20岁以内2例,21~30岁668例,31~40岁1308例,41~50岁619例,51~60岁148例,60岁以上15例。传统的检查诊断方法:乳腺临…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南宁市35-70岁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探讨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方法对南宁市20472名妇女采用乳腺临床体检(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CB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B ultrasound,BUS)及乳腺钼靶检查(mammography,MG)“三阶梯”模式进行乳腺癌筛查,所有病变诊断均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标准。结果20472名参检妇女中,共检出乳腺癌16例,总检出率为78.15/10万。其中35-3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45.74/10万;40-44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41.36/10万;45-4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69.34/10万;50-54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4例,检出率为130.98/10万;55-5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137.11/10万;60-70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117.86/10万。结论南宁市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乳腺临床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靶检查"三阶梯"筛查模式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在广西地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筛查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输血在消化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为首选 ,为减少术中出血 ,补充术中失血量 ,我们对 5 0例手术患者分别输注全血和冷沉淀 ,并进行了观察比较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食管癌 2 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 10例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3例 ,平均年龄 61.5岁 ;对照组 10例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60岁。胃癌 3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 15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5 9.2岁。对照组 15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60 .3岁 ;均经纤维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2组患者的年龄、…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1993年10月至1995年4月间共收治胸部恶性肿瘤病人32例,其中食管中下段癌15例,肺癌10例,左乳腺癌7例(术后内乳区照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71岁,年龄最小者31岁,60岁以上者共12例。全组病人均用~(50)Coγ射线外照射,总剂量在45—60GY/4.5—6周。全组病人在未放疗前均常规做9导联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发病较缓慢,以间断便血或脓血便为主要表现,临床易与非恶性肿瘤混淆误诊。本文着重就本院1984年10月~1997年12月间,经紧急纤维结肠镜检查,组织学/细胞学及术后病理学证实老年人大肠癌99例,以突发性出血为主症的临床误诊原因与紧急肠镜诊断价值及其手术/非手术生存期对比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99例,其中男62例,女37例。年龄60~86岁,60~69岁68例,≥70岁31例。突发便血至紧急肠镜检查≤12h32例,13~48h24例,49~72h内33例,≥73h10例。血便显示鲜红色62例,暗红色37例。便血最多10次/d,少者5次/d,平均7~8次/d。大便潜血试验全部显示…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肠系膜恶性淋巴瘤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20年(1971年1月至1991年1月)来住院治疗的23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病变局限或主要位于肠系膜淋巴结,排除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治疗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男12例,女11例。发病年龄12~63岁,平均为32岁。其中10~20岁5例,21~30岁 6例,31~40岁 8例,41~50岁 1例,51~60岁1例,60~70岁2例。以21~40岁发病最高(14/23,占60.9%)。  相似文献   

9.
黑色素瘤占所有癌症的1~3%,表现为广泛播散,易向胃肠道转移。使用放射线和内窥镜检查判断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胃肠转移占1~4%。尸检胃肠转移可达50~60%。材料和方法1972年~1983年共2,500例恶性黑色素瘤。以计算机回顾分析,有胃肠转移症状110例,占4.4%.其中38例(男28例,女10例),最近10年内发现有小肠转移症状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2岁,小肠转移平均年龄为46.5岁。放射线和内窥镜检查的回顾,以识别典型症状有助于术前的诊断。放射和内窥镜检查的特征食道黑色素瘤生长在食道较为罕见,110例中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我科1960—1982年期间41例恶性淋巴瘤死亡病例。全部病例系我科住院患者,均有活体病理检查或尸检证实。通过分析吸取一些经验教训。现将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分布男性30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2.7:1。年龄范围12—67岁,平均年龄33.5岁,小于20岁8例(19.5%),20—40岁21例(51.2%)为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10例  相似文献   

11.
胃平滑肌肿瘤比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辅助检查诊断率不高,常易误诊。本文报告37例(胃平滑肌瘤24例,胃平滑肌肉瘤13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3~72岁,平均53岁。40~60岁者32例,占86.5%。肌瘤病程1个月~20年,肉瘤病程1个月~4年。上腹疼痛不适26例,腹部肿块15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贫血5例。3例胃平滑肌瘤无临床症状,其中1例在普查时B超发现,2例在其它手术中意外发现。辅助检查本组作X线钡餐检查31例,确诊12例。作胃镜检查23例,确诊10例均为肌瘤。本组作腹部B超检查5例,4例发现肿块…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内镜检查国内已有众多报道,但就胃癌部位与年龄、性别差异及内镜所见的特征关系报道不多。本文收集了我院1992年至1994年胃镇检查10340例,对其中经病理证实的胃癌380例作一分析。1资料一般资料:三年共作胃镇检查10340例,检出痛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380例,检出率为3.61%。其中男291例,女89例,男:女一3.27:1。年龄在1《岁~80岁,平均年龄56.6岁。青年组(<40岁)互刚,占4.47%,男则,女15例,男:女一I:7·5;中年组(40岁~59岁)豆40例,占3684%,男!10例,女30例,男t女一4.67:1;老年组(>60岁)223例,…  相似文献   

13.
过去人们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癌较为少见,对此警惕性不高,常被延误诊治,预后较差。近年由于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老年人胃癌的患病人数也随之增多,研究其病理形态,对探索老年人胃癌的病因和发生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材料的方法从我院胃镜室所取活检确诊为胃癌的288例病例中,选出60岁以上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77例老年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全国胃癌协作病理组1980年10月的《胃癌病理检查及诊断规定》要求,进行了手术标本的肉眼和显微镜检查。组织以10%福乐马林固定,常规  相似文献   

14.
从1990年2月至1991年12月我们选用卡铂为主联合方案治疗恶性肿瘤5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其中男52例,女5例;年龄25岁~70岁,中位年龄56岁.初治者26例,复治者31例,其中曾放疗和化疗者共18例.57例中,食管癌10例,肺鳞癌13例,腺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2例,消化道癌(贲门癌和肠癌)10例.全组病例Karnofsky评分均在60分以上.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简称十二指肠癌)是不常见的一种小肠恶性肿瘤,由于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常被临床医师误诊或延误诊断。1980~1989年我院经纤维内窥镜检查发现且病理证实患者17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2.5岁,中位年龄48.5岁。其中20~29岁2例,40~49岁4例,50~59岁5例,60岁以上6例。二、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腹胀、上腹不适,烧心或嗳气等消化不良表现,其中13例有上腹疼,  相似文献   

16.
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成恶性胸腔积液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晚期肿瘤患者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1月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或胸腔穿刺术,术后胸腔内注入四环素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部分患者术后配合全身化疗,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10日~2001年11月10日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6~75岁,中位年龄60岁。20例为初诊患者,10例为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肺癌20例,乳腺癌6例,淋巴瘤4例。胸部X线检查时,大量胸腔积液(超过2000mL)5例,…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 ,我们对卵巢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 ,采用腹腔注射卡铂、氟美松、多巴胺、速尿 4种药物的治疗方法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17例患者年龄在 3 5~ 60岁 ,平均 45 3岁 ;合并腹水病程3~ 8个月 ,其中大量腹水者 11例 ,中量腹水者 6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CT扫描检查 ,细胞学检查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1 2 治疗方法尽量抽尽腹水 ,给予卡铂 0 2g、氟美松 10mg、多巴胺 2 0~60mg、速尿 40~ 10 0mg腹腔内注射。注射后反复翻身 ,使药物均匀分布在腹腔内 ,每周 1次 ,每个…  相似文献   

18.
1981年至1990年,我科共收治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腺癌18例。其中进行各种胆肠内引流5例,外引流1例,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现将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女各6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4岁。平均52.7岁。二、临床表现:黄疸10例、上腹胀痛8例、畏寒发热6例,SGPT升高6例,上腹包块1例,上腹剧痛1例。其中B超检查10例,胃镜、CT、PTC各2例。术前确诊壶腹周围癌5例、十二指肠腺癌1例、上腹囊性包决1例;误诊5例,其中腹  相似文献   

19.
我院采用VIP方案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 10例的近期疗效和毒性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0例病人中男性 8例 ,女性 2例 ,年龄 3 6~ 65岁 ,平均 5 0 .5岁 ,9例经病理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 ,胸片或胸部CT片确诊为小细胞肺癌 ,另 1例因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未能细胞学检查。 10例均为初治 ,KPS评分≥ 5 0分 2例 ,≥ 60分 8例。化疗方法 :10例均采用VIP方案化疗 ,异环磷酰胺 1.2g/m2 静脉滴注第 1天~第 4天 (同时使用美司钠 ) ,足叶乙甙10 0mg/m2 第 1~ 4天 ,顺铂 10mg/m2 第 1~ 4天 (适当水化 )同时给予脱水 ,利尿治疗。每 3周重…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本组男性4例,女性6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者55岁,平均42.5岁,40岁以上7例。 2.主要症状:腹部肿块(肝肿大)8例,3例伴有上腹胀痛,上消化道出血及失血性休克1例,病程6个月~10年,2年以上6例。 3.化验检查:血常规除1例有贫血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其余均正常。10例肝功检查均正常,9例作了AFP试验均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