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血尿酸变化。方法:选取578例痛风患者,均给予碱化尿液、抗炎镇痛、降尿酸等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控制炎症快,并能显著改善肾功能受损程度、溶解肾结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何文伍 《光明中医》2007,22(8):67-7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疗效及进展.方法:对几年来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治疗痛风的方剂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及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方法多样,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从而达到长期用药,最终根治的目的,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中西医结合则扬长避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炳 《山西中医》2008,24(4):20-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结合使用西药别嘌呤醇治疗痛风32例.结果:临床治愈9 例,显效13例,好转7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0.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副作用少,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4.
杨兴文  任敏  潘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8):734-734,77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服苯溴马隆、布洛芬、别嘌呤醇,治疗组加服中药四土四妙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在蒙医中属于“黄水病”“图赖病”范畴。本文介绍导师那日斯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应用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丰富经验。目前,西医治疗痛风主要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多、价格昂贵。据近几年文献报道,蒙医治疗痛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蒙药具有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点。导师那日斯在蒙医辨证施治基础上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痛风病,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臧力学主任医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痛风治疗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臧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方面具有卓见。我们有幸随师学习,现将臧老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痛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辩证施护调整饮食结构、中药外敷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及血尿酸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痛风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痛风的患病率、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能控制和治疗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通过对中西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进行分析,旨在形成二者结合治疗本病的发展思路,以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的深入,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优势互补,较单用西药和中药都有明显优势。在急性期可缓解疼痛,缩短病程,又可减轻副作用。在慢性期时,通过中西药的调理对本病的预防与巩固会起到很好的疗效。结论:通过对中西医各自治疗痛风的优势及不足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发现二者各自治疗本病能够达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急性痛风是由于尿酸钠微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组织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参照美国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对近10年来本院收治的6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内服中西药,外敷中药)进行治疗,并与单纯西药组进行对照,发现在疗效和控制复发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02年5月~2006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1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尿酸含量,避免其肾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2.
王春霞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3):228-22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关节红肿疼痛,发热,血尿酸过高等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属中医“痹症”范畴。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取得了较好疗效。1辨证论治罗氏[1]依据中医辨证方法将36例痛风患者分为热毒壅盛型与湿热型两组。热毒壅盛型给予清热凉血解毒...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加强,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西药对痛风的治疗虽然迅速,有效,但停药后症状反复,若长期使用,又会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中医药对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作用虽不及非甾体药迅速,但通过连续治疗,尤其是发作间歇期治疗的较好。我科王海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王海云主任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根据病因、病程及症状之不同,将痛风分为急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痛风关节炎患者血尿酸、血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  刘菊英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547-547,55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痛风关节炎患者血尿酸、血沉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及血沉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降低痛风关节炎患者血尿酸及血沉。  相似文献   

15.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全身性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 ,男性占 95 % ,女性则多于更年期后发病。单纯西医治疗 ,其药物不良反应多 ,不宜坚持治疗。笔者 1998年至今对 2 4例痛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9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呈明显上升乏势,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患者疼痛常反复发作疼痛,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94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5年~2004年对收治的186例原发性痛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诊断符合教材。随机分组。对照组92例:急性痛风58例,慢性痛风34例。治疗组94例:急性痛风57例,慢性痛风37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加强,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西药对痛风的治疗虽然迅速,有效,但停药后症状反复,若长期使用,又会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中医药对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作用虽不及非甾体药迅速,但通过连续治疗,尤其是发作间歇期治疗的较好。我科王海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王海云主任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根据病因、病程及症状之不同,将痛风分为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口臭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臭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方爱娟 《光明中医》2012,27(6):1200-120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并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仅给予西医治疗.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综合分析.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有效率88%,对照组有效率68%,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7例痛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尿酸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血尿酸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