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调查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完善控制疾病流行的策略。方法以2016年奉贤区监测点医院(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对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等可能引起感染性腹泻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有户籍、职业、6个月内有肠道疾病史、不洁饮水史、不洁饮食史、食用生冷食品史、饭前便后洗手和有家禽接触史;多因素分析显示:流动人口(OR=2.078,95%CI:1.094~3.948)、6个月内有肠道疾病史(OR=1.517,95%CI:1.135~4.881)、不洁饮水史(OR=3.285,95%CI:1.596~4.342)、不洁饮食史(OR=6.977,95%CI:1.895~8.975)是发生腹泻病的危险因素,便后洗手(OR=0.453,95%CI:0.255~0.803)、居住环境卫生状况很好(OR=0.019,95%CI:0.009~0.040)、无家禽家畜史(OR=0.713,95%CI:0.283~0.875)是发生腹泻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感染性腹泻的宣传重点人群应增加家中饲养家禽家畜者,防控重点应是大力倡导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确定昆明市出租车司机群体的疲劳发生率,了解出租车司机的一般工作和健康状况,并确定与疲劳驾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昆明市400名出租车司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个人资料、社会习惯、工作模式和睡眠模式,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采Epworth嗜睡量表评价疲劳和嗜睡水平.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调整后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和出租车司机疲劳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出租车司机群体患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的比例很高;疲劳驾驶与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额外兼职工作和每天驾车时间>10 h有关.结论 针对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和健康状况,可为下一步干预提供参考,提高生产力和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百色市及周边地区胰腺癌发病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胰腺癌且病历资料完整的269例患者和同期因腹部不适住院并排除为患有肿瘤疾病的3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血脂情况、胆系疾病史、慢性胰腺炎病史、家族史及遗传病史等资料,寻找胰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高脂血症、慢性胰腺炎病史及胆系疾病史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吸烟史(OR=2.972)、高血压病史(OR=5.279)、糖尿病史(OR=35.819)、幽门螺杆菌感染史(OR=24.999)、高脂血症(OR=12.665)、胆系疾病史(OR=16.611)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胰腺癌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高脂血症、胆系疾病史,通过引导有以上疾病的人群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儿童功能性便秘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表,将2019年4—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FC患儿121例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的健康儿童128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儿童的排便情况及便秘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儿童不同性别、体质量、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不规律、恐惧排便、未排便训练、憋便、母亲孕期高热量饮食、家族便秘史是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078、0.076、0.074、0.124、0.282、0.169,P<0.05)。[结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形成与排便不规律、恐惧排便、未排便训练、憋便、母亲孕期高热量饮食、家族便秘史密切相关,可以从其危险因素入手进行早期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便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007年0~7岁麻疹发病的原因,找出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麻疹发病率。结论选取0~7岁龄儿童,分为0~8月龄,8月龄~7岁两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麻疹患者接触史、母亲患麻疹史、母亲疫苗接种史和人口信息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从而确定引起宝安区0~7岁麻疹高发的原因。结果 0~8月龄儿童麻疹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OR值的95%CI分别为1.6~13、1.03~12.4,母亲患麻疹史和母亲疫苗接种史是保护因素,OR值的95%CI为0.02~0.43、0.05~0.77。方差分析显示,单独麻疹患者接触史尚不能认为是危险因素,而医院暴露史则为危险因素;院内麻疹患者接触史则为强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次数越多,OR值越大;疫苗接种次数越多,OR值越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女性黄褐斑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间进入简阳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黄褐斑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且无黄褐斑的女性208例作为对照组(非黄褐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黄褐斑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黄褐斑组和非黄褐斑组年龄、睡眠情况、季节变化、豆类摄入、是否有糖尿病、肝功能是否正常、吸烟情况、是否饮酒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遗传史、妊娠史、口服避孕药、日晒频率、防晒措施、情绪、护肤品使用情况等资料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史(OR值2.794)、妊娠史(OR值3.399)、口服避孕药(OR值1.446)、日晒频率(OR值5.145)、防晒措施(OR值4.589)、情绪(OR值3.011)、护肤品使用情况(OR值3.621)等为黄褐斑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黄褐斑发病风险与遗传史、妊娠史、口服避孕药、日晒频率、防晒措施、情绪、护肤品使用情况等存在相关性,临床可据其制定相关措施对黄褐斑进行...  相似文献   

7.
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宁复123名大肠腺癌现患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数据表明:饮用大口浅井水和山涧水及窖水,具有肠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痔疮或(新鲜)血便史、习惯性便秘史是本地区大肠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标准回归系数均大于1.96,OR值依次为1.40、3.07、2.59、13.00,常食葱蒜(2/3以上的配餐中使用葱,且有吃生蒜或腌蒜习惯)为负相关因素,标准回归系数和OR值分别为~1.95和0.66。各常见次食因素、肿瘤家族史、其它慢性病史、烟酒嗜好等因素与大肠腺癌的发生之间,未发现有明显的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萎缩性阴道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52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及52例配对的绝经后妇女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与萎缩性阴道炎的发生危险因素有绝经年限>10年、高体重指数、清洗外阴方式、反复尿路感染和补充雌激素(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选变量为绝经年限>10年(OR=10.82)、反复尿路感染(OR=3.64)、补充雌激素(OR=0.57)。结论绝经年限长和反复尿路感染是萎缩性阴道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补充雌激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12例,统计其围手术期内感染情况,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GCS>8分﹑ 昏迷时间≤3 d﹑ 无侵入性诊疗﹑ 住院时间≤14 d的脑外伤患者围术期感染率分别为18.75%﹑14.29%﹑14.94%﹑12.20%.GCS≤8分﹑ 昏迷时间>3 d﹑ 住院时间>14 d﹑ 有侵入性诊疗患者的8.33%﹑9.38%﹑8.00%﹑9.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CS﹑昏迷时间﹑住院时间﹑有侵入性诊疗是脑外伤围术期感染独立危险因素(OR1=11.536,OR2=8.445,OR3=15.102,OR4=7.725,P<0.05).结论 GCS≤8分,昏迷时间﹑住院时间较长,有侵入性诊疗的脑外伤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风险较高,需临床给予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农村中学生龋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寻找龋病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652名13~19岁中学生龋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口腔卫生习惯、家庭成员患龋情况、锻炼身体等31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 总龋患率为66.26%,患龋均为2.3颗。龋患率与早晚是否刷牙、睡前是否吃零食、是否经常锻炼身体、家庭成员是否患龋齿有密切关系,10舀sdc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也得出类似结果。结论 家庭成员患龋齿和睡前吃零食习惯是龋病的危险因子,早晚刷牙是保护因子,OR值分别为1.96、1.71、0.64。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男性专职汽车司机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司机职业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该人群的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512名男性专职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结果:男性汽车司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63%,高于一般人群.年龄、高血压家族史、BMI等因素与该人群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其OR值分别为2.014、2.490、3.530.结论:汽车司机人群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有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混合痔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混合痔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为混合痔的34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1配比选择同期就诊于该院的非痔病人群341例作为对照,通过面对面的调查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职业因素、生活方式、排便因素、疾病史、生育史、家族史以及混合痔健康知识情况等.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x2=15.431)、工作姿势(x2=18.078)、单一工作姿势持续时间长(OR=3.345)、饮酒史(OR=3.269)、吸烟史(OR=1.852)、较多辛辣食物摄入(OR=2.409)、较少体育锻炼(OR=1.522)、排便姿势(OR=1.750)、排便时间(x2=7.516)、排便频率(x2=8.405)、大便形状(x2=8.004)、肥胖(OR=1.618)、生育史(OR=2.211)、一级亲属有痔病史(OR=1.763)均与混合痔发病有关;肛裂、肛门瘙痒症病史与混合痔关联强度OR值分别为0.564、2.714;饮茶、肛周脓肿或肛瘘病史与混合痔发病无关.结论 混合痔的发病是职业因素、生活方式、排便习惯、生育史等多种因素长期反复共同作用的结果.肛裂、肛门瘙痒症与混合痔存在密切联系,混合痔的发病可能还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65例,另选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者64名作为对照。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尿酸血症、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情况。采用冠脉造影后是否诊断冠心病、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危险因素与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低HDL-C均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P<0.01);年龄、空腹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HDL-C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年龄、收缩压、血尿酸与冠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冠脉病变程度影响较大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男性、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准回归系数B分别为0.279、0.189、0.164、0.1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为冠心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其中OR值较高者为糖尿病(OR=5.789)和男性(OR=5.516),其次为高血压(OR=2.407)和年龄(OR=2.093)(P<0.05~P<0.01)。结论:年龄、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为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应重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POP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病例组(n=120)和对照组(n=120)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从单因素和多因素角度对老年女性POP发病原因进行研究。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女性POP的因素包括总哺乳时间(OR=1.677)、绝经年限(OR=1.978)为危险因素,而绝经年龄(OR=0.674)、体重指数(OR=0.806)、体力劳动(OR=0.752)、使用钙剂(OR=0.604)、日光照射(OR=0.651)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因素较多,涵盖社会人口特征、工作性质、日光照射、户外运动、月经史、孕产史、饮食习惯等。  相似文献   

15.
毕普民  王法艳  马茹君  丁宏 《安徽医学》2010,31(9):1119-1122
目的了解安徽省皖南某山区城乡居民慢性病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以社区为单元的慢性病干预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于2009年3月10日至20日在安徽省皖南某山区3区4县随机调查1045户,3288人。结果安徽皖南某山区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8%,其中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1.1%,农村为6.5%;按患病率由高到低排序,城镇居民前五位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心脏病及颈椎病,患病率在6.9%~0.5%,农村居民依次为高血压、支气管炎、心脏病、胆囊结石(炎)及糖尿病,患病率在2.7%~0.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患慢性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及自评健康状况。结论 55岁组患慢性病的危险是15岁组的6.656倍;女性患慢性病的危险是男性的0.662倍;与务农相比,干部(OR=0.326)、工人(OR=0.461)是患慢性病的保护因素;健康自评越"差",患慢性病的危险性越高。健康干预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途径,对重点慢性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上海社区常住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建立痴呆早期社区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属于“上海老年脑健康队列研究”中的徐家汇街道老年人认知功能调查研究。2016年7月—2017年6月,选取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内的塘子泾社区、徐汇新村社区、泰东社区、零陵社区、南丹社区老年人1 033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居住状况、受教育时间、职业性质)、生活方式和习惯(吸烟史、饮酒史、饮茶史、运动情况、饮食习惯、业余爱好、右利手情况、睡眠异常情况、饮食异常情况)、BMI、主诉症状(主诉或知情人诉记忆下降、主诉情绪低落、主诉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主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创伤史。调查上海社区常住老年人MCI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33份,回收有效问卷1 033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 033例社区居民中MCI老年人430例,MCI患病率为41.63%。MCI老年人与正常老年人受教育时间、职业性质、饮茶史、运动情况、业余爱好情况、主诉或知情人诉记忆下降率、主诉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率、高脂血症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诉或知情人诉记忆下降〔OR=2.324,95%CI(1.538,3.511)〕、主诉工作学习能力下降〔OR=1.667,95%CI(1.258,2.209)〕是社区老年人发生MCI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时间〔OR=0.953,95%CI(0.913,0.996)〕、职业性质〔OR=0.695,95%CI(0.501,0.964)〕、业余爱好〔OR=0.723,95%CI(0.533,0.981)〕、高脂血症史〔OR=0.706,95%CI(0.536,0.929)〕是社区老年人发生MC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上海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主诉或知情人诉记忆下降、主诉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保护因素包括受教育时间长、职业性质为脑力劳动、有业余爱好,可据此结果在社区内建立初步的痴呆早期干预模式。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有高脂血症史可能是MCI的保护因素,但其和MCI之间的关联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Driver fatigue is one of the biggest health and safety concerns within the road transport sector.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fatigue among taxi drivers in Singapo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ral working and health conditions of this group of people, and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tigued driving.

METHODS

A total of 340 taxi driv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participation in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included height and weight measurements. The response rate was 68.2%. The survey consisted of four main categories: personal particulars; social habits; work patterns; and sleep profile. The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level of daytime sleepiness and fatigu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adjusted odd ratio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associated with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fatigue among taxi drivers.

RESULTS

A high proportion of taxi drivers were obese and had self-reported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and high cholesterol. Driver fatigue was associated with very poor/poor self-rating of quality of sleep, having an additional part-time job, drinking three or more caffeinated drinks daily, and driving more than 10 hours a day.

CONCLUSION

We hope that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will improve awareness of the work and health conditions of taxi drivers, and contribute toward efforts to achieve a healthier workforce. A lower prevalence of fatigued driving may lead to lower risks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decreased economic loss,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nd safer roads for a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获得上海市中心城区5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社区50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心电图检查,对其生活习惯、疾病史及房颤发病率进行统计.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计入选50岁以上人群3804人.男性1691人,占总人群的44.4%.平均年龄(70.6±8.84)岁.调查明确诊断房颤患者130例,房颤患病率为3.42%,其中男性3.55%,女性3.31%,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男女,房颤的患病率逐渐升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95%CI 1.02-1.07)、既往有冠心病(OR=5.44,95%CI 3.60-8.22)或瓣膜病(OR=5.90,95%CI 2.36-14.77)为房颤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5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较高,高龄、冠心病或瓣膜病患者更易发生房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出租车驾驶员心电图,探讨其异常情况的规律.方法 对郑州市1500名出租车驾驶员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出租车驾驶员心电图异常率随其驾龄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出租车驾驶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多,与出租车驾驶员工作劳累、生活不规律有很大关系.应加强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