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使献血者招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探索一条适合本市且卓有成效的无偿献血工作途径,确保本地区临床用血需要.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在合肥市中心血站街头和站内采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样本,结合网络查询献血者详细资料以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合肥市无偿献血者当中男、女性别比为1.45∶1;18 ~45周岁无偿献血者占96.0%,大学本科以上人数占24.42%;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数占58.32%;农民献血者仅占献血人数仅占1.63%;少数民族献血者仅占总献血人群的4%.结论 合肥市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青年是本市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主要力量,献血者文化程度较高,固定献血者比例较低,农村人口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2.
2009~2010年嘉峪关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对无偿献血宣传及献血者招募策略的针对性,找出1条适合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方式方法,确保本地区临床用血需要。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嘉峪关市中心血站街头和站内采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样本,结合网络查询献血者详细资料以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嘉峪关市无偿献血者当中男、女性别比为2.16∶1;18~45周岁无偿献血者占91.1%,大专及以上人数仅占24.87%;农村献血人数仅占3.73%;少数民族献血者仅占总献血人群的1.26%。结论嘉峪关市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青壮年是我市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主要力量,献血者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群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1~ 12月 ,泰安市无偿献血者 182 0 0名 ,年龄 18~ 5 5岁 ,其中男 10 876人 ,女 732 4人。机关事业单位集体组织的有计划献血为计划献血 ,共 4 5 5 0人 ,其中 2次以上献血者占 2 0 % ;街头或站内自愿献血以及大中专院校、流动血库为非计划献血 ,共 136 5 0人 ,其中 2次以上献血者占4 0 %。1 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1.1 献血形式。计划采血比非计划采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例高 ,见表 1。在观察的 5 2 6名献血反应中 ,有 4 79人是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的 ,4 5人是采血后立即发生 ,2人是采血结束 2 0min以后在行走的路上发生的迟缓反应…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5800名无偿献血者心态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本市在街头设立了固定采血点,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分析和掌握济宁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心态特征,对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无偿献血的动员和宣传工作,保障献血者的身心健康,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于2001年2月~2002年2月对本市5800名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心态进行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伊宁市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伊宁市从1996年开始推行无偿献血工作,199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目前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但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仅为65%,为尽快使本市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过渡.笔者对本市2003~2004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满足自愿无偿献血者奉献爱心给社会的心理需求。提高无偿献血服务工作质量,扩展自愿无偿献血人群,发展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方法 于献血过程前、中、后期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为献血者开展全方位服务。结果 实现了组织献血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ml向400ml的过渡;献血者满意度稳定在98%以上;献血反应减少到0.69%以下,实现了服务的零投诉;固定献血队伍逐年增加。目前已建立3万多人。结论 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使无偿献血事业呈现良性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简称《献血法》)颁布实施,献血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有偿献血、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逐渐转变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以期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本站于1988年开展无偿献血,1998年取消计划性献血,全面实行街头无偿献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无偿化。但是在《献血法》实施初期,  相似文献   

8.
无偿献血300 ml与200 ml献血反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法定献血量内献血反应与献血量是否有明确的关系 ,对无偿献血量为 3 0 0 ml和 2 0 0 ml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对象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6月 ,在驻耒部队无偿献血官兵中 ,按本人自愿原则 ,随机抽取 1 2 42人 ,全部为初次献血 ,体质及训练强度相似。其中5 3 8例采血 3 0 0 ml,70 4例采血 2 0 0 ml。2 方法 由采血护士和巡回医师观察并记录献血反应。结果采用两标本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  果  见表 1、表 2。表 1 献血 3 0 0 ml与献血 2 0 0 ml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献血量例…  相似文献   

9.
以街头固定采血点(车)为主要模式的自愿无偿献血工作改变了以往献血者到站采血的被动行为,血站的服务意识、理念及行为方式也需随之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对献血者献血信息反馈和抱怨所采取的行为直接影响着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笔者就献血者信息反馈系统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8-10-01~2003-11-30周口市16所大中专学校学生无偿献血者28 012人次,年龄18~23岁,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以下简称街头献血)22 412人次,学校计划献血(以下简称校内献血)5 600人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的广泛宣传,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中。各地血站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在站内采集个体献血者,在街头采血车上采集自愿献血者。但街头采血车采血给我们的采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而且一旦发生献血反应,就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无偿献血者的身心健康和采血的顺利进行,2年来我们在为献血者采血的全过程中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荆门市无偿献血者献血的现状以及对献血的相关认知、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于2013年7月~2013年11月随机抽取荆门市无偿献血者1001名作为研究样本。结果献血者中以男性、30岁以下年龄段、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学生、军人以及企业人员为主。其献血主要动机是奉献爱心,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获取献血信息,对采血服务满意度较高。结论针对献血主要人群,发展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促进荆门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1日实行无偿献血以来,本市无偿献血队伍由无偿计划献血和自愿献血组成,无偿计划献血存在许多弊端,完全实现无偿自愿献血是输血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对163182人次无偿献血者献血方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至今已7年时间。十堰市中心血站2001年以前已完成了以计划无偿献血为主、自愿无偿献血为辅的过渡。从2002年开始本站所采集的血液百分之百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因受条件限制,工作模式制约,难以对流动的高危献血者进行控制,导致血液报废率较有偿献血时期明显增高。笔者将2002~2005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街头无偿献血晕厥的因素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来 ,越来越多的公民走上街头采血车 ,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但在街头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多为初次献血 ,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外出流动采血的特殊性 ,造成献血晕厥现象有增多的趋势。因此笔者研究了 33例街头献血晕厥情况 ,并总结出相应的预防及预后处理方法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  1 998年 9~ 1 2月 ,参加街头无偿献血共 45 1 6人次 ,献血者均符合卫生部规定的《供血者健康标准》。2 采血场所 街头采血车或采血帐篷。3 采血操作 严格按 1 997年版《中国输血技术…  相似文献   

16.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或采血后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短暂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出汗、心悸、浑身乏力、神情恍惚,严重时有短时意识丧失、惊厥、抽搐等。本站自1998年10月~2000年8月共接待无偿献血者12086人,发生献血反应329人,占无偿献血总人数的2.7%。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推动无偿献血工作顺利进行,对献血不良反应加以分析以及加强对献血者的护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流动采血车献血反应现场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 ,流动采血车街头采血已成为无偿献血血液采集的重要方式。因此 ,在采血车内相对简陋、狭窄、拥挤的空间里 ,面对众多的初次献血者 ,做好献血者的心理疏导 ,对出现献血反应者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方法 ,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广泛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 0月~ 2 0 0 1年 1 0月烟台市流动采血车采血 2 4 794人次 ,发生献血反应 688人次 ,发生率 2 .77% ;献血反应者年龄 1 8~ 48岁 ,平均 2 5± 5岁 ;男性占 5 6.1 % ( 368/688) ,女性占43.9% ( 30 2 /688)。2 方法 所有发生献血反应者 ,均为按《献血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桦甸市为逐步取消计划无偿献血,实现向自愿无偿献血的转变,积极探索招募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方法,自愿无偿献血者逐年增加,自愿无偿献血者比例逐年提高,已成为桦甸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到2005年完全取消计划献血,实现100%自愿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9.
299例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 ,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 ,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笔者对本地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6月参加无偿献血的1 5 894名献血者进行了献血反应原因的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 5 894名献血者中 ,发生献血反应 2 99名。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经体格检查和血液初筛合格后进行献血 ,采血时采用坐位 ,献血量为 2 0 0~ 40 0 ml,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低于 6…  相似文献   

20.
无偿献血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开展好这项工作,确保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临床用血安全,提高街头采血质量,确保血液安全,笔者选定我市街头采血车之一(2号车),对2004年4月~2005年2月无偿献血登记淘汰情况综合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