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胃肠道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2%(20/21),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66.7%(14/21)(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性梗阻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2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31例痊愈,1例中转手术治愈;对照组21例痊愈,4例中转手术治愈。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方法护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能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肠梗阻(AAIO)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2月至2016年01月期间收治的48例直肠癌术后AAIO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排便/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vs.75.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AAIO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周中胜 《中医临床研究》2012,(17):63+65-63,6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西医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总有效率76.92%。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其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可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7.
陆群瑛  顾根英 《新中医》2014,46(3):209-2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应用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西医疗法)和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043)。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发生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方法:10例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后发生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排号按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发生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中西结合护理,有助于病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加减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桂双 《河南中医》2013,33(7):1195-119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将56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以及对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痊愈2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0.7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并且配合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肠梗阻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排便/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急性粘连肠梗阻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应用中药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6例作对比研究,以抽签的方式,将10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肠梗阻导管与生长抑素的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温阳通便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中药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中转手术率(0%)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温阳通便法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防治脑卒中急性期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为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比较,研究组的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舒适护理对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舒适护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98.08%,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00%、8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非常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加快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施以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骷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汤胃管注入及大承气汤肛门滴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再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消化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理疗结合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9)和研究组(n=89),对照组给予针灸理疗治疗,研究组则在针灸理疗基础上配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理疗结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实施该护理措施后对患儿心理与生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5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23)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心理及生理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儿GCQ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应用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生理与心理舒适度,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构成,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伟东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01+1032-1001,103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等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配合中药活血承气汤治疗。两组均治疗后评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单纯西医组(85.00%),解除肠梗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纯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能够促使患者恢复,明显缩短疗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