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缺乳基本病机多为气血虚弱,与肝气失疏、乳络不通密切相关。其病性虚实夹杂,但总体以虚为主,故治疗多补气养血,兼以行气通络。翟凤霞教授以补气养血、行气通络之法自拟方药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取得了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产后缺乳为产后常见病,吾师朱颖教授认为产后缺乳的基本病机是气血虚弱,与肝失疏泄、乳络不通关系密切。其病机虚实夹杂,但临床以虚证多见,故治疗以补气养血为法,兼以行气通络。临床中重视产后多虚多瘀的病理特点,治疗本病多补通兼施,使补而不滞、通而不伤。自拟催乳方治疗本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更生老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好 《新中医》2001,33(9):8-8
张更生老中医精辨病机,善遣方用药治疗后缺乳。认为产后缺乳以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惊恐所伤、痰湿中阻之证为多见;治疗分别采用补气养血,舒肝解郁,安神定志、补气通窍,燥湿化痰、通经下乳之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产后缺乳,历来多从补气养血,疏肝解郁治疗,即气血虚弱应用通乳丹,肝郁气滞应用下乳涌泉散,如兼见乳房郁滞加用通络行乳之品。但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产后乳少,全赖上法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据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产后缺乳3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慧庄 《河北中医》1997,19(4):10-11
对32例产后缺乳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血虚弱,肝郁气滞两型。分别给予补气养血通络下乳及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方法治疗。结果治愈16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  相似文献   

6.
整理并总结陈萍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陈教授认为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临床治疗应以补气养血,佐以通乳为主;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临床治疗应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为主,两种类型均联合中药塌渍包治疗,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益于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缺乳多发生于新产后。王东梅主任医师认为,产后缺乳以气血虚弱型最为常见,故常以补气养血滋阴佐以通乳之法治疗收效颇好,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血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中为冲任之虚弱无疑也。"素体气血亏虚,或脾胃素弱气血生化无源,复因分娩失血耗气,致气血亏虚,乳汁化生乏源,因而乳汁甚少或无乳可  相似文献   

8.
产后缺乳论治5法山西省毛条厂医务所(030031)王小荣山西省肉种鸡场医务所牛忻群关键词缺乳,辩证论治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既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又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笔者近年来治疗产后缺乳多例,疗效满意,归纳为以下5法。1补气养血,通络泌乳...  相似文献   

9.
整理并总结傅金英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傅教授认为气血虚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养血通乳为主,可有效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药穴位按摩治疗缺乳谭自民*师晶丽*姚喜君*主题词缺乳/治疗中药/治疗应用穴位按摩“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足”,多因气血亏虚、乳汁生化无源,或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在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同时,我们用补气养血、疏肝理气、通络下乳之中药研制为乳剂,穴...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拟通乳汤可补气养血、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治疗产后乳汁不足 ,促进泌乳量增多 ,有奇效。在治疗的 6 6 8例缺乳患者中 ,有效率占 96 %。  相似文献   

12.
李素花 《中医药学刊》2003,21(6):988-988
笔者自拟通乳汤可补气养血、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治疗产后乳汁不足,促进泌乳量增多,有奇效。在治疗的668例缺乳患者中,有效率占96%。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100例剖腹产中产妇产后恶露不绝者占75%,缺乳者占71%,说明产后瘀阻、恶露不绝是缺乳的常见原因之一。对这类缺乳的患者,用传统的补气养血或疏肝解郁法治疗常难以奏效。笔者根据产妇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如产后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等,自拟一方养血逐瘀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下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自拟下乳汤治疗625例产后缺乳症。结果:625例患者中,治愈154例,显效198例,有效231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93.28%。结论:有补气养血、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之功的下乳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毅 《天津中医药》1992,(3):39-38,38
缺乳者,有因气血虚弱治以补气养血而愈,有因肝郁气滞者,疗以疏肝解郁而乳下。笔者辨证施治从湿论治取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屈红  安允允  张沙飞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43-844
产后缺乳的基本病机为气血不足和脾胃虚弱,与冲任亏虚关系密切,也与肝失疏泄条达和乳络不通有关。其病性虚实夹杂,但多以虚为主,故治疗以补气生血、健脾和胃为主,佐以疏肝理气、通络下乳。吴克明教授临床常运用经验方"益气生乳汤"酌情化裁,让病人家属做成药膳服用,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产后缺乳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认为产后缺乳的主要病机为乳汁生化不足或乳络不畅,病因为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或痰浊阻滞,治疗上强调"食疗为主,药物为辅"。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显著,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加了产妇和婴儿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复原膏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产科门诊产后缺乳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治疗组给予产后复原膏,7天;对照组给予生乳颗粒,7天;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复原膏治疗产后缺乳具有满意临床效果。产后复原膏可以补气养血、通络下乳,具有改善和促进造血功能,增加泌乳素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缺乳是产后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产后缺乳正日趋增多,母乳喂养率也急剧下降,从而给母婴的身心健康和优生优育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自2003以来,笔者应用补气养血、滋液生津、理气下乳的方法治疗缺乳患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缺乳是产后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产后缺乳正日趋增多,母乳喂养率也急剧下降,从而给母婴的身心健康和优生优育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自2003以来,笔者应用补气养血、滋液生津、理气下乳的方法治疗缺乳患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