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经病发热为妇科常见疾病,我国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证型分类及治疗方法皆有详细描述。从现代女性先天体质、生活环境、情志因素等角度出发,并结合引用古代经典医家著述对经病发热进行阐述,简要剖析该病的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2.
崩漏是中医妇科疑、难、急、重之症,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古今医家学术理论精辟、临床经验丰富、辨治各具特色。文章通过整理研究古籍经典著作、医家文献资料,整理总结古代医家、各家流派、现代名医治疗崩漏的学术思想和辨治特色,以为临证妇科急症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温病四大家学术思想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有深厚的影响,其论治妇科疾病特色思想主要概括为:叶氏重视肝肾,从奇经辨证论治妇科诸病;薛氏重视湿热为患,从脾胃论治妇科诸证;吴氏通补结合,巧用剂型论治妇科杂证;王氏强调药用清灵,药食两用调理妇科诸证。选择温病四大家特色学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因为传统中医大家不会局限于某一科、某一病的治疗,更符合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维;另一方面其特色学术思想广泛适用于妇科临床,为妇科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后世医家好好继承。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经典方,相对于时方,被称为经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临床疗效确切,为历代医家推崇。经方应用临床思维,丰富多彩,其中辨方证、抓主证等为医者所重。唯应用经方,必须谨遵经典理法,应详审方证病机,重视药物剂量配伍比例,并注意应用合方,或结合时方,以解决临床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5.
崩漏是妇科血证之一,也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笔者先后师从北方医家陈师、岭南著名医家罗师,观察南北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同时结合地理、气候、患者体质不同,对于崩漏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其医案进行整理与总结。通过分析二位医家的方药和经验,认为治疗本病除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外,也要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和人群体质运用不同治疗原则、药物配伍及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得出与中医同病异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相契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半夏具有以下特点。1)经方及历代经典方剂之中半夏用量范围为0.19~268 g,现代医家运用半夏用量范围为6~60 g。2)根据具体疾病、证型、症状确定半夏最佳用量及配伍:如半夏燥湿化痰行气,配伍茯苓、泽泻、陈皮、黄连、瓜蒌等,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痛经、不孕、冠心病等内分泌、妇科、心血管疾病,用量为6~30 g;半夏燥湿化痰散结,配伍竹茹、露蜂房、山慈菇、白花蛇舌草等,治疗肿瘤、甲状腺结节等,用量为9~45 g。  相似文献   

7.
通过潜心研究钱塘医派代表人物如张卿子、张志聪、高士宗等医家妇科相关论文,从“经典医籍是根本”、“脉证合参辨病机”、“胎产疾患宗温补”三个方面分析钱塘医家妇科学术特色,并以两则医案为例,洞察钱塘医派妇科临证水平.认为“钱塘医派”诸医家们重理论,精临床,并善讲学,这种独特的集思广益式的医学模式,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总结钱塘医派医家的妇科理论与病案,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钱塘医学思想的认识,弘扬和发展地方医学学术水平,并能以此管窥明清妇科医学发展的盛况.  相似文献   

8.
地龙具有清热、熄风止痉、平喘、通络等功效,现代医家应用地龙及其配伍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从中医病机、药理学、功效、配伍使用等方面对地龙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较为系统的研究,围绕中医功效的效应信息群客观表征,功效物质组发现、优化与验证,基于方剂功效物质组的方-证-病关联分析,采用方剂功效物质组的研究方法技术体系,探索性的阐述了四物汤类方功效物质组及其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方-证-病关联关系,为经典方剂及其衍化类方的现代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病-证-方-药结合探析左金丸配伍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证-方-药”结合研究有利于揭示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在该文中,以左金丸为模式经典方,从中医对肝火犯胃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现代病理药理的阐释、左金丸的方解及性味归经、药效物质及其药理作用多角度出发,以期揭示左金丸的配伍规律和性味归经的科学内涵,为现代中药复方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药引是在中药方剂中能够提高方剂疗效、引导药物直达病所的药物,它是在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和中药归经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运用,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亦常见于明清和温病医家的著作中。《时病论》是清代名医雷丰所撰医书,其按四时六气为时病分类编写,以法立方,形式简洁,井然有序,乃是首部探讨时病治疗的医学著作。在《时病论》中约有四分之三的方使用了药引,运用规范而灵活,产生了引药、引邪、增效、护胃等功效,是雷氏时病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别具特色,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医经典和医家著作及现代进展与成果,深入研究和具体阐明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瘿病的病因可概括为情志所伤;饮食不当、水土失宜;体质差异、劳倦所伤。病机为肝郁气滞;肺脾气结、炼津生痰;血瘀入络,初步形成了对瘿病病因、病机理论认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反佐配伍是中医组方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应用于重症的治疗,但是历代医家对于这种配伍研讨尚少。本文将从反佐配伍的思想来源、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现代价值等角度予以阐述,进一步分析反佐配伍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4.
清肺排毒汤重用石膏,解表邪的同时重视利小便、上下分消,并与芳香类药物相配伍,可提高退热利湿疗效。基于中医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关于疫病诊疗的心得及用药经验。通过回顾历代医家对疫病的治法治则,结合古医籍中相关文献记载,分析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清肺排毒汤的应用及其用法、用药、组方依据,以期为中医抗疫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派中医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著名中医妇科流派有九家,另有庞泮池、沈仲理、唐吉父等妇科名医,海派中医妇科流派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海派中医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的特点。海派中医妇科各流派在学术上相互学习,相互兼容,在治学和学术方面具有家学渊源、注重经典、办会办校、汇通中西、古方新用、组方精简、善用膏方等共性。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47-648
正经方是指汉代之前的经典医著中所记载的方剂,其中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主要代表。经方大多药味精简,却配伍严谨,疗效卓著,故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中医治疗皮肤病与治疗内科杂病均秉承"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所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方中着眼整体、调和阴阳脏腑气血的理论对于治疗皮肤病同样适用。张晓杰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重视对经方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择医案数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医文献中并无焦虑症病名的记载,因此给古代方剂文献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拟探索焦虑症中医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梳理焦虑症中医渊流,确定参考范畴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及现代医家治疗类似焦虑症的方剂,结合统计学方法和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治疗焦虑症的方剂进行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的研究,并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力图探索和揭示中医治疗焦虑症方剂的内在规律、提出以病因、病位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现代医家对崩漏的理论研究、临床辨治现况。方法结合闫宏宇老师对崩漏病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临床经验,查阅已出版或发表的现代中医妇科医家的专著、论文、医话、医案,进行整理、思辨和总结。结果崩漏的主要病机是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临床上常见的崩漏治则治法有六:①塞流、澄源、复旧;②辨证分型治疗;③按照年龄分期治疗;④中药人工周期治疗;⑤针灸治疗;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崩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吴门医家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大家,对内伤杂病尤其是妇科病造诣颇深。叶氏常谓:"吾吴(今江苏苏州地区)湿邪害人最广。"叶氏诊治妇科病重视湿邪致病因素,从湿论治,现将其特色总结为宣肺渗湿法、温阳化气法、通阳劫湿法、清热化湿法、淡渗利湿法、疏风化湿法等。对于临床具有较大的启示,亦能推动现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济阴纲目》中所载的调经方剂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技术结合中医理论研究方法,分析《济阴纲目》调经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深入探究医家学术思想,丰富中医药理论,提高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