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20日,北京市卫生局以原宣武区为试点区域,启动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向转诊预约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引导群众有序就医。转诊预约将采取实名制管理,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预约的患者到大医院就医,免除预约挂号服务费。  相似文献   

2.
施行预约挂号可以方便患者就医,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减少医疗纠纷,体现医疗公平性。但也有患者失约的问题屡屡出现,给预约挂号带来负面影响。失约原因中与患者不熟悉就诊流程、预约方式、医生的资历及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差、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文章指出,为预约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进行科学、有效的宣教,完善预约流程,建立对失约的约束机制可有效降低患者失约率。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病人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浙江省台州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有省预约服务平台、网上预约挂号、微信预约、现场预约挂号、电话人工预约挂号、诊间预约、出院预约等多种模式,所有数据实时共享同步。通过多种预约挂号模式进一步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预约就诊需求,方便病人就医。科学、合理的安排患者就诊,充分利用了挂号资源,降低了病人就医成本,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黄美 《西部中医药》2011,24(1):59-60
目的:探索门诊提供预约挂号的服务模式.方法:加强对医院预约挂号、现场挂号及诊问预约挂号等方面的管理.结果:实行预约挂号满足了患者多渠道挂号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号贩子"倒号的现象,营造出公平合理的就医环境.结论:实行预约挂号可以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预约诊疗服务模式,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优化门诊就医流程,缓解就医高峰时段和医院停车拥挤紧张状况,为提升门诊服务品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经验。方法:通过医院与中国移动公司、健康之路众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电话预约诊疗、网络预约诊疗、现场预约诊疗等服务模式,以弥补现有预约挂号的不足。结果:开展多种预约诊疗服务方式方便了广大群众就诊,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改善了医院就诊环境,提高了医院服务水平,从而使患者、医院和社会获得共赢。结论:推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是大型医院门诊挂号流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并已有所成效,但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以我院妇产科2013年开展至今的预约挂号服务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为提高预约挂号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有效提升了预约挂号的满意度,缓解了部分患者就诊挂号的难题,获得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医院信息化后对预约挂号的影响。方法:对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前后患者预约挂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行门诊信息化管理模式后,助推了预约挂号一站式服务,预约挂号较同期提高80%,预约挂号比例提高20%,患者满意度99%;提升了门诊医疗服务,树立了门诊部窗口形象,增长了社会影响力。结论:实行门诊信息化建设为医院门诊服务和质量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门诊自助挂号与预约挂号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深入,数字化、人性化管理已成为门诊管理的主要趋势.绍兴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11月开始实行实名制挂号、自助挂号服务,以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专科门诊、专病门诊的预约挂号服务,有效分流了挂号病人,减少了病人就诊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就诊效率,改善了就诊环境,增加了医院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现状及失约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查阅医院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门诊服务中心预约挂号统计表,了解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现状,对200例常规挂号患者、200例预约挂号患者和100例失约挂号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患者预约和失约情况的因素。结果:挂号人次136 080,预约人次80 955,预约率59.49%,失约率3.39%。患者预约挂号知晓率为78%,影响患者预约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挂号类别和是否会使用智能机。以≥60岁患者预约率为对比,<29岁、30~44岁和45~59岁分别是它的2.33倍、1.81倍和1.87倍;以本科以上学历患者预约率为对比,专科和高中及以下分别是其0.85倍和0.6倍;专家门诊患者预约率是普通门诊的3.03倍;会使用智能机患者预约率是不会使用者的2.07倍。影响患者失约因素有挂号的类别、是否收到短信提醒。普通门诊患者失约率是专家门诊的3.51倍,未收到短信提醒的失约率是收到短信提醒的11.09倍。结论:医院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的预约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患者在实际挂号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为优化微信预约挂号系统和现场挂号系统,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建议参考。方法:采取抽样调查法,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例,抽取医院2019年1~6月的微信预约挂号和现场挂号数据就人群特征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普遍采用现场挂号的方式,20~39岁的人群普遍采用微信预约挂号的方式。结论:医院应加大微信预约挂号宣传力度,增加和完善现场导诊服务,同时希望研发者提供一些更智能化、更便捷的挂号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预约诊疗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分析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月医院完成有效问卷调查的1 5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通过预约挂号患者有717例,传统挂号方式的患者有851例。对患者性别、年龄、学历进行记录,并了解患者是否知晓预约挂号、是否愿意预约挂号,以及不愿预约挂号的原因等。结果:1 568例患者中,知晓预约挂号服务的占54.85%,愿意进行预约挂号占68.43%。患者不愿进行预约诊疗的原因按比重由高到底依次为习惯了传统就诊方式、担心预约挂号后不能及时就诊、窗口挂号相对容易、担心预约费用等,占比分别为78.18%、10.30%、9.70%、1.81%,各因素相比,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预约诊疗服务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在目前管理仍存在预约率低等情况,医院需要根据自身资源和现状,寻找一条具有特色的预约诊疗服务之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的预约挂号现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门诊挂号的15431例患者,对问诊挂号中预约挂号占据问诊挂号的比例进行统计,并对医院问诊中预约挂号的不满意率及分诊的不准确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取本院进行门诊挂号的15431例患者中进行预约挂号的患者为1728例,约占据总门诊挂号人数的11.2%,其中表示不满意51例,出现分诊错误42例;而进行常规门诊挂号患者为13703例,其中对挂号不满意患者1822例,1109例患者出现分诊错误。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挂号方式的不满意率及分诊错误率对比显示,进行常规挂号的患者其不满意率及错误率明显高于预约挂号的患者(P0.05)。结论:医院门诊采用预约挂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门诊就诊质量及工作效率,有效提升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预约挂号在全国三级医院中的全面展开,预约挂号的形式、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做好预约服务中的细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从细微处入手,把每一次、每一位患者的预约挂号服务做好,保证患者方便、快捷的就诊,真正感受到预约挂号的方便实用,才能体现出医院优质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和高效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微信、支付宝预约挂号服务模式在医院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从2020年1月起开始调整门诊挂号服务模式,提供微信、支付宝预约挂号,统计2020年1~6月妇产科门诊的数据情况,微信、支付宝挂号患者设为观察组,门诊窗口挂号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各个环节中的用时,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不同挂号方式患者对门诊流程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挂号、候诊、缴费、取报告环节中的用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微信、支付宝预约挂号相较于门诊窗口挂号能够显著缩短门诊就诊流程,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挂号流程渐进性改进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渐进性改进,即推行预约挂号、自助挂号及取消原门诊大厅的集中挂号,引导病人直接去相应的专科诊区挂号等方式,并采取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及排队等候时间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改进门诊挂号流程后,挂号排队时间及病人就诊总排队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患者无效等待时间,改善了门诊拥挤的就诊环境.医疗服务质量、就医的环境和秩序以及就诊的便捷程度等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渐进性门诊挂号流程改进明显提高了门诊病人就诊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约挂号的目的以及实行预约挂号服务后对医院发展起到的作用,以期为今后挂号服务发展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门诊预约挂号对医院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一家三级乙等医院通过改进医院信息系统(HIS)、优化预约挂号流程、提高预约服务质量,达到提高预约挂号率的目的,探讨在挂号资源奇缺的现状下解决患者挂号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专家门诊预约挂号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挂号是病人到医院就诊所必经的一个环节,随着各种通讯技术的发展,利用多种媒体不断扩大医院信息和医疗服务的影响力成为医院服务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专家门诊预约挂号系统综合利用了电话、网络等介质,让病人能够通过复诊预约、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这三种渠道方便进行预约挂号,提升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预约挂号在医院门诊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和管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14~2015年医院未采用门诊预约挂号的1 200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选取采用门诊预约挂号的1 20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门诊候诊的时间和顺利性;每组分别抽取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门诊采用门诊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中的应用。方法:由门诊部组织成立预约挂号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通过观察、分析预约挂号失约率高的原因,制订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并实施。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6个月,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由原来7.66%降低到2.59%,患者对门诊满意度由88.33%上升至95.83%,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预约挂号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