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伴有吞咽障碍的急性卒中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odified 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MMASA)对发病后24h内入院的急性卒中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筛查,以筛查出的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1周内是否发生SAP,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吞咽障碍患者发生SAP的早期危险因素,并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以评估其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 113例急性卒中患者中,55例存在吞咽障碍,其中30例(54.54%)发生SAP.单变量分析显示,SAP组(n=3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间距):16分(13 ~21分)对3分(1~7分);P=0.000]、中性粒细胞计数[(8.22±3.75)×109/L对(5.39±2.56)×109/L;t =3.198,P=0.002)]、出血性卒中比例(96.00%对4.00%;x2=7.333,P=0.007)和机械通气比例(20.00%对0.00%;x2=5.612,P=0.018)显著高于非SAP组(n=25),而MMASA评分[中位数(四分位间距):53分(27~84分)对88分(66~92分);P=0.002]、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间距):10分(7~13分)对15分(11~15分);P=0.001]、淋巴细胞计数[(1.17±0.54)×109/L对(1.75±0.81)×109/L;t=-3.563,P=0.001]、CD3+T淋巴细胞计数[(0.73±0.42)×109/L对(1.14±0.85)×109/L;t=-2.307,P=0.025)、CD4+T淋巴细胞计数[(0.38±0.22)×109/L对(0.69±0.57)×109/L;t=-2.761,P=0.008)显著低于非SAP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206,95%可信区间1.076 ~1.351;P =0.001)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优势比0.974,95%可信区间0.952 ~0.997;P=0.025)是伴有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评分≥10.5分对SAP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和72.0% (P =0.000).结论 半数以上伴发吞咽障碍的急性卒中患者发生SAP.入院时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卒中类型、机械通气、MMASA评分、GCS评分、淋巴细胞计数、CD3+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多种因素与吞咽障碍患者SAP的发生相关,其中NIHSS评分较高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是伴有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10.5分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CAB)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为ONCAB术后新发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心脏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间357例单纯ON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新发房颤而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筛选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ONCAB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为23.8%(8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P=0.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P=0.03)及术前左心房内径≥38 mm(P<0.001)与ONCAB术后新发房颤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720, P=0.03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OR=11.924, P=0.032)及左心房内径≥38 mm(OR=2.735, P<0.001)是ONCAB术后患者发生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及左心房内径增大(≥38 mm)与ONCAB术后新发房颤相关,是潜在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76例。分析2组一般情况和可能影响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年龄≥70岁、术前NIHSS评分>15分、术前GCS≤8分、糖尿病、慢性肺病、后循环病变、机械取栓和抽吸、全身麻醉、术后持续镇静>1 d、气管插管>1 d及呼吸机辅助通气>1d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局麻加深度镇静比例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NIHSS评分>15分(OR=2.558,95%CI:1.741~2.563,P=0.003)、术前GCS≤8分(OR=4.358,95%CI:1.568~5.374,P=0.001)、后循环病变(OR=3.589,95%CI:0.328~3.251,P=0.005)、全身麻醉(OR=1.025,95%CI:1.159~2.664,P=0.041)和术后持续镇静>1 d(OR=3.254,95%CI:2.682~3.267,P=0.028)是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意识障碍和慢性肺病是导致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尤瑞克林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6-24 h内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尤瑞克林及盐酸纳洛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20 d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GC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20 d后NIHSS评分及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有效缩短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发病24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测得的Hct的四分位数分为低水平Hct、正常水平Hct和高水平Hct.END定义为住院后5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目评分增加≥1分.比较END组和非END组的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基线NIHSS评分、梗死灶大小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男性128例(59.26%),平均年龄(67.40±14.12)岁;62例(28.7%)发生END,男性和女性Hct正常范围分别为40.12%~46.35%和38.32%~44.17%.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基线NIHSS评分(P=0.001)、空腹血糖水平(P=0.030)、C反应蛋白水平(P=0.041)以及不同Hct水平的患者构成比(P=0.023)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40.0%)和低水平(35.2%)Hct患者EN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Hct正常患者(20.4%),但高水平与低水平Hct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9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ct(优势比2.460,95%可信区间1.146~5.283;P=0.021)和基线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070,95%可信区间1.014~1.129;P=0.013)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t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易发生END.  相似文献   

6.
不同真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真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肝衰竭合并不同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后者对患者病情和转归的影响。结果在资料完整的200例患者中,亚急性肝衰竭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92例,慢性肝衰竭105例。其中浅部真菌感染39例,侵袭性念珠菌感染89例,侵袭性曲霉菌感染72例。感染前三组患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别为25.3±6.0、25.1±6.4和26.2±6.2(P〉0.05),感染后则分别为25.8±8.7、28.7±9.8和32.9±7.7(P〈0.05)。MELD评分分别增加0.46、3.66和6.75,感染后三组间MEL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0)。浅部真菌感染出院时生存18例(46.1%),死亡21例(53.9%),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生存34例(38.2%),死亡55例(61.8%),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生存11例(15.3%),死亡61例(84.7%),三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恶化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浅部真菌感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在51例 PLC 患者,选取17项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参数,分析 PLC 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血清 AST 水平(P〈0.001)、是否伴有肝硬化(P〈0.001)、肿瘤包膜是否完整(P=0.003)和血管侵犯(P=0.006)与早期复发相关;通过 Kaplan-Meier 法和 Cox 风险比例模型筛选发现有肝硬化(风险比=2.865,95%可信区间为1.846~8.466,P〈0.001)、肿瘤包膜缺失(风险比=3.357,95%可信区间为1.526~6.949,P=0.002)和血管侵犯(风险比=2.230,95%可信区间为1.094~4.548,P=0.027)是 PLC 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肝硬化、肿瘤包膜缺失和伴有血管侵犯等危险因素的 PLC 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以期及早发现肿瘤复发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期吞咽障碍系统管理对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和2012年1-12月后循环脑梗死患者203例,其中2010年98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2012年105例为治疗组,入院即时完成吞咽功能评估,随后进行饮食指导、吞咽训练等系统管理,观察两组间住院期间肺炎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值、改良Barthel生活指数(MBI)评分的改善值、住院时间、发病3个月病死率。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肺炎发生率37.8%,治疗组肺炎发生率8.6%,对照组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χ2=23.62,P〈0.01)。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值、MBI评分改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6.98,P=0.001;t=-12.30,P=0.001)。对照组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t=24.50,P=0.001)。发病3个月随访,对照组病死率6.12%,治疗组病死率0.95%,对照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治疗组(χ2=8.57,P〈0.05)。结论 急性期吞咽障碍系统管理明显改善后循环脑梗死预后,减少住院期间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老年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S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5例老年S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45例,非肺部感染40例,感染率63.63%。单因素分析显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患者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前发生呕吐、术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时间、Graeb评分和血肿体积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GCS≤8分、Graeb评分>14分和血肿≥60 ml是老年S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SICH患者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术前GCS≤8分、Graeb评分>14分和血肿≥60 ml等易感因素,临床上应加强病情监测,积极采取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在出生后出现缺氧即予以NCPAP进行呼吸管理,对照组患儿只有在吸氧浓度(Fi02)〉40%,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波动于85%-88%时予以NCPAP。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慢性肺疾病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创机械通气率为32.65%,对照组为59.52%,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院内感染率(12.24%)也低于对照组(30.95%)(P〈0.05);慢性肺疾病发生率(8.16%)也低于对照组(23.81%)(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早期应用NCPAP可明显降低有创机械通气、院内感染和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QRS时程(QRSd)增宽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患有心衰但无房颤病史的患者1098例,将其分为三组:QRSd≤120 ms、120 ms〈QRSd〈150 ms及QRSd≥150 ms组,随访跟踪各组新发房颤的概率.通过二元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QRS时程和房颤新发概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患者群体的统计表明,房颤的新发概率为35.7%.通过二元分析发现,房颤的新发概率存在组间差别(21.7%、35.9%、42.5%,P〈0.01);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发现,QRS时程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QRS是慢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绪障碍状况以及导致情绪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SDS、SAS总平均分与我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SDS、SA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FEV1占50%以上COPD患者SDS、SAS的评分与FEV,占50%放下的COPD患者SDS、SAS的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患者女性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存在情绪障碍,心理辅导治疗应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术后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发病后24 h内行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9例,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6例。术前评估Glasgow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测量血压。术后2组常规吸氧2~5 L/min,第4天开始治疗组行高压氧(HBO)治疗,1次/d,共20 d。术后1周、1月记录病人存活情况、GCS、NIHSS、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结果术后1周时,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22),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37)。术后1月时,治疗组病人的GCS(P=0.010)、GOS评分(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术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迟发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342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外伤性迟发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发现男性、年龄≥60岁的患者迟发出血率高(P〈0.05),复合伤组与单纯颅脑外伤组迟发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迟发出血组比较,迟发出血组GCS评分、Plt显著降低,Hb降低值较大(P均〈0.05)。提示外伤性迟发颅内出血与性别、年龄、GCS评分、是否有活动性出血、Plt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马莉琴  谢姚屹  温德树 《内科》2011,6(5):427-42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法将16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有无伴发SIRS分为SIRS组75例和非SIRS组88例,均于入院当天、第3天分别进行头颅cT检查、G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结果163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75例,发生率为46.01%。SIRS组GCS评分低、出血破入脑室发生率高(P〈0.05),SIRS组入院第3天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增加(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为33.33%,病死率为30.67%,均高于非SIRS组的9.09%和6.82%(P均=0.000)。结论SIRS从多方面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可作为急性脑出血病情进展的警示信号和预后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以相同的西医治疗方案和无创通气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GCS评分。结果转为有创通气例数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时间、血气及GC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较常规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探讨肝衰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18例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肝衰竭患者进行SOFA评分,比较存活与死亡者临床特征的差异,评判其对肝衰竭合并MODS死亡的判断能力。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呼吸系统SOFA得分分别为0.78±0.91和0.13±0.34(P〈0.01),循环系统为0.55±0.85和0.0±0.0(P〈0.05),肾脏得分1.43±1.12和0.38±0.81(P〈0.01);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SOFA总得分分别为10.93±2.21和8.31±1.20(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标准误0.040,渐进显著性水平P<0.01),渐进95%可信区间为0.778~0.936。当截断点为8分、9分和10分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2%、92.9%和96.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45.0%和30.2%。结论 MODS患者呼吸、循环和肾脏功能障碍是肝衰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OFA评分对肝衰竭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梅毒的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完成MSM基线队列招募,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情况,并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3年内梅毒抗体阴性基线共招募1074名MSM,6个月随访到660人,梅毒新发感染率为6.12/100人年[95%可信区间(CI)=4.09~8.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大专以下的文化程度[风险指数(HR)=2.47,95%CI=1.24~4.91,P=0.01],首次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年龄(HR=2.24,95%CI=1.04~4.80,P〈0.01)和2011-2013年3年内艾滋病病毒检测次数(HR=3.94,95%CI=1.49~10.41,P〈0.001)是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MSM中梅毒新发感染率仍处在较高水平,急需针对梅毒新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开展预防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NF—κB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健康成人30名,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免疫印迹分析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核因子K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肌动蛋白(actin)作为内参。两组人群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PBMC中NF—κB P65(Se^536)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0.85(95%可信区间为0.49—1.02)对0.47(95%可信区间为0.26—0.67),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2.00mg/L(95%可信区间为1.21—4.60)对0.83mg/L(95%可信区间为0.10—1.75),P〈0.01],C-反应蛋白(CRP)以中位数表示;在糖尿病组,磷酸化NF—κB P65(Ser^536)与log(CRP)呈正相关(r=0.351,P〈0.05),log(CRP)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稳态模型法估计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基化血红蛋白(GHbA1c)呈正相关。结论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PMNC处于炎症状态,其中NF—κB活性的升高可能影响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患者209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调查继发感染发生率,参照既往研究结果及专业知识筛选收集可能影响继发感染发生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卒中类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等。结果 209例患者继发感染45例,继发感染发生率为21.5%。不同年龄、卒中类型、GCS评分、NIHSS评分及有无糖尿病、营养不良、吞咽障碍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有无吸烟、COPD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脑出血、GCS≤8分、NIHSS≥15分是脑卒中后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感染发生率较高,且主要为肺部感染。高龄、脑出血、严重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卒中患者较易发生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