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外伤害是当前危害中、小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青岛市第六十一中学1993~1996年四年间共有261名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本文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993~1996年对在校学生建立意外伤害登记制度,掌握我校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损伤部位等有关情况.2 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岱山县城区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情况,揭示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岱山县城区2所小学1 570名1~5年级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520名学生,一年内发生意外伤害239例,伤害发生率为15.72%。男生意外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χ~2=4.20,P<0.05)。伤害发生地点以校内(30.77%)和家中(28.85%)最为常见。意外伤害类型前6位依次为跌伤、碰撞伤、扭伤、交通事故、烧烫伤、割刺伤。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P<0.01﹚;父亲文化程度不同,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的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1)。学生因为伤害治疗所发生的费用以100~499元占比最多。结论针对海岛城区小学生意外伤害特点,应采取以综合性伤害干预为主的健康教育手段,对男女学生伤害原因根据性别差异制定防备对策,强化提升母亲的意外伤害知识及正确应对行为,跟踪干预效果和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3.
意外伤害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对小学生的危害比其他疾病更为常见,后果更为严重,给受害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学生的负担。为了解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类型和原因,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市对学小生4、5年级共1180名学生进行了意外伤害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小学生意外伤害现状和安全教育需求,为学生安全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天津市两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554人,教师9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52.8%,伤害类型以多发伤害为主,占68.5%,跌倒是学生受伤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学习成绩学生间伤害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有98.8%的老师、98%的家长和89.3%的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应该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结论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开发教材及师资资源,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安全教育体系,使安全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州市小学生意外伤害认知和行为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州市4所小学1185名3~6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9.0%,安全行为率为70.3%,女生均好于男生;学生对伤害后的处理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差。[结论]小学生安垒意识较差,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应加强教育和引导,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地区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小学生意外伤害预防和控制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在云南省陆良县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县的9个乡镇中分别抽取1所小学,选取五、六年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631名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7.2%。单因素分析显示,意外伤害发生率以男生(19.7%)、独生子女(21.8%)、城镇户籍学生(24.2%)、留守儿童(22.1%)、伤害危险行为得分高(23.9%)、伤害相关知识得分低(27.5%)和生活满意度得分低者(18.8%)为相对较高(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留守儿童和伤害危险行为得分高是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39 (1.06-1.83)、1.66(1.23-2.23)和2.70(1.62-4.49);而伤害相关知识得分较高和生活满意度得分较高是意外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OR值均1)。结论云南省农村地区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应当将男生和留守儿童列入重点干预对象,开展预防伤害危险行为和伤害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意外伤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的第1位死因。为了解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1.调查对象为浙江省永嘉县8所小学的3~5年级学生1161名(占3~5年级学生总数的98.22%,其中男生599名、女生562名)。调查时间为1997年10~12月。以问卷形式进行现场直接询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部分。知识部分28题,态度部分3题,行为部分20题。2.结果:(1)知识部分:在基本知识方面,知道儿童意外伤害是一种疾病者占35.7%;认为儿童意外伤害是可以采取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淄博市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淄博市的3个区6 所小学共3 0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淄博市小学生的意外伤害率为9.58%,前3位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3.97%)、中毒(3.71%)、车辆刮碰伤(1.91%)。伤害的发生率与性别和年龄有关, 男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 (χ2=10.635,P=0.001)。各年龄组伤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7,P<0.001)。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有性别、收入是否减少、主要养育人、学生年龄。结论小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以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宝山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发生场所、发生原因及其相关因素 ,我们对宝山区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以全区 51所中学、66所小学、5所职校、1 9所农村学校 ,共1 4 1所学校的 97767名学生为观察对象。观察 2 0 0 0年 9月 1日~2 0 0 1年 6月 30日期间所发生的意外伤害。培训全体卫生老师 ,统一调查方法和填写个案卡 ,随时收集上报调查表。2 结果与分析2 .1 意外伤害发生概况  2 0 0 0学年中 ,宝山区共发生意外伤害 1 85例 (包括 7名死亡 ) ,其中男生 1 4 0例 (75.68% ) ,女生 45例 (2 4 .32 % )。见表 1。表 …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2005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洪镭  陆小军  刘辉 《职业与健康》2007,23(9):739-740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常见的意外伤害种类和发生情况,分析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为制定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预防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调查南京市6个区县24所中、小学学生,对其伤害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11名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5.87%,其中小学生为25.63%,初中生为12.39%,高中生为10.78%;男女生伤害发生比例为1.93:1;常见的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19.17%)、碰伤(12.60%)、硬物击伤(9.76%)、锐器伤(9.27%)。城区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3.63%,城郊结合部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0.30%,郊县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4.41%。结论南京市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城郊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区和郊县学生,男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学生的意外伤害需要得到足够重视,必须在学生中间加强意外伤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留守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及认知水平,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综合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贫困县Z县4所小学1000名学生进行意外伤害情况调查。结果6~8岁(OR=2.175)、男童(OR=2.469)、父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2.222)是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性格内向(OR=0.246)、独生(OR=0.591)是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不同性格留守小学生对溺水(P=0.006)、烧烫伤(P=0.007)、划割伤(P=0.050)和药品误服(P=0.028)的认知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根据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和认知水平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小学生、家长、教师等积极进行有关意外伤害预防与应急处置的教育干预,重点加强外向型小学生的意外伤害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英德市农村小学生意外伤害危险行为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个镇10所小学,对全部学生进行意外伤害危险行为问卷调查3 050人,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2.72%。日常运动、在非安全场所游泳、步行违规是意外伤害相关的主要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3.93%、41.15%、30.43%,男生高于女生。具有运动、不安全场所游泳和步行违规的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7.54%、39.92%和32.00%。结论农村小学生特别是男生是意外伤害及危险行为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农村小学生预防意外伤害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降低意外伤害及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萍乡市区小学生智力发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2 0 0 0年上半年在萍乡市进行了小生智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市区 8所小学共有学生 414 3人 ,按 1 10确定样本量为 414人 ,抽取 8所小学中的 4所小学 ,将这 4所小学 2~ 4年级学生编号 ,从中随机抽取 414名小学生进行智商测定。影响因素调查为 414名小学生中测得的优秀以上智力学生与随机抽取的一般智力学1 .2 方法 1.2 .1 智力测验采用《瑞文测试联合型中国农村版》(CRT -RC)图册 ,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主试人经…  相似文献   

14.
钟秋颖  谭志勇 《中国校医》2018,32(4):275-280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区小学生的伤害现状及其家长知信行模式,探讨家长伤害相关知识、家长风险行为、对孩子的教育程度、家长周围的环境规范情况及家长的风险感知与学生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2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区4所小学1 029名学生家长,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进行1年内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学生家长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知晓、风险行为、对孩子的教育程度、家长周围的环境规范及风险感知情况等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29名学生家长参与调查,1年内共有159名学生发生伤害,男生伤害发生率为19.0%(101/532),女生伤害发生率为11.7% (58/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伤害相关知识得分≥9分、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伤害负有完全或部分责任是学生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家长身边有发生过或有听说过因意外事故造成孩子伤亡的案例、家长曾因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发生伤害是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小学生的伤害发生受学生性别、家长伤害相关知识得分、家长的风险感知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提高家长伤害相关知识知晓及其对孩子伤害发生的重视,增强责任感,以减少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2所小学学生意外伤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大连市城市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大连市2所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1998年1月1日-2000年12月30日期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资料。结果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2.05‰,4.86‰和9.79‰,男生意外伤害发生率显高于女生;跌伤在意外伤害中占36.14%,居首位;意外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学样;意外伤害入院事率为37.35%,人均缺课4.23d。结论 大连市城市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以跌伤为主,男生显高于女性。应针对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及重点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区小学生伤害发生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1月,在济南市槐荫区抽取3所小学,调查2 212名城市小学生2008年1~12月伤害发生情况,并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影响伤害发生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2 212人,过去1年中伤害发生率为15.01%。发生的437人次伤害中,跌倒/坠落占34.32%,碰撞/挤压伤占27.69%,扭伤占12.3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因素有学生性别为女性、监护人非在婚、监护人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家中喂养宠物,其OR值分别为0.778、0.566、0.738、2.198、1.571。[结论]槐荫区城市小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女生、监护人非在婚、监护人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家庭收入较低、家中未养宠物的小学生不容易发生伤害。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方法 在通州区选择两所小学、两所中学的1157名学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1所小学、1所中学的588名学生及家长为干预组,另两所中小学校的569名学生及家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自救急救、生活常识等3个方面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期1年,并在于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于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家长的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将锐利物品、药品、热水等合理放置的行为改变上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能指导学生和家长形成健康相关行为,能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农村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及疾病负担,提出预防措施,为降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和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及自行设计的《儿童伤害调查表》及家庭疾病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s,FBS),对唐山市2所县区小学进行调查。结果:伤害的总发生率为16.5%,各年级伤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7.4%、12.2%、20.6%、11.8%、21.4%、12.9%。前5位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碰撞伤、车辆伤、烧烫伤、食物中毒。由伤害所致的疾病负担是多维的,除经济负担外,还对家庭日常生活、家庭娱乐、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生理及心理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家庭负担与受伤害学生是否住院、卧床、活动受限制、休学及是否有陪护等因素有关。结论:唐山农村地区儿童伤害带来不同的家庭负担,应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的特点,动员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力量,加强防范措施,控制和降低儿童伤害,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外伤害逐渐成为威胁儿童的主要疾病。意外伤害不仪对儿童健康造成巨大危害,而且也给受害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各种沉重负担,因此意外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基本情况,我市对四、五年级共1180名小学生进行了意外伤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相似文献   

20.
南汇县1997—1999学年中小生意外伤害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外伤害以及由此导致的死亡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伤害更是成为 1~ 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1] 。笔者通过对南汇县 1997~ 1999学年全部在校学生发生的意外伤害进行调查 ,旨在了解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及主要原因 ,以便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7~ 1999学年南汇县所有中小学在校生 ,3年共计 2 72 5 76人 ,其中中学生 10 9785名 ,小学生 162 791名。1.2 方法 以学校为单位 ,由各学校保健老师按统一标准 ,对发生意外伤害的学生作调查 ,并填写意外伤害调查表 ,上报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专人统计汇总。有如下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