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PSCAD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治疗组61例;2组均采用卒中单元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方;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2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HAMD及HAMA评分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卒中后抑郁-焦虑状态,还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IPSD)患者抑郁状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I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EECP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以及血清TNF-α、VEGF和BDNF和VEGF含量检测。结果:治疗7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TNF-a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BDNF和VEGF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联合抗抑郁药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情绪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2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抗抑郁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SFBT进行心理干预,疗程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和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4及8周时,2组患者的HAMD、NIHSS、MBI评分较治疗前均逐渐显著改善(P0.01),且两个时间点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0.01)。结论: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联合舍曲林较单一的抗抑郁药治疗更快速、更显著地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加用舍曲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HAMD和MES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抑郁改善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舍曲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朱喜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41-3641
目的 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加用舍曲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HAMD和MES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抑郁改善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舍曲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抑郁的影响。方法:PS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帕罗西汀组各5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舍曲林或帕罗西汀,疗程3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绪,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估生活质量,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抑郁情绪、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1月、3月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帕罗西汀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舍曲林组(P<0.05),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舍曲林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可有效促进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及抑郁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2、4、12周的HAMD、NIHSS、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的HAMD、NIHSS、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能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在治疗后1、4、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及副作用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副作用评定。结果在治疗后8周,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康复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每组予常规治疗,药物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抗抑郁药物文拉法辛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早期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早期康复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后4、12周,3组HAMD及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或0.01)。治疗后4周,药物组HAMD评分高于联合组(P0.05),BI评分显著低于联合组(P0.01);康复组HAMD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联合组(P0.01),BI评分低于联合组(P0.05)。治疗后12周,药物组HAMD及NIHSS评分高于联合组(P0.05),BI评分显著低于联合组(P0.01);康复组HAMD评分显著高于联合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性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抗抑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肢体康复指导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1周内、生命体征平稳条件下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包括人文关怀、疾病知识讲解、心理干预、文娱活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干预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4周后、12周后HAMD、MBI、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治疗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急性期伴心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和日常生活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日常生活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刺激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两组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病人除传统治疗方法外,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假刺激.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降低,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程度比对照组明显.[结论]rTMS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认知疗法组40例以舍曲林合并认知心理治疗,舍曲林组40例单一服用舍曲林治疗。疗程6周。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结果至治疗的4、6周末时,两组治疗后SDS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认知疗法组于治疗6周末SDS和HAMD评分均较舍曲林组显著为低(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能迅速缓解症状,对各类抑郁症均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逐淤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与单纯应用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应用逐淤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与单纯给予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NFD)评定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第6周末,两组总有效率、HAMD评分及SNFD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逐淤解郁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酞普兰,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促进卒中后抑郁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乌灵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79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乌灵胶囊组患者给予乌灵胶囊(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99 g,三餐后口服;乌灵胶囊+高压氧组患者给予乌灵胶囊0.99 g,三餐后口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不给予高压氧治疗及乌灵胶囊口服。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乌灵胶囊组和乌灵胶囊+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灵胶囊+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乌灵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接受乌灵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解郁祛瘀汤合并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赛乐特)治疗痰瘀型脑卒中抑郁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合并解郁祛瘀汤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10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0周末用Barthel指数评定,了解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10周末进行HAMD和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祛瘀汤能有效改善PSD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康复组、药物组及联合组3组,每组30例.每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行早期康复训练,药物组同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联合组予早期康复训练及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12周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康复组和药物组,E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康复组和药物组.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帕罗西汀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合并焦虑的81名患者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急性脑卒中病人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78%,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5.85%;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Ⅰ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焦虑病人单用药物帕罗西汀或给予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加氟西汀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早期康复加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用早期康复对照组,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心理治疗对轻中度初发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轻中度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研究组还给予心理干预疗法,治疗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HAMD和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的治疗组HAMD、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31,P=0.00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149,P=0.023)。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轻中度初发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较单用药物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