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肛诊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直肠癌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74030)赵德鹏张庆忠钱桂荣赵卫东为了探讨肛诊涂片细胞学检查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我们对308例肛诊扪及肿块及疑直肠癌者进行了肛诊涂片细胞学检查,并与894例内镜检查者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检查方...  相似文献   

2.
腔内超声检查在直肠癌术后随诊中的应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夏立建,刘爱武山东省荣军医院黄玉芳1990~1995年,我们对44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腔内超声随诊检查,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应用东芝SAL一50A线阵式超声仪,探头为5.0MH...  相似文献   

3.
陈军  吴凌云 《山东医药》1999,39(11):19-19
1994~1996年,我们收治直肠癌患者265例,其中经肛诊确诊215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17例,女98例;年龄25~83岁,平均58±4.2岁。肛诊检查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取胸膝位或Simi体位,必要时取蹲位。肛诊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前后...  相似文献   

4.
关于青年直肠癌误诊的教训虽有报告,但尚未能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我们统计自1983年至1993年间在84例青年直肠癌中竞误诊42例,占50%。现就本组资料,着重介绍青年人直肠癌的误诊的原因和体会,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学组牵头,联合国内消化、消化内镜以及消化病理专家共同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主要从定义及术语、结肠镜筛查实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治疗及术后注意事项和随访5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的规范开展提供参考,提高我国结直肠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multisliceCTcolonlgraphy,MS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临床拟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行结肠充气的低剂量50mAs16层螺旋CT扫描(MSCT),利用工作站的后处理软件可获得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haded.surfacedisplay,SSD)和透明显示像及CT仿真结肠内镜图像(CTVC)及结直肠黏膜剖开图像,将低剂量MSCT诊断结果与结直肠镜或手术病理进行对比。结果37例经手术或结直肠镜病理证实结肠癌29例和非结肠癌8例,低剂量MSCT正确诊断29例结肠癌病例(包括并发病灶及转移灶)中的28例和8例非结直肠癌中的5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55%(28/29),62.5%(5/8),89.19%(33/37)。结论低剂量MSCT是安全、无创、快速、全面评价结直肠癌的方法,可以完全替代钡剂灌肠检查,是结直肠癌筛选、术前分期、预后评估及术后随诊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例1脑型血吸虫病涅诊为神经胶质瘤龚某,男,45岁,因头晕、头痛伴左上肢及下肢触电样麻木20余d,于1994年8月15日在九江某医院就诊,CT片示右额顶占位病灶。同年8月20日上海某院诊断为神经胶质瘤,在全麻下行右顶开颅,病灶切除手术顺利。同年8月23日华山医院病理诊断右额顶脑型血吸虫病肉芽肿(为活卵),术后一年无自觉症状,于1995年8月25日在6301厂医院用吧喷酮治疗,120mg/kg,6d疗法,天严重反应,痊愈出院。例2血吸虫病结肠肉芽肿误诊为直肠癌周某,男,22岁,于1993年双抢季节大便后少量带血,以后日渐加剧。至1995年2月每日排便…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直肠癌发病多见于年龄在4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是,近年来发现在30岁以下青年人患大肠癌并不少见,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2月,发现大肠癌的患者48例。其中30岁以下患病就有9例。有4例青年结肠癌患者被误诊,以致延误时间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和吸取经验教训,现将误诊原因总结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青年结直肠腺瘤与恶变及大肠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大肠癌的发生逐年增加,且年轻人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大肠癌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腺瘤性息肉作为一种癌前病变与大肠癌的发生存在直接关系,及时发现腺瘤并加以摘除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生降低85%。为进一步了解青年结直肠腺瘤与息肉恶变及大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对57例青年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5.5万例, 死亡病例28.6万例,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学组牵头, 联合国内消化、消化内镜以及消化病理专家共同制订了本共识, 本共识主要从定义及术语、结肠镜筛查实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治疗及术后注意事项和随访5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以期为我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的规范开展提供参考, 提高我国结直肠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性别与结直肠癌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10-2011-10期间在华北地区6家医院检出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性别与发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腺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24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1377例,女性1073例.男∶女为1.28∶1.00;女性发病率升高.右半结肠癌比例升高.性别与结直肠癌发生年龄、发生部位、腺癌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大肠癌患者比例有增加趋势.筛查是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的关键,筛查的起始年龄应按筛查目标确定.结直肠癌发病部位应重视右半结肠发病率升高现象,全结肠镜检查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04年-2009年我国青年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公布的2004年-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及2003年-2007年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关数据,计算20~39岁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分析近年来我国青年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比较城市与农村,男性与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 2004年-2009年我国青年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总体呈升高趋势,农村青年大肠癌发病率逐年降低;2004年-2009年城市青年大肠癌发病率高于农村,农村青年大肠癌死亡率相对较高;2003年-2007年全国及城市青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农村青年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结肠癌高。结论近年来,我国青年大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及日常饮食结构改变、生活压力过大、环境污染等有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中国青年大肠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肠癌内镜诊断的特点和价值。方法对249例内镜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患大肠癌的比率增高,直肠癌占大肠癌比率为42.97%.早期大肠癌以隆起型多见,结论内镜检查是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近10年来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模式及临床特点的异同,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制定筛查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1906例结肠癌和直肠癌住院患者,就其收治比、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和病理分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年龄组成方面40~60岁的直肠癌患者和70岁以上的结肠癌患者明显增多(P0.05);临床表现方面直肠癌的便血和大便习惯改变多于结肠癌,腹部包块更多见于结肠癌;结肠癌大便常规检查异常明显低于直肠癌(P0.01),而血红蛋白下降更为多见(P0.01);直肠癌行癌胚抗原(CEA)检查的人数明显低于结肠癌,其出现异常的比例也偏低;直肠指诊在直肠癌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结肠癌确诊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治疗方式均以手术为主,Duke D期的直肠癌患者稍多。结论直肠癌和结肠癌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肠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对于出现相应症状的高危人群,应注重体格检查和内镜检查相结合,以期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是其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此文对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等多种因素有关,为进一步完善早期结直肠癌的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广东地区大肠癌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大肠癌临床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总结分析广东五家医院1990年至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6501例资料。结果6501例大肠癌患者中位年龄59岁,好发年龄为61~70岁。青年大肠癌的比例从7.1%下降到3.5%。男:女为1.47:1,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男女比例逐渐上升,于60岁左右达高峰后下降,呈一单峰曲线。在直肠癌与结肠癌比例为1、1:1,其中降结肠以上占27.6%,但随年龄增长和年份推移,直肠癌逐渐减少,而右半结肠癌逐渐增加。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为主,占76.0%。住院患者Dukes分期多为中晚期,进展期癌(Dukes B、C、D期)共占93.9%。结论广东地区大肠癌发病高峰年龄已接近西方国家;青年大肠癌比例下降;男女比例随年龄增长呈先升后降趋势;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发病部位右移提示应重视全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青年(<45岁)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老年患者(≥60岁)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青年与老年结直肠癌相比较,在性别、病变部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就诊前症状持续时间、手术性质、就诊症状、病理分期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 0.05).青年与老年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分期较晚,更具有侵袭性,根治性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与老年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18.
青年直肠痛的恶性程度多较高,误诊率亦高,预后较差.现就我院1980年1月至1991年8月误诊收治的12例(占同期青年直肠癌住院患者的70.6%)作如下报告分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李世荣 《胃肠病学》2012,17(5):257-259
"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规范了我国结直肠肿瘤早诊、早治和癌前疾病防治的医疗行为,是一部符合国情、实用性较强的综合意见,其统一了结直肠癌的病理描述,强调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提出了符合国情的早诊途径和方法,指出了癌前疾病防治的方法以及随诊准则,推介了内镜下早诊、早治的基本技术。此"共识意见"必将成为指导我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工作,提高我国结直肠肿瘤研究水平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直肠结核一例胡春运张福宝王晓敏患者,男,28岁。曾反复出现腹部阵痛,伴间歇性脓血便1年余,便后腹痛减轻。经当地医院直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抗感染治疗1月余效果不佳。后又行直肠镜检查拟诊为直肠癌。经活组织检查诊断为直肠结核。抗感染、抗结核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