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除胆脂瘤型和骨疡型者需手术清除病灶,扩大引流外,绝大多数的单纯型者依靠门诊治疗.……  相似文献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目前大部分行手术治疗。在行根治性乳突手术、清除病灶,保存听力手术时,Siebenman氏首先提倡用Thiersch植皮法、目前在我国各医院已广泛使用,以利于促进术腔上皮尽快的愈合。在采用Thiersch植皮法时,必须在患者自体的股内侧部取皮,常规方法是手术前24小时对供皮区进行剃毛、消毒,无菌敷料复盖,目的是减少供皮区的细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耳显微手术的发展完善,慢性中耳炎治愈率越来越高,彻底清除病灶、保存原有听力或听力重建、提高听力成为如今中耳手术的发展模式。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15例本院手术资料完整者进行回访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5例,年龄9岁~60岁,平均年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115例临床观察@贺德生$运城耳鼻喉医院!山西运城044000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疗效[1]倪道凤.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原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杂志,2002,1(16):3-4. [2]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51-952.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保留骨桥乳突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保留骨桥乳突鼓室成形术(IBM)进行治疗.开放患者上、中鼓室以及乳突,将骨性外耳道后壁切除,经面部隐窝将后鼓室开放,保留低位骨桥去除不可逆的病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72.22%;术后患者听力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P<0.01).结论 保留骨桥乳突鼓室成形术可以根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灶,有效提高患者听力,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1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张宏扬子石化公司医院耳鼻咽喉科210048我们于1988年9月~1995年12月对132例135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旨在了解本地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致病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6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干耳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听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听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武秀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80-1281
目的探讨耳鼻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耳鼻窥镜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种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单纯型治愈22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59%;胆脂瘤型治愈3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采用耳鼻窥镜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1例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81例(82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均行鼓室成形术治疗。结果 81例(82耳)术后鼓膜移植物都成活并上皮化;听力提高(≥10 dBHL)66耳(80.5%),听力无改善(〈10 dBHL)16耳(19.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重建听骨链,修补鼓膜,保留中耳功能,获得干耳,恢复实用听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听力重建的疗效.方法对32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结果 32例术后3个月平均气导听力提高15-30dBHL. 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进行听力重建是可行的,彻底开放鼓峡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除胆脂瘸型和骨疡型者需手术清除病灶、扩大引流外.绝大多数的单纯型者依靠门诊治疗即可。如何提高门诊疗效,尽快控制感染,达到干耳,为各种类型的鼓室成形手术创造条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特制耳镜用高负压将中耳、乳突腔内分泌物吸出,然后用正、负压置换法将药液灌入鼓室、鼓窦及其周围气房。采用这种高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单纯性中耳炎,取得了良效。1980年以来,我们采用吸脓—滴药—喷粉的疗法,对病人作定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3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的恢复,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综合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希望能在促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为各大医院研究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实验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某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收治的112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听力分级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来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字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使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能够改善患者在感染、休克、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此基础上,患者手术治疗之后的听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也得到了优化。使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具体治疗讲座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听力分级均在中度以上,而护理满意度为91%。结论使用两种不同的会议模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听力分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使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具体的,为手术期护理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提高患者对手术过程的满意度。除此之外,该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手术后听力的恢复,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粘液、浆-粘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听力损失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内闷胀感.该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或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转化而来.严重者可能发生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多种并发症[1].笔者对一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进行观察分析,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不同的时期,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变的同时,重建鼓室结构,尽可能的保留听力,具有损伤小,保存听力好的特点。该手术应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炎症控制之后实施。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符合条件的6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施行了鼓室成形术,由于该手术对术后的治疗要求较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较传统的乳突根治术严格。正确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乳突根治加同期鼓室成形术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术后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疗效。方法 对2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进路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并同时一期完成鼓室成形手术。结果 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术后外耳道基本接近正常,鼓膜形态良好。鼓膜成活20耳(95.2%),获干耳。继发穿孔1耳(1.26%),外耳道狭窄(1.26%),面瘫1例(1.26%)。听力提高18耳(86%),无改变3耳(14%),无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结论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不仅能根治病变,而且同时提高听力,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袁咏菁 《大家健康》2013,(15):91-9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化脓性中耳炎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在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有效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疗效。结果: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后,治愈34例,显效42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对不同手术方式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不同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听力,同时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而有时可危及生命的疾病。本病缠绵,有时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等。我们认为本病的治疗,除了选用有效的药物外,更重要的是清除中耳内的炎症产物,促进引流,使药物能深入到病灶处。为此,我们除了对胆脂瘤型及部分坏死型采用手术治疗外,一般都是采用双氧水清洁法、正负压置换、加压灌药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谈谈我们的体会,供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化脓性中耳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治疗主要以局部用药为主。滴耳剂的种类很多,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药物,我们自行配制了氯氟合剂滴耳液。自1994年3月~1999年3月,应用该制剂治疗化脓性中耳炎300余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166例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氯氟合剂组166例中,男96例,女70例,年龄5~74岁。其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6例,慢性单纯型中耳炎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50例。对照组(泰利必妥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4例,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4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12例。12 治疗方法121 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二次手术和初次手术的听力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二次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0例为实验组,并选取同一期间在我院行初次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0例为对照组,随访跟踪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平均气骨导差(ABG)和气导差值(ACG),比较两组患者的听力改善率和并发症情况,以手术后表示听力改善有效,以手术后表示听力改善成功。结果手术后,实验组听力改善有效率为50%,而对照组改善有效率为6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听力改善成功率为65.0%,对照组听力改善成功率为50.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两项条件均满足的比率为35.0%,对照组为4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情况。结论慢性化脓中耳炎术后出现病症复发或听力下降的情况可以行二次鼓室成形术,二次手术听力改善情况比初次手术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上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时,可以从提高患者听力方向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96-05~1997—05应用诺氟沙星滴服液加糜蛋酶治疗化脓性中耳炎40例,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互.1对象:本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2个月~65岁。其中,有2例外耳道息肉、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各10例,慢性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18例。1.2方法: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取耳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做药物敏感试验,纳音听力测听。局部应用诺氟沙星滴眼液加糜蛋白酶新配制的混合液。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用自制的无菌小纱布浸泡其混合液放人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