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利肾宝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白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腺嘌呤(Adenin)法造大鼠CRF模型,同时给利肾宝灌胃治疗,1次/d,每隔四天将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测24h尿量一次,第25d将大鼠处死。取血测血肌酐(Cr)、尿肌酐(Urs),计算24h肌酐清除率(Cc);并测血清K^+、Na^+、Mg^2+、Ca^2+、P的含量;取大鼠肾脏进行大体组织血观察和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7.5g/kg(生药含量1:2)利肾宝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Cr含量下降(P〈0.01),24h肌酐清除率升高(P〈0.01),血K^+降低(P〈0.01),血Ca^2+升高(P〈0.01),血P有降低趋势;肾脏代偿性增大及组织坏死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利肾宝能增强机体的排毒能力,减轻肾损伤,改善肾功能,能有效的延缓CRF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自1997年起.服用肾宝降糖液治疗Ⅱ型搪尿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肾宝合剂中淫羊霍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27∶73),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肾宝合剂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188 217×104X-2 415.6,r=0.999 8;线性范围为:1.04~8.32μg.mL-1;回收率为97.8%,RSD为0.6%。结论 HPLC测定肾宝合剂中淫羊霍苷的含量重...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多因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渴肾宝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益寿胶囊治疗不同疾病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将150例不同疾病的肾气虚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驵。治疗组100例用补肾益寿胶囊,对照组50例用肾宝合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9.00%,对照组为68.00%,两组相比较,治疗组显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寿胶囊是治疗不同疾病肾气虚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失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症,强调定时作息及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临床首选服用安眠药,但长期服用安眠药会给患者带来诸如依赖性、成瘾性,记忆力减退、头昏、乏力、嗜睡等不良后果。因此,从中医药探寻治疗失眠的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的意义。祖国医学将失眠分为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胃气失和证、瘀血内阻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和心肾不交证等证型。顽固性失眠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居多,多因久病血虚、年迈体虚以及素体阴虚导致的心肾失交所致.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笔者运用交通心肾针法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120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血瘀证致瘀因素(NIDDM合并症、常见虚证证候)进行分析,分伴发血瘀证及非血瘀证组,2组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相仿。表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发生率在血瘀证中显著增高(P<0.05)NIDDM患者中气虚、肝虚、肾虚证候在血瘀证组的发生率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气虚证尤为明显,也阐明了气虚与血瘀相关。  相似文献   

8.
失眠证病因及其中医调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彦方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7):139-142
目的:总结和分析失眠证发生原因,探讨形成失眠证的影响因素以及失眠证中医调治的具体措施。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失眠证”“中医治疗”。 结果:失眠证的发生原因主要有病原性(疼痛、躯体活动障碍、呼吸道炎症、乙型肝炎等)和心理失衡、用药不当、环境因素。针对失眠证的病因病症,临床发挥中医优势,可采用中医药辨证、辨病论治、心理调整、行为治疗、环境改善等调养方法和措施。 结论:失眠证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间可相互影响。临床为治疗和预防失眠证的发生,应依据失眠证具体原因和发病特征进行调养治疗。  相似文献   

9.
宋丽波  景静  张贺  鞠建庆  赵楠  李静 《护理研究》2023,(16):3033-3036
中医护理专家冯运华以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护理为切入点,在辨证施膳、辨证施情、辨证施术、辨证施药等方面形成冠心病血瘀证病人的活血化瘀护理规范,一方面服务于广大冠心病病人,另一方面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护理在血瘀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肿瘤疾病中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清热药有清泄里热作用,包括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虚热等,主治里热证如气分热盛证、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血热证以及阴虚内热证等,但凡内热之高热、恶热、烦渴、汗出、疮疡肿毒、烦躁易怒、目赤、牙龈肿痛、热毒痢疾、泄泻、小便短赤、湿疮湿疹、湿温、黄疸、月经量多先期、或身热夜甚、斑疹隐隐、心烦躁扰甚则谵妄,以及五心烦热、骨蒸发热、夜热早凉等,俱可使用清热药,里热清则病证除。由于里热证证情复杂,故如何应用清热药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1出血证所属科别的界定出血证是指“血液不能循行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按照这个定义,凡临床通过问诊或者望诊所能见到外在出血现象,都能够确诊为“出血证”。内科范围的出血证,多为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近些年来,有人把“月经过多”也归到血证范围,是否适宜,有待商榷。在临床上,出血证到底归属哪个学科病证,往往很难界定。内科的出血证要与五官科、妇科、外科的出血证进行界定。现结合临床经验,作以探讨、界定出血证的所属科别,除有利于方便患者就医…  相似文献   

12.
吴继萍  王逸飞 《护理研究》2009,(10):2737-2738
痿证是由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经脉失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常见于肌萎缩性侧束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周期性瘫痪等疾病,其辨证分型为:肺热津伤证、湿热浸淫证、脾胃虚弱证、淤阻脉络证、肝肾亏虚证共为5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将张仲景和叶天士诊治痞证的思想作一浅显总结和对比,观其论述痞证的病因、病机、病所、证治特点和遣方用药等方面以冀全面认识痞证,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型相关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中医中药在防治亚健康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疗法对亚健康的防治,为临床治疗亚健康状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综述目前临床关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与证候概况,为亚健康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依据。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1996-01/2005-12研究亚健康证型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亚健康,中医,证”,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文献年代、期刊分布、亚健康证型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资料选择:亚健康证型文献选择,纳入标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相关文献,并且有确切的辨证证候分型。排除标准:综述文献,无确切证侯分型的文献,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共获取中医防治亚健康文献83篇。纳入有确切中医辨证及证候分型的文献15篇,对综述文献及无确切中医证候分型的文献共68篇予以排除。资料综合:文献综合分析表明:①研究亚健康的文献以及运用中医研究亚健康的文献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共报道亚健康中医辨证分型139种次,整合后共22个中医证型。②亚健康的病性属虚证为主,虚证、虚实夹杂证者分别占证型总数的51.80%,36.70%,其中报道肝郁脾虚、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肝肾两虚证4种证型共84次,占证型总数60.43%。③亚健康所涉及的病位以脾、肝、心、肾四脏为多,在此四脏当中,多数文献又认为与脾脏和肝脏的关系尤为密切,涉及此四脏的证型分别占总数的48.92%,31.65%,19.42%,13.67%。④亚健康的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肝肾两虚四种证型为主,占证型总数的60.44%;湿热内蕴、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脾肺气虚、肾阴亏虚、心肾不交及脾虚证等7种证型占证型总数的30.92%。 结论:肝郁脾虚、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肝肾两虚证可作为亚健康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5.
尹莲芳主任医师,为全国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善治肝炎、肾炎、肿瘤等内科疑难杂证,临证多所效验,病者求医索方者不绝。笔者有幸随师侍学,特将其临证治疗肾炎之经验略述一二,冀以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不能以器质性疾病解释而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和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之说,但类似本病临床表现的描述却可见于关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病证的文献中。FD患者根据症状及舌脉等,可分为肝气郁结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湿热滞胃证,寒热错杂证。气滞胃痛颗粒其方来源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散”,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本文旨在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心悸是内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病人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它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等各种心脏病以及神经官能症等。临床心悸与脉搏的关系甚为密切,故观察脉搏的变化对心悸病人施行整体护理尤为重要。本人对60例心悸病人的脉搏变化进行了观察,并采用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病人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35年,最短1个月。心虚胆怯证6例,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匕例,心阳不振证7例,水饮凌心证5例,心血瘀阻证9例。2结果60例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患者中医证型系统聚类分析及与疾病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70例T2DN患者。比较T2DN患者中医证型的一般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包括T2DN患者的中医本证和中医兼证。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绘制聚类图。采用简单对应分析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对应性。结果 早期T2DN、临床T2DN、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中医证型分别为气阴两虚挟瘀证(38.46%)、气滞痰瘀证(37.88%)、气滞痰瘀证(50.00%)。截取聚类图的不同位置,证型分型不同,其中,D点截取分为5个证型:肝肾阴虚证、心肾两虚证、肝胃火盛证、气阴两虚挟瘀证及气滞痰瘀证。在170例T2DN患者中,肝肾阴虚证40例(23.53%),心肾两虚证26例(15.29%),肝胃火盛证29例(17.06%),气阴两虚挟瘀证20例(11.76%),气滞痰瘀证55例(32.35%)。气阴两虚挟瘀证和气滞痰瘀证在二维投影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中医证型与左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心功能检测仪测定130例不同证型肺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标,并对各证型的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排血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左心做功指数(LCWI)、左心做功量(LCW)的数值大小在各证型中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蕴肺证〉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水泛证〉气阴两虚证〉痰热壅肺证〉痰浊蕴肺证;肺心病阳虚水泛证加速度指数(ACI)及速度指数(VI)最低,痰浊蕴肺证最高。肺心病痰热壅肺证及痰浊蕴肺证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cI、SI、收缩时间比率(STR)无相关性(尸均〉O.05);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与cI、SI呈较弱负相关(r1=-0.379,r2=-0.345,P均〈O.05);阳虚水泛证证候积分与STR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1)。结论:心功能指标CI、SI、LCWI、SVRI、SVR、STR等是反映中医证型动态演变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后"心下痞"用泻心汤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心下痞”证病因、病机及证候、寒热、虚实等的性质。方法参阅经文进行辨证,用五种泻心汤分别治之。结果服药后无不良反应,一般患者服药1~2剂即效,3~5剂获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心下痞”证,辨证分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