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牛牙症是一种髓腔的根尖部扩张的疾病,其结果造成在牙列中牙根相应的变短,而髓腔变大。本文报告了一例年轻男性黑人牛牙症患者,并描述了怎样发现牛牙症的,从而诊断出克莱恩费尔特氏综合症(Klinefelter's Syn-drome)。文献回顾:1931年Keith 在研究尼安德特人颅骨(Neanderthal Skull)时将牙体变大而牙根结构减少的多根牙命名为牛牙症,并认为其形式和结构上类似于反刍咀嚼的有蹄动物的磨牙。Shaw 将本症命名为低度的牛牙症、中度的牛牙症和高度的牛牙症三个亚纲。Kallay描述了一种与本症牙齿有关的单根楔状磨牙作  相似文献   

2.
牛牙症是一种少见的牙体畸形,以牙髓腔冠根向膨大、根分叉向根方移位、牙根短小为特征,其颈溢痕不明显甚至消失。牛牙症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61%~11.3%[1-2],常发生于磨牙及前磨牙,通常无自觉症状,当患牙产生牙髓病变时,其特殊的髓腔形态常给根管治疗造成困难。现报告3例不同类型的牛牙症。  相似文献   

3.
牛牙症1例     
牛牙症(taurodontism)是一种通常发生于多根牙的发育异常,牙冠外形及大小正常,釉一牙骨质界至根分又的距离加大,而釉一牙骨质界的水平没有改变;根柱部分变长,牙根相应变短;髓室底向根方移位.髓腔变大;伴有或不伴有临床症状的牙体非龋性疾病,我科在给患者作常规检查时,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牛牙症患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颗牛牙症伴牙髓炎患牙行常规根管治疗失败后,采用新技术行根管再治疗:ProTaper镍钛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所造成的根管侧穿选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修补,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行根管充填,追踪观察3年。结果根管再治疗后,牛牙症患牙牙龈无红肿,无松动,修补的穿孔区无骨质破坏吸收,根尖区牙槽骨再生,患牙咀嚼功能良好。结论采用现代技术、器械和材料可以提高牛牙症患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牛牙症(taurodontism)是一类特有的牙体畸形,是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釉牙骨质界水平向正常收缩发生障碍,并且牙髓腔在垂直方向上伸展,导致髓室底和根分叉向根方移位[1]。牛牙症在人群发病率较低,常发生于磨牙及前磨牙,Darwazeh[2]等报道高达26.7%的牛牙症患牙存在不同程度的髓石及根管钙化,伴随其特殊的髓腔形态给根管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3]。本文通过报道CBCT影像学分析技术辅助诊断治疗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一例,进一步说明CBCT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牛牙症是一种少见的牙齿结构变异,其特征是髓室垂直高度增加,髓室底向根方移位,牙根短,且没有明显的颈部缩窄,故牙齿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圆柱形[1]。关于牛牙症的病因目前尚无定论,通常认为与Hertwig上皮根鞘的改变以及遗传有关[2]。牛牙症多见于女性,一般发生在恒牙和乳牙列的前磨牙和磨牙中,发生率较低(约2.5%),其中上、下颌第二磨牙的发生率最高[1,3]。有少量文献报道了上颌第一磨牙的牛牙症病例[4,5]。本病例将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重度牛牙症伴颊侧C形根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牛牙症根管治疗1例和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牙症以牙髓腔变大、牙根变短、颈溢痕不明显为典型特征,可以是单独性病变,也可以伴随发育性疾病和异常一起发生.Hertwig上皮根鞘未能在适当的水平内折或者断裂延迟是牛牙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该类牙牙髓根尖周病变的治疗仍以根管治疗为主.本文报告1例牛牙症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提要: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根管治疗的开髓、根管预备和充填等步骤中的操作失误时有发生。本文包括4个部分:(1)开髓不当;(2)根管遗漏;(3)根管预备中操作失误;(4)根管充填中操作失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开髓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1978年Shifman等根据牙齿的测量制定了比较客观的牛牙症诊断标准,即髓室顶的最低点(A)至髓室底最高点(B)的距离,除以A至根尖(C)的距离等于或大于0.2 mm,从B至牙釉质牙骨质界(D)的距离大于2.5 mm时即为牛牙症。牛牙症这种牙齿异常最多见于磨牙,偶尔见于前磨牙。前磨牙牛牙症必须具备以下解剖学特点:①牙颈部轻度缩窄,②具有明显的棱形牙根,牙根的颈部及根尖部变粗,③牙根轻度内陷和髓室及根分叉部膨大。  相似文献   

10.
牛牙症1例     
牛牙症(taurodontism)是一种通常发生于多根牙[1]的发育异常,牙冠外形及大小正常,釉-牙骨质界至根分叉的距离加大,而釉-牙骨质界的水平没有改变;根柱部分变长,牙根相应变短;髓室底向根方移位,髓腔变大;伴有或不伴有临床症状的牙体非龋性疾病.我科在给患者作常规检查时,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牛牙症一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牙症一例报道池政兵牛牙症,亦称牛牙型牙,是一种髓腔至干部扩张的牙畸形,其结果造成该牙牙根相应变短,而髓腔变大。现报道一例左下第二乳磨牙牛牙症的病例。患儿女性,6岁。左侧面部肿胀3月余,伴间歇性反复发热史,最频繁时达每周一次。追问病史,左下后牙左面颊...  相似文献   

12.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取临床检查及牙片证实乳磨牙髓底穿孔103例,所有乳磨牙髓底穿孔龋洞要求无息肉生长,能保持一定的固位性。牙片示:根分叉根尖有阴影但牙根吸收不超过1/2,恒牙胚与根尖有一定的距离,松动度〈Ⅰ度,前期经过CP棉球或棉捻换药,颊侧牙龈瘘管已消退,龋坏已去净,其中病理性髓底穿孔81例,医源性髓底穿孔22例。  相似文献   

13.
病人男,33岁,左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慢性牙髓炎,临床检查,支根尖X线片均未见异常,于我院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局麻下开髓,见颊舌向2根管口,拔髓,根管口开大器(gates drills,3kgn,MANI,日本)开大根管口,根管预备,发现颊侧有2个根管口,间距约1mm,方向不同,类似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口分布。  相似文献   

14.
1911年,Sir Arthur Keith将一种牙体长而牙根短小的形态变异牙称为牛牙症(taurodontism)。这种变异牙的牙髓腔大且长,并在其底部出现分叉。目前,牛牙症病因尚不清楚,我们在临床收集了1例牛牙症伴根尖周炎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某女,50岁。下颌前牙2年前因自发症在外院治疗,近1周因咬合痛来我院就诊。检查:32辰侧颈部银汞合金修复,舌侧已开髓,无修复物,叩(+),1度松动,X线片示32根管内有充填物,欠填,根尖有稀疏区,初步诊断:32慢性根尖周炎。治疗计划:32根管治疗术。  相似文献   

16.
病例1:患者女54岁,因牙周病拔除左下第一磨牙,离体牙发现近、远中颊根为扁根,近中舌根狭细弯曲。开髓后发现有5个根管口,分别开口于5个根尖孔。其中近中颊有2个根管口,开口于2个根尖孔(图1,2)。  相似文献   

17.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颊舌向弯曲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颊舌向的弯曲情况。方法选择100个上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开髓并充分暴露根管口后,将1个K型锉插入根管内直至根尖孔处。利用数字成像系统(RVG)拍摄每个牙的近远中向影像,采用Schneider法测量根管的弯曲角度,计算弯曲半径和弯曲部分长度。结果1)10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共有176个根管,88个根管存在颊舌向弯曲,其中53个位于根尖1/3;21个根管存在“S”形弯曲,其第一弯曲多见于根中1/3,第二弯曲均见于根尖1/3处。2)颊腭侧根管弯曲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形根管第二弯曲的弯曲情况更为复杂。3)弯曲角度与弯曲半径无相关关系(r=0.002,P>0.05),但与弯曲部分长度呈正相关关系(r=0.489,P<0.01)。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颊舌向弯曲发生率较高,其中“S”形根管的弯曲情况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8.
冠折年轻恒前牙活髓切断术后临床及X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折年轻恒前牙活髓切断术后的X线表现并进行测量,为行活髓切断术治疗的牙齿在牙根形成后是否需要及时改做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5例(31颗牙)曾行活髓切断术、牙根已形成的冠折年轻恒前牙的病例资料,并对其中的12例仅单侧上中切牙冠折病例(对侧上中切牙正常,无外伤史)和50名志愿者的100颗正常上中切牙分别进行了X线片的测量。结果活髓切断术后牙根继续发育,根长及根尖形态均与正常牙相似,但部分患牙根管可明显缩窄,甚至几乎根尖闭锁。测量结果显示正常双侧上中切牙距根尖为根长1/4、1/2、3/4处根管径的宽度[右上切牙分别为(0.67±0.14)mm,(1.05±0.19)mm,(1.78±0.34)mm,左上切牙分别为(0.66±0.12)mm,(1.04±0.17)mm,(1.76±0.3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髓切断术后的冠折牙齿与其对侧正常中切牙相比距根尖为根长1/4、1/2、3/4处根管径的宽度明显缩窄[活髓切断中切牙分别为(0.70±0.23)mm,(1.16±0.24)mm,(1.96±0.34)mm,对侧正常中切牙分别为(0.99±0.17)mm,(1.51±0.25)mm,(2.24±0.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髓切断术后的冠折牙齿其根管有缩窄、钙化趋势,当牙根形成时,尤其是需利用髓腔和根管固位进行修复者,不宜观察时间过长,最终应打通钙化桥进行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19.
氢氧化钙用于根管封药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比较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FC)对去髓术和根管治疗术的封药效果。方法:将Wistar大鼠的下颌第一磨牙作实验牙,制备根尖周病动物模型。用氢氧化钙糊剂和FC分别封人实验牙近中根管进行去髓术和根管治疗术,术后分别观察1、2、3、6和10周。结果:去髓术组中,FC组早期有炎症反应,氢氧化钙组炎症反应较轻;10周时氢氧化钙组出现根尖周骨质新生。根管治疗术组中,以FC组的尖周炎症消退最快,氢氧化钙组次之,3周时两组的炎症均消失,10周时氢氧化钙组出现根尖骨质新生。结论:氢氧化钙作为去髓术和根管治疗术中的根管封药具有较理想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汇报1例左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的根管再治疗以及冠部修复。通过分析牛牙症的解剖变异特点,强调CBCT术前检查的必要性,以及其对于根管治疗过程中完善感染控制的重要指导作用。同时结合牛牙症特殊的解剖结构特点,分析术后冠部修复方式的差异,从而为此类患牙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