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索留置气囊尿管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及正确的护理方法,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127例使用气囊尿管导尿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取正确的护理方法。结果:气囊尿管留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诸多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规范的操作,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的恰当护理措施是消除留置气囊导尿管护理问题,并保障留置尿管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阙秀芳 《微创医学》2012,7(3):331-332
留置导尿管在临床上常用于术前准备及尿潴留的患者,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硅胶材料的充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便、刺激性小、利用水囊固定尿管的优点,而且内固定稳定,不易漏尿,免除了普通导尿管需用胶布固定、不利于外阴清洁等诸多不便。气囊导尿管有着特殊的结构,如果不了解尿管的结构性能,操作不正确,尿管护理不当,也会导致各种并发症。我院离休干部病房于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发生气囊尿管水囊嵌顿尿道引起尿道损伤患者10例,经过改进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囊导尿管留置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65-866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对147例使用气囊导尿管导尿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回顾分析。结果:气囊导尿管留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操作方法、尿管型号、气囊注水量及心理因素有关。结论:为确保患者留置尿管成功、拔管顺利,减少留置并发症,应解除思想顾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尿管、气囊注水适量。  相似文献   

4.
张兴  林成 《河北医学》2009,15(4):490-491
目的:探讨使用气囊导尿管的故障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气囊导尿管的故障资料,认为出现故障与护理人员对气囊导尿管的特殊结构了解不够,插管及拔管方法掌握不正确,术后护理不当,气囊导尿管质量不过关等有关。结果:根据不同故障,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无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熟练掌握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掌握气囊导尿管的拔管方法,插管前认真检查导尿管及气囊是否通畅、有无抽吸不畅现象,插管后妥善固定尿管及尿袋,留置尿管后做好相应的护理,可预防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管漏尿的原因及提出处理对策。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导尿管漏尿43例患者为观察组,导尿管不漏尿43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提出具体处理对策。结果在性别、年龄、体重及置管时间指标上,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长期置管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结构变化、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结论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与基本资料不存在任何联系,漏尿原因包括生理结构变化、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导管漏尿护理。  相似文献   

6.
林丹 《华夏医学》2003,16(2):250-250
气囊导尿管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由于气囊导尿管有着特殊的结构、个别护理人员插管的方法掌握不正确及患者自身原因易出现拔管困难现象。现将我科 5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患者的处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均为产科患者 ,手术前放置尿管 ,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 4~ 4 8h,年龄 2 0~ 3 0岁 ,均为手术后病情需要拔管出现拔管困难。2 气囊导尿管插管与拔管特点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有别于普通尿管 ,在离尿管头约2 .5 cm处有一小气囊可容纳液体。本组患者均采用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 ,用注射器注入 10~ 15 ml生理盐水后尿管头处的气囊随即膨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变传统留置导尿管给成年女性患者带来的不适反应。方法:将200例需留置导尿的成年女性患者按单双日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成人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组使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产生不适感的强度及留置尿管后有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均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现象。结论:成年女性患者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明显减轻置管后的不适,且不会增加管周漏尿及尿管脱出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轻妇科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方法 女性患者180例(20-40岁80例,40-60岁100例),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时气囊注水量10ml,对照组尿管气囊注水量为常规的15ml.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妇科术后溢尿及导尿管滑脱情况;记录结果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40岁实验组较对照组留置尿管后不适感减轻,无溢尿及尿管脱出;40-60岁实验组较对照组留置尿管后不适感减轻,无尿管脱出,有1例溢尿.结论 适当减少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注水量,可以减轻置管后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9.
王雪利  张全艳 《吉林医学》2009,30(2):118-1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在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从导尿管插入深度、气囊内注入成份、气囊内注入量、导尿管是否固定、更换导尿管时间、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等方面进行循证,获取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对照组给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尿道出血、溢尿、尿管自行脱落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留置气囊尿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收治的19例存在置管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拔管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尿道损伤、尿管牵拉变形、尿管结石及尿管质量等因素.结论:对不同患者拔管困难情况应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对待,加强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避免或减少留置尿管拔管困难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陈俊 《中外医疗》2012,31(12):78-79
目的 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解除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拔除尿管时疼痛.方法 选择19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男性患者作为样本病例,均自诉拔尿管时存在疼痛,分两个阶段连续6周,用2种不同的方法实施拔尿管,记录患者是否疼痛及程度,将记录结果汇总并进行比较.结果 第一阶段按常规方法拔尿管,在3周57例次中96.5%的患者自诉有疼痛感;第二阶段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3周57例次中仅14%的患者自诉有疼痛感.结论 解除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存在疼痛感的男性患者,可采取抽尽尿管球囊内液体后不立即拔出尿管,让患者休息30~60min,休息期间待气囊有效回缩,并给予腹部膀胱区轻柔按摩、热敷和双下肢屈伸运动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再行缓慢转动拔管的方法,能明显减轻或消除其疼痛.  相似文献   

12.
导尿术中常见问题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导尿术中常见问题的观察要点与处理方法。方法分别从导尿管的选择、导尿管插入受阻、导尿管的留置深度、气囊的灌注、膀胱冲洗、尿管拔出困难6个方面阐述常见问题的观察、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孕妇导尿应注意的问题及择期手术导尿的时机。结果导尿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尿管插入受阻和膀胱冲洗中的问题更要正确处理。结论本文所述观点和方法经临床实践,能解决导尿术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临床需要的腔内气囊导尿管。方法:对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气囊导尿管的尾部进行改进,研制成功一种能在电切镜下置入膀胱的气囊导尿管。结果:该腔内气囊导尿管能顺利地在电切镜下使用。结论:腔内气囊导尿管的研制成功解决了临床上不能从电切镜鞘内置入气囊导尿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宫腔镜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或气囊双腔导尿管联合左炔诺孕酮三相片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5例,于宫腔镜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联合左炔诺孕酮三相片治疗;B组57例,于宫腔镜术后放置气囊双腔导尿管联舍左炔诺孕酮三相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A组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为10.91%,B组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为3.51%。结论:宫腔粘连宫腔镜术后放置气囊双腔导尿管联合左炔诺孕酮三相片能更有效预防再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陈洁文  胡杏霞  曾健文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1254-1254,125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患者急诊导尿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对56例在急诊导尿的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在急诊进行导尿术,成功54例,失败2例,成功率96%。其中1例后尿道结石嵌顿,1例尿道狭窄。术后出现血尿4例。结论导尿前适当的心理护理,熟悉相关的解剖生理知识,掌握操作技巧,选用合适导尿管,适当运用辅助手段,是对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急诊导尿操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尿道术后留置尿管期间尿道造影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1993年9月至今对尿道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经尿管周围向尿道腔插管注入造影剂进行尿道造影14例次,可观察尿道术后的愈合情况。该法简便,无并发症,对了解尿道术后治疗效果与确定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尿道损伤处理方式的选择(附7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后尿道损伤选择最佳的处理方式。方法 对我院外科1990-01-2005—12间收治的79例后尿道损伤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后尿道损伤为不完全性损伤,能够顺利地经尿道外口插入导尿管,不必进行复杂的手术;病情严重,如骨盆骨折,骨盆环不稳定,或合并下肢骨折、重要器官损伤等,采用截石位会加重病情,留置导尿管不成功,行尿道会师术或膀胱造瘘术;尿道完全断裂,病人全身情况好,无其他严重复合伤,宜采用工期吻合术。结论 应根据后尿道损伤病人的局部及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尿潴留插管导尿术中对导尿管监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超声监测下行插管导尿术的34例急性尿潴留患者资料。结果(1)超声可显示导尿术中导尿管体内段特征性的双线状或粗线状稍强回声,并可判断后尿道的走行;(2)超声可通过对导尿管前端回声观察准确判断导尿管前端到达的位置和提高后尿道结石的诊断率;(3)超声可通过在膀胱内显示气囊已扩张,导尿管呈特征性的单个穿葫芦状的声像图表现来作为导尿术成功的依据。结论 超声对急性尿潴留插管导尿术的监测能显示导尿管前端,体内段以及气囊的位置和形态,为临床操作提供一个可视的手段,提高插管导尿术的成功率,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玉兰 《当代医学》2010,16(26):11-12
目的减轻成年女性患者留置尿管后的不适感。方法将200例成年女性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日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成人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组使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产生不适感的程度及留置尿管后有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的尿道刺激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均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现象。结论成年女性手术患者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明显减轻置管后的不适,且不会漏尿及尿管脱出现象。  相似文献   

20.
陈雪梅  李春花  段敏 《吉林医学》2013,34(19):3877-3878
目的:探讨双腔导尿管应用于男性患者置管长度的临床改良。方法:将200例神经内科住院需要置双腔导尿管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的置管长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置管长度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置管术后尿路感染率及尿道损伤率。结果:试验组在置管术后尿道感染率和尿道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男性患者采用改良的置管长度可减少尿路感染和尿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