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胃肠癌P53、P21ras、c-erbB-2、nm23/NDPK,PCNA过表达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胃肠癌中多种基因单独、共同表达及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同时检测55例胃癌和60例大肠癌中P53、P21ras、c-erbB-2、nm23/NDPK、PCNA的表达。结果:P53、P21ras、c-erbB-2、PCNA过表达及nm23/NDPK低表达与胃肠癌浸润  相似文献   

2.
P^53及P21^ras蛋白在甲状腺癌的表达与分化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53和P21^ras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分化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55例甲状腺癌组织,采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P^53,P21^ras蛋白。结果:P^53、P21^ras蛋白在未分化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和9.09%;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91%和68.18%;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4%和77.2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rasP21和P53癌基因蛋白的流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42例膀胱癌rasP21和P53癌基因蛋白行流式分析。结果显示,P21和P53表达与肿瘤DNA倍体和肿瘤病理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测定P21和P53在膀胱癌的表达,对预后能作出客观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硫酸性肠化切缘P53和rasP2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硫酸性肠化与胃癌术后切缘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18例硫酸性和17例非硫酸性肠化切缘粘膜上皮细胞的P53和rasP21蛋白的表达量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硫酸性肠化切缘上皮的P53和rasp2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硫酸性肠化切缘和正常粘膜上皮,而低于胃癌细胞.结论硫酸性肠化切缘的p53和rasP21蛋白有过量表达,可能与胃癌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5.
运和PCR法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7例肺癌组织中HPV病毒感染及P53M、K-ra突变情况。结果:HPV感染率为33%,K-ras突变率为22.8%,P53阳性表达为38.6%,显示HPV、P53、K-ras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突变绝大多数在HPV阴性病例中出现:肺组织癌变是一个多步化,多因子协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取胃肠癌手术标本159例,其中胃癌20例,结肠癌71例,直肠癌68例,男性94例,女性65例,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P53、rasP21蛋白在159例癌组织及89例移行区粘膜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肿瘤区P53、P21的表达分别为55.35%(88/159)、70.44%(112/159)。移行区分别为25.84%(23/89)60.67%(54/89)。P53表达在肿瘤区明显高于移行区(P〈0.01  相似文献   

7.
小肝癌中端粒酶蛋白hTRT基因检测与P53,N—ras,nm23H1,PC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小肝癌中端粒酶白hTRT基因与P53蛋白、N-ras蛋白、nm23H1蛋白、PCNA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在20例小肝癌中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TRT基因与P53蛋白、N-ras蛋白、nm23H1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hTRT阳性信号检出率80%(16/20),其余蛋白检出阳性率P53为35%(7/20),N-ras为90%(18/20),nm23H1为85%(17/20)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ras和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P53基因和ras基因的突变情况,(2)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分析41例胃癌标本中P53基因和ras基因的突变。(3)结果 本组41例中,12例(29.3%)发生P53基因突变,16例(39.1%)发生ras基因突变,1全负时发生P53基因和ras基因的突变。(4)结论 P53和ras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阴茎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2例阴茎癌、32例癌旁组织和16例正常阴茎组织的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结果 28例癌组织,8例癌旁组织中有P21蛋白表达,而16例正常阴茎组织中21阴性。P21蛋白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即随分级和分期的上升阳性增强,并且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阳性者显示早期复发和转移的不良预后。结论 P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VEGF,p53和p21ras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和三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HCC病理分级,转移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4例HCC的癌组织中的VEGF,p21ras和p53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VEGF,p21ras和p53三者在肝癌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VEGF的表达与p21ras和p53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P21^ras阳性表达的相关因素,为推测预后提供依据并指导治疗方案。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4例非典型增生、4例正常组织P21^ras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甲状腺癌过度表达,乳头状癌和滤泡癌阳性率分别为90%,56%,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非典型增生部分呈弱阳性表达,表达率及强度与转移,肿瘤大小,年龄,病程都无关,而与肿瘤分级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ras、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以及DNA倍体异常与尿路上皮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加单链多态性分析 (PCR -SSCP)及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5 2例尿路上皮肿瘤K -ras和P5 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变化。结果 K -ras、P5 3基因突变分别为 9.6 2 % ( 5 /5 2 )、42 .31% ( 2 2 /5 2 ) ;rasP2 1、P5 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 6 9.2 3 % ( 36 /5 2 )、6 3 .46 % ( 33/5 2 ) ;异倍体和二倍体肿瘤分别为 42 .31% ( 2 2 /5 2 )、5 7.6 9% ( 30 /5 2 ) ;DNA倍体异常、P5 3基因突变及rasP2 1和P5 3蛋白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和分期的上升而增加 ,与肿瘤预后有直接关系(P <0 .0 1) ;异倍体肿瘤其P5 3基因突变、rasP2 1和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二倍体肿瘤 (P <0 .0 1)。结论 DNA倍体异常、P5 3基因及rasP2 1和P5 3蛋白表达对尿路上皮肿瘤预后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DNA含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探讨DNA 倍体异质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15 例异质性肿瘤和非异质性肿瘤细胞的P53 和rasP21 蛋白表达量进行了定量和比较。结果 异质性肿瘤细胞的P53 和rasP21 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异质性肿瘤和正常组织( P< 0.05 ~0.01)。结论 DNA 倍体异质性肿瘤的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程度高于非异质性肿瘤,异质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于非异质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砷角化皮损中P53蛋白、Bcl—2蛋白及PC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砷中毒角化皮损中肿瘤相关蛋白P5 3、Bcl- 2、PCNA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2 1例砷角化皮损中P5 3、Bcl - 2、PCNA的表达。结果 :砷角化皮损P5 3阳性率2 8 5 7%、Bcl- 2阳性率 2 3 81%、PCNA阳性率 5 7 14% ,而慢性皮炎组PCNA阳性率为 10 0 0 % ,经 χ2 检验 ,P<0 0 5 ,存在显著性差异。共同表达P5 3蛋白及Bcl- 2蛋白的标本 4例 (19 0 5 % )。结论 :砷角化皮损表皮细胞增殖活跃 ,在此基础上 ,某些易感个体可能发生P5 3基因突变 ,并引起Bcl- 2过度表达 ,二者协同作用导致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P53、P2lras蛋白和P—糖蛋白在胃癌中过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海涛  刘立义 《广西医学》2003,25(7):1107-110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p53、p21ras蛋白和P-耐药糖蛋白(P-g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例正常胃粘膜、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粘膜慢性胃炎伴肠型不典型增生和93例胃腺癌组织中p53、p21ras蛋白和P-gp的表达.结果p53、p21ras蛋白和P-gp在正常胃粘膜组、癌前病变组和胃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4.3%,0;20.0%,25.0%,5.0%;55.9%,51.6%,44.1%.p53蛋白、P-gp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1ras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有关(P<0.05);P-gP表达与p53和p21ras表达有显著的协同性(P<0.05).结论p53和p21ras蛋白常并存于胃癌组织中.p53突变蛋白和P-gp过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早期进行p53蛋白和P-gp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12^WS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113例大肠癌P21和P53的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高分化腺癌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大肠癌中P53、P21^WAF1/CIPI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高分化腺癌P21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大肠癌中P53、P21^WAF1/CIP1蛋白表达有显著负相关(r=-0.585,P<0.01)。P53阳性表达患者的3、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而P21阳性表达者高于阴性表达者,且P21^ /P53^-大肠癌死亡率较P21^-/P53^ 患者显著降低。结论 P21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化有关,p53基因突变,介导P21蛋白产生减少,阻止细胞周期的作用减弱,从而加速大肠癌的发展。P21与P53蛋白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其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21、P53和MDM2表达与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及与细胞增殖指数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查41例石蜡包埋的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P21、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和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映的细胞增殖程度,同时用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4例新鲜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的p21mRNA表达情况.结果p21mRNA原位杂交检查中无论是高级别肿瘤组或低级别肿瘤组,表达均有明显的差异.免疫组化检查中P21、P53、MDM2和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5.6%、68.3%、65.9%和100%.P21蛋白表达在高级别肿瘤中较高P=0.001,且与细胞增殖指数明显相关,但与P53表达和MDM2表达无明显相关.P53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P=0.424,但与细胞增殖指数明显相关.MDM2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P=0.812,与细胞增殖指数亦无明显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细胞增殖指数PCNALI和P21标记指数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00和P=0.001.结论(1)p21mRNA和P21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过度表达其与细胞增殖指数相关但与P53表达无关表明可能有不依赖于P53的通路诱导P21表达.仅有P21过度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是不够的还需要PCNA参与;(2)P53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指数有关,但与肿瘤恶性程度无关,提示p53基因失活可能是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的早期事件(3)细胞增殖指数PCNALI和P21、MDM2标记指数的结果提示p21基因,而非MDM2基因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的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和P21ras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及其表达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35例子宫内膜癌中P53和P21ras的表达情况。结果:1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53和P21ras基因表达阴性;1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2例P53阳性(16.6%)、1例P21ras阳性(8.3%);在子宫内膜癌中P53阳性20例(57.1%)、17例P21ras阳性(48.0%)。结论:P53和P21ras基因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中均有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P〈0.05),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5 3在肝母细胞瘤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S -P法对 2 6例肝母细胞瘤行P5 3免疫组化染色 ,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定阳性细胞百分率P/A(% )、平均光密度 (AOD)、积分光密度 (IOD)。结果 :P5 3在肝母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 6 9.2 % (P <0 .0 1) ,P5 3的阳性表达水平 ,临床分期越晚越高 (P <0 .0 5 )。结论 :肝母细胞瘤的发生与P5 3蛋白异常表达有关 ,测定P5 3表达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