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思利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大龄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0岁40例(76只眼)难治性大龄弱视儿童给予思利巴口服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半年,观察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思利巴联合综合疗法有效率为85.5%,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对于难治性大龄弱视儿童坚持综合训练并合理使用思利巴治疗,可提高疗效,联合疗法优于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36-738
探讨传统遮盖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8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遮盖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传统遮盖联合综合训练治疗,根据全国儿童弱视防治组制定的弱视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儿视力,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传统遮盖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学,患儿依从性高,视力提升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大大缩短戴镜时间,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 37例9~16岁弱视儿童,口服左旋多巴联合综合治疗.于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检查视力,同步检测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结果 口服左旋多巴3个月后弱视眼视力改善.P-VEP的P100和N75潜伏期缩短,P100振幅提高.结论 左旋多巴对改善大龄弱视儿童视功能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患儿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186例(278眼)弱视患儿进行戴镜、遮盖治疗、弱视训练及精细目力训练等弱视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在186例弱视儿童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最好,有效率为95.2%,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的治愈率为93.6%,与中度弱视(72.4%)和重度弱视(40.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弱视儿童的治疗年龄、注视性质和依从性对弱视疗效有明显影响。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满意,其疗效与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年龄、规范治疗、疗程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疗效及依从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回顾分析儿童弱视的综合疗法及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92例3~13岁弱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配镜矫正,同时进行训练以及药物治疗.结果 3~6岁组的有效率为95.5%,7~9岁组的有效率为71.4%,11岁以上组的有效率为42.8%;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有效率为88.7%,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有效率为84.1%,斜视性弱视的有效率为64.3%;轻度弱视的有效率为97.9%,较中度弱视的有效率为76.8%和重度弱视的有效率为47.6%明显增高;中心注视者有效率为89.4%,旁中心注视的有效率为59.3%.结论 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屈光参差性弱视较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好,斜视性弱视、旁中心注视及依从性差者疗效最差.弱视儿童进行综合性治疗及有很好的依从性则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视觉功能训练系统与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及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0例(200眼)屈光参差性及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视觉功能训练系统组和传统综合疗法干预组,每组50例(100眼).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2000~2004-12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弱视5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16岁弱视患者53例86眼,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11岁.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46眼,屈光参差性弱视24眼,斜视性弱视10眼,其他发病原因(眼球震颤,角膜白斑)6眼.连续治疗30~720(平均128) d,随访11~36(平均18)个月。  相似文献   

8.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儿童弱视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为配戴框架眼镜结合单眼遮盖、视刺激疗法及精细作业,但治疗周期较长,且对屈光参差〉3D的患儿疗效不理想。为寻找更好的方法,作者自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应用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40例单眼弱视患儿,观察视力提高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严重屈光参差性弱视低龄儿童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LASIK)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低龄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LASIK手术矫治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评价LASIK矫治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对90例(90眼)年龄为2~10岁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行角膜中央最薄处厚度和中央2.5mm外4个方位厚度检测,1%阿托品散瞳验光、角膜直径测量,wavefront或OPD—scan波前像差仪进行坐位时的虹膜识别后行LASIK治疗;术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制定详细的弱视治疗方案。结果本组患儿均配合良好,术后36个月随访视力均有提高,为进一步治疗弱视创造了条件。结论LASIK手术矫治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明显改善了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显示出良好的弱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法治疗弱视患儿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186例(278眼)弱视患儿进行戴镜、遮盖治疗、弱视训练及精细目力训练等弱视综合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在186例弱视儿童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最好, 有效率为95.24%,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 0. 05) 。而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率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轻度弱视的治愈率为93.65%, 与中度弱视(72.45%)和重度弱视(40.74%)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 01)。弱视儿童的治疗年龄、注视性质和依从性对弱视疗效有明显影响。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满意,其疗效与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年龄、规范治疗、疗程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弱视综合疗法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弱视的儿童305例(459眼),根据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屈光状态分别采取不同方法 进行综合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 通过综合治疗,基本治愈及进步者445眼,无效14眼,总有效率为96.9%.弱视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越轻、弱视类型中屈光不正、注视性质中中心注视,治疗效果越好.结果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有效率高.不同程度弱视之间治愈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弱视的综合治疗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69例(486眼)弱视儿童进行配镜、遮盖等综合治疗。结果: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优于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中心注视性弱视疗效优于旁中心注视性弱视,弱视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对557例(967眼)儿童弱视进行屈光矫正,遮盖及行红闪(激光)、光刷、多光谱、视觉刺激、视觉定位、精细目力训练等综合治疗1~5年。【结果】治愈率79.42%,有效率96.59%,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优于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弱视程度越低、年龄越小、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结论】弱视治疗效果与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治疗时间、治疗年龄有关,综合疗法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遮盖时间治疗儿童单眼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单眼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行遮盖疗法及弱视训练的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30例每日遮盖2 h;B组30例每日遮盖4 h。比较2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B组BCVA相比A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与B组9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眼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而言,早期遮盖时间越长效果越理想,利于提升矫正视力,治疗6个月后短时间遮盖也能达到长时间遮盖的效果,对治疗6个月后儿童应用短时间遮盖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121例(206眼)经过1~2年弱视综合治疗的儿童弱视患者,分成3个年龄组及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3种类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6岁、6~9岁组好转明显(有效率分别为84%、63%)但基本治愈率不高(分别为31%、18%),9~12组欠佳(有效率18%);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有效率分别为56%、83%、58%,而治愈率亦不高(分别为19%、33%、14%)。结论各种弱视只要及时治疗都能获得良好效果,年龄偏大亦不可放弃。关键是科学地组织、指导患儿进行治疗,加强患儿及家长同医院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儿童屈光参差行LASIK手术后实施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6例(107/眼)近视性屈光参差并伴有中重度弱视的病例进行LASIK治疗,术后实施弱视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弱视的变化.结果 86例(107眼)弱视眼中,均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5行,28眼达到5.0.结论 LASIK术后实施弱视治疗是矫正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晖  王抗美 《上海护理》2006,6(3):10-12
目的探讨综合方案对儿童弱视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2月~2005年2月间收治的各种不同类型弱视患儿56例共74只弱视眼,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综合治疗护理计划,按要求严格执行。观察分析不同年龄、弱视类型和注视性质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年龄组患儿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斜视性弱视与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屈光参差性弱视相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弱视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度和重度弱视。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有较好效果,疗效与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和原有弱视程度有关。贵在早期发现,坚持治疗,护患配合,根据治疗情况细致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青少年弱视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一步了解人的视觉系统潜在可恢复性。方法按弱视分类标准,针对10~18岁弱视患者进行检查和综合的弱视治疗。结果治愈46只眼(69%),其中痊愈29只眼,基本治愈17只眼;进步12只眼(18%);无效9只眼(13%),治疗总有效率87%。注视性质中,中心和旁中心注视明显优于黄斑旁和周边注视(P<0.01)。不同的弱视程度患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斜视性和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P<0.01)。结论人的视觉系统潜在可恢复性在青少年依然存在,采用压抑联合遮盖并辅以其他疗法综合治疗疗效可靠,其效果因弱视的程度、类型、注视性质以及治疗依从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我院采用弱视视觉刺激加遮盖法及作业疗法等综合训练,治疗儿童弱视,观察 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998~ 2000年我院治疗的 3~ 12岁的弱视儿童, 45例 60眼,其中男 26例 35眼,女 19例 25眼治疗时间为 6个月~ 2年。儿童弱视的临床分类,按 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标准进行。其中按程度分类:轻度弱视:矫正视力 0.8~ 0.6,共 27眼;中度弱视:矫正视力 0.5~ 0.2,共 12眼;重度弱视:矫正视力 0.1以下, 7眼。按类型分类:屈光不正性弱视 35眼;屈光参差性弱视 5眼;斜视性弱视 4…  相似文献   

20.
林琪玲  Jiang Yingbin 《护理研究》2008,22(22):2028-2029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综合治疗效果及健康教育.[方法]对弱视儿童592例639眼行戴镜、遮盖法、红闪加光刷、精细作业法、He-Ne激光等综合疗法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基本痊愈546眼(85.45%),进步76眼(11.89%),有效率97.34%;不同年龄组儿童弱视达基本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疗程越短;弱视程度越轻,疗程越短;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结论]儿童弱视要早发现、早治疗,且应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