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素在不同抗凝浓度下对临床化学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西平县中医院80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血液样品采集源,将抗凝血浆采样标本按照肝素浓度不同分为A、B、C、D 4组,并在相同情况下进行化学检测,统计分析肝素在不同抗凝浓度下对临床化学检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4组肝素浓度抗凝血浆中的总蛋白(TP)、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以及葡萄糖(GLU)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肝素浓度抗凝血浆中肌酐(Cr)、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尿酸(UA)检测结果随肝素浓度的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在不同浓度抗凝下对TP、TBA、ALB以及GLU等临床化学指标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但对于Cr、D-Bil以及UA等化学检测指标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腹羊膜腔内灌注扩充羊水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选择经B超检查提示羊水过少或偏少、有阴道分娩适应证,要求阴道分娩并愿意接受经腹羊膜腔内灌注的头位妊娠孕妇,腹部B超穿刺探头定位,经穿刺孔1次注入预热至37℃左右的灭菌生理盐水200-380ml。结果 33例中穿刺灌注成功32例(96.97%,);发生胎膜早破l例(3.03%),无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穿刺感染等其它并发症发生;阴道分娩25例(75.76%,);在纠正头盆不称、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后作剖宫产8例(24.24%);无一例新生儿发生重度或轻度窒息。结论 经腹羊膜腔内灌注可有效扩充羊水,为羊水过少的晚期妊娠孕妇创造阴道分娩的条件。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围产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骨盆器官脱垂病情的进展,阴道形态学发生了巨大改变。本研究旨在检测组织重构的生化指标判断其与临床改变相关性。方法:征得患者同意在手术时取得77例妇女阴道全层组织进行活检。对至少<Ⅱ度脱垂的15例绝经前妇女(对照组)和62例绝经后患有脱垂妇女的组织进行比较。所有样本均经过组织学检查证实诊断。应用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的荧光显微照片,定量检测胶原Ⅰ、Ⅲ、Ⅴ亚型的表达;电镜扫描分析定位胶原纤维;明胶酶谱法来定量分析酶原的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 M P)-2、M M P-9的活性。应用M ann-W hitney检验或K ruskal-W allis…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是评估在细菌性阴道病阳性(BV )伴动弯杆菌阳性(M )妇女和BV 伴动弯杆菌阴性(M-)妇女之间,阴道分泌物中IL-1β、IL-8、唾液酸酶、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和拮抗Gardenerella阴道溶血素的IgA(anti-Gvh IgA)的差异。研究设计:采集265例孕妇第一次产前检查时的阴道分泌物,并测定所有的研究参数。用Nugent标准评价革兰染色,同时检测合并的性传播感染。采用χ2检验或M ann-W hitney检验评估BV /M 和BV /M-妇女之间的差异。结果:265例BV 的妇女中,43%(n=113)M ,其中的97%(n=110)Nugent评分9或10。BV /M 妇女唾液酸酶升高(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患者与医生采集样本中复原的特异性人乳头瘤病毒(H PV)。方法:对在3个国家的阴道镜检查门诊就诊的334例妇女进行横断面调查。宫颈阴道样本由患者和医生分别采集,并进行PCR和反向线点基因型检测。采用M cNem arχ2和K appa检验分析患者与医生样本数据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23.2%患者采集的样本中确诊为致癌性H PV感染,医生收集的样本中为34.9%。与患者自身收集的样本相比,医生收集的样本中多为16和52型H PV感染,且总致癌性H PV感染较高。两种样本在发现非致癌性H PV感染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患者用单一阴道刷子收集的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恩施州土家族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妇科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对1256例年龄50岁以下的恩施州土家族妇女(不包括月经期和妊娠妇女)进行宫颈分泌物常规检查和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实验室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越小,支原体感染率高,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患者细菌性阴道病、慢性宫颈炎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生殖道感染尤其是支原体感染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建议在女性常规妇科普查项目中,应增加支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患者需要手术、输血及孕妇产前,以往实验室检查仅做血、尿、便常规检验,随着医院现代化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的开展,为了防止院内疾病交叉感染和母婴传播疾病的发生,我院检验科对手术、输血病人或产前妇女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螺旋体(TP)的检测,并作为患者血清感染指标的常规项目。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羊水偏少阴道试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超检查羊水指数法(AFI)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S/D值),分析比较足月妊娠妇女羊水偏少162例(观察组)和同期162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围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急症剖宫产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彩超诊断为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羊水穿刺检查的531例产妇的羊水样本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60例)和观察组(271例)。对照组羊水样本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组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统计两组受试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对比两组诊断成功率、异常核型检出率及两组检测效率。结果:观察组羊水样本诊断成功率高达100.00%,但与对照组(99.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核型分析方面,对照组羊水样本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8.86%)显著高于观察组(2.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获取样本至出具报告用时(2.11±1.03)d,显著少于对照组(18.12±4.2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产前诊断的优势各有千秋,临床可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诊断方法,或两者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尼日利亚高原州,接受产前检查的妊娠妇女感染H IV的危险因素。方法:面谈中获得潜在危险因素信息。收集生物学样本检测H IV和其他性传播性感染(STIs)。结果:H IV患病率为8.2%。年龄在20~29岁的妇女感染H IV的风险增加大于4倍。天主教妇女犤校正优势比(AOR)1.72,95%CI1.01~2.95犦和五旬节教妇女(AOR2.57,5%CI1.46~4.52)比伊斯兰妇女更易感染H IV。有多次婚史妇女与银行家或会计结婚的妇女中H IV风险增加。其他的H IV预测因子为丈夫有其他性伴侣、可查的H IV、STI、白色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结论:高度重视有效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 IV)感染妇女中开展了新的产前诊断项目,并对此项目执行2年多来的围生期结局进行描述。研究设计:对2000年6月至2003年12月间,所有孕20周前于产前门诊就诊的H IV感染妇女进行异常染色体筛查,并于孕中期对试验阳性者行羊水穿刺。结果:共对116例孕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B超检查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研究组)168例和同期B超检查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200例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和轻度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急诊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3.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在血糖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凤艳 《河北医学》2004,10(4):382-383
血液葡萄糖(简称血糖)检测是临床实验室常规测定项目之一,其意义是衡量机体葡萄糖有无代谢异常,故准确测定血糖浓度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血液抽取后,血细胞内葡萄糖酵解继续进行,引起血糖浓度不断下降,从而影响血糖浓度的准确检测。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我们在采血时使用凝血真空采血管(简称分离胶试管),临床应用发现其血糖浓度较稳定,经96h观察也无发现明显下降趋势。由此,我们推测采用该方法可使血糖处于长期稳定状态。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羊水穿刺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2012年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共556例作为观察组1、其中羊水穿刺全程护理382例为观察组2。将2009年2月~2010年12月高风险孕妇共255例作为对照组1,其中羊水穿刺常规护理共131例为对照组2。研究观察组1全程护理模式对咨询率、穿刺率的影响。研究观察组2全程护理模式对咨询认知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术中血压脉搏、手术时间的影响。结果:513例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发生流产,宫内感染。观察组1中血清筛查阳性,羊水穿刺率51.3%和咨询率98.4%,分别高于对照组1的37.6%(P<0.01)和94.3%(P<0.05),差异有显著性;其它高风险穿刺率99.0%也高于对照组1的95.1%,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2咨询认知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2(P<0.05);观察组2手术时间和脉搏、血压均分别低于对照组2。羊水穿刺513例中26例(5.02%)确诊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孕妇平静接受引产术。结论:对羊水穿刺全程护理措施是提高穿刺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围生期感染和窒息所诱发的炎症应答反应被认为参与了新生儿的脑损伤过程。炎症应答反应以趋化因子的表达为特征。尽管健康新生儿趋化因子浓度水平已经有人研究过,但在病理状态下新生儿该因子浓度水平变化的意义还未被研究过。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发生窒息或感染的新生儿血清趋化因子的浓度。方法:从生后第1天发生围生期窒息和感染的新生儿和发生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中获取末梢血液样本。确定如下各项指标:白介素-8(IL-8)、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 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 IP-1α)的血清浓度以及激活作…  相似文献   

16.
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1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莲娣 《吉林医学》2010,31(19):3044-3045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超声检查提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羊水指数法估计测羊水量,并测脐动脉收缩最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S/D,分析我科两年180例超声诊断羊水偏少者(观察组)和20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超声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妊娠中,中、度羊水粪染与清洁性羊水间脐动脉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的差异。取247单胎妊娠的脐动脉血样,包括在任何分娩阶段发生中、度羊水粪染和分娩所有阶段的清洁性羊水,检测脐带血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羊水粪染妊娠组,总体中位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719.2ng/L,对照组115.8ng/L)。在羊水粪染妊娠组,与从早期就为中、重度羊水粪染组(早期胎粪染组:959.8ng/L)相比,从分娩早期清洁性羊水变成第一产程后期或分娩时中、重度羊水粪染组(后期羊水粪染组:499.9ng/L)的8-异前列腺素F2α浓度较高。应用多元回归…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确定阴道pH≥5.0和每目油镜视野中阴道中性粒细胞数>5与早产胎膜早破(PPR O M)的关系。对妊娠23~26周的12734例孕妇的阴道感染和早产行再次分析。检测受试者有无性传播疾病及其阴道pH值。采用革兰染色法对中性粒细胞染色。在此次分析中,5751例患者(41.3%)每目油镜视野中性粒细胞数>5;2500例妇女(18.0%)阴道pH≥5.0;1149例妇女(8.3%)每目油镜视野中性粒细胞数>5且阴道pH≥5.0。中性粒细胞的出现和pH值的升高与妊娠24~32周时的PPROM显著相关。中性粒细胞和pH值的升高与妊娠早期PPR O M显著相关,也同时反映了感染和(或)炎…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检测了28例正常人和56例地砷病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如下:地砷病患者血红蛋白(Hb)含量、血清皮质醇浓度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低于对照;而血浆乳酸浓度、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白细胞DNA断裂率及尿中粪卟啉浓度均高于对照。提示地砷病患者存在多种代谢异常。鉴于地砷病患者早期无特异症状,建议以生化指标作为辅助手段,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胎儿脐带血与羊水内IL-18浓度与早产的关系以探讨宫内感染孕期防治的可能性。方法:采集早产(>30周)者和足月分娩孕产妇外周血、脐带血、羊水标本各50例,分别检测其中IL-18的浓度。结果:早产孕妇外周血、羊水、脐带血中IL-18表达水平均高于足月分娩孕妇,且感染患儿脐带血中IL-18浓度则会异常增高。结论:羊水、脐带血中IL-18水平对妊娠的结局有一定的预测性,为预防、阻止早产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同时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有助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