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感染性喉炎1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黏膜弥漫性炎症,好发于声门下部,又称急性声门下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小儿喉梗阻常见原因之一,治疗不当,常引起窒息。近年来由于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使Ⅲ度、Ⅳ度喉梗阻发病率明显下降,病程明显缩短。我科2001/2007年收治168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Ⅲ°喉阻塞非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Ⅲ°喉阻塞多见于小儿急性喉炎 ,喉外伤等。病情危重 ,如抢救不及时 ,常危及生命。传统认为需及时行气管切开改善通气。但气管切开增加了病人痛苦 ,并存在一定的危险及并发症。事实上 ,很多Ⅲ°喉阻塞患者经及时、全面的药物治疗均可治愈。我院自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急性Ⅲ°喉阻塞 2 7例 ,经药物治疗 1~ 3h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无 1例行气管切开。现就治疗体会浅谈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7例中男性 18例 ,女姓 9例。 2岁以下 4例 ,2~ 4岁 11例 ,5~ 8岁 6例 ,9~ 14岁 3例 ,15~ 6 5岁 3例。其中急性喉…  相似文献   

3.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情况下应用机械通气,可为自主呼吸存在的患者提供通气支持称为无创机械通气(NIV).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避免了许多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的问题[1].  相似文献   

4.
麻黄碱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喉部粘膜弥漫性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以春、冬两季发病较多,常见于婴幼儿。大都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部分,亦可并发于麻疹、流行性感冒或其他急性传染病。由于小儿喉腔狭小,软骨柔软,粘膜血管丰富,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充血水肿而出现喉梗阻。喉梗阻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吸气困难而窒息致死。目前治疗除对病原体治疗外,对症治疗也是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如有效的吸入治疗可缓解喉梗阻,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我科于2003年9月-2006年3月应用麻黄碱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并喉梗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与吸入令舒治疗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6年至 2 0 0 1年我院 4 8例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 ,其中 2例气管插管被痰栓堵塞致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 ,经及时抢救 ,转危为安 ,现将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 8例中男 19例 ,女 2 9例 ,17~ 73岁。急性有机磷中毒 4 4例 ,脑出血 4例 ,气道梗阻 2例均为有机磷中毒。典型病例 患者男 ,4 6岁。因口服敌敌畏 10 0ml,于 1998年 7月 11日晨收入院 ,16时突然意识丧失 ,口唇紫绀 ,呼吸停止 ,立即予以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4 8h后气管切开继续机械通气。在气管切开后第 3天患者极度烦躁不安 ,抽搐 ,面色青紫 ,经…  相似文献   

6.
女,3岁。因声嘶、犬吠样咳嗽2天,加重并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124/min,呼吸48/min。患儿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可见鼻翼掮动、唇周发绀、吸气性三凹征及喘呜音,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干哕音。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喉炎,Ⅲ度喉梗阻。立即予面罩吸氧,苯巴比妥镇静、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并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1小时后患儿呼吸64/min,气道内分泌物增多,双肺呼吸音全部降低,自主呼吸逐渐消失。即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0-2005年应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2例,发生气道梗阻5例,均查明原因解除阻塞。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1519例小儿急性喉炎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的抢救与治疗措施本文对近1年门诊及住院的1519例小儿急性喉炎的治疗进行了分析,提出早期给予足量的激素和抗生素等综合疗法,对Ⅲ°以上呼吸困难治疗1~4h病情无好转甚或加剧者,行气管切开及时改善通气。结果经过1年的临床观察,采用综合疗法大地缩短了病情,减少了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小儿急性喉炎病情发展迅速,必须提高警惕,积极治疗,密切观察,随时准备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9.
毛孝容 《家庭护士》2009,7(4):374-374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岁~3 岁小儿.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因喉头水肿而引起喉梗阻,发生严重缺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全身衰竭而死亡[1].因此,救治工作必须争分夺秒.2008年10月27日我科收治1例急性喉炎伴Ⅳ度喉梗阻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精心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纤支镜导向经鼻气管插管抢救COPD肺心病重度呼吸衰竭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志广  曹洪贤 《临床荟萃》1998,13(4):152-152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患者机械通气中,应尽量避免气管切开。1994年8月~1997年3月,我们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导向,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抢救COPD肺心病重度呼吸衰竭22例,均获成功。本文旨在探讨纤支镜导向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COPD肺心病重度呼吸衰竭中的有益作用和避免气管切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环甲膜穿刺改善通气功能后再行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经验.方法:对16例急性喉梗阻患者行紧急环甲膜穿刺给氧,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紫绀、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进一步改善通气,对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及后遗症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行环甲膜穿刺后给氧,呼吸困难立即明显缓解,紫绀明显减轻,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升至90%以上.环甲膜穿刺器拔管后无声嘶、出血及喉狭窄等并发症.16例病人全部痊愈,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环甲膜穿刺快速、易行,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紧急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对于抢救急性喉梗阻,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总结31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护理措施.其护理要点包括迅速减少毒物的吸收,早期给予复能剂及早期足量的长托宁达到长托宁化,紧急行气管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及气管切开.认为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代先芝 《家庭护士》2009,7(15):1355-1356
小儿急性喉炎好发于冬春季,多见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此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喉部炎症造成喉头充血水肿甚至气道狭窄,主要表现为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时有痰鸣音,重者可因喉梗阻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1].我科于2006年10月-2008年11月成功救治85例患儿,其中有2例因情况紧急在气管插管下行气管切开术,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无一例死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周怡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295-3296
我院1995-2006年进行小儿气管切开术15例,对其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0.2~9(平均5)岁。原发病:喉乳头状瘤2例,喉外伤3例,急性喉炎5例,气管异物5例,行气管切开前患儿呈Ⅱ~Ⅲ度呼吸困难。治疗方法:全麻下气管切开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病人生命的急症手术,若行之不当,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本文着重讨论小儿气管切开的指征与方法。一、小儿气管切开指征 1.解除喉梗阻最常见者为急性喉炎、喉水肿、喉外伤、喉腐蚀伤或开水烫伤,其它如喉畸形、声带麻痹、喉肿瘤等引起的喉梗阻和呼吸困难。这些病何时作气管切开,应根据呼吸困难程度来决定:Ⅰ°呼吸困难,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或哭闹时有鼻搧,轻度吸气困难,吸气时心窝、胸骨上窝及锁骨上窝轻  相似文献   

16.
口服重度中毒患者常伴有中毒量大、病情发展迅速、极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进行初步的经口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后,须及时采取留置胃管清除毒物。近4年来本科采用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紧急就地切开洗胃的方法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抢救措施,成功抢救12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对于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人工通气是抢救、治疗的重要方法,有创人工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这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并需要特别的护理,且医疗费用高,无创机械通气正成为呼衰患者第一线治疗手段,为呼衰的及时抢救预防和康复创造了条件。近8年来  相似文献   

18.
儿科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管内插管的主要目的是:(1)建立一个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2)排出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3)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吸入气道;(4)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和减少解剖死腔量。 早年,人工气道主要靠气管切开来完成,但是小儿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多且较严重,尤其是新生儿、婴儿,可能会造成长时间带管。随着小儿麻醉及重症监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当气管内插管作为人工气道用于通气支持时,气管切开在儿科已经很少应用。经鼻或经口气管内插管能很好地起到人工气道的作用,并可保留数周。即使是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患儿也很少需要作气管切…  相似文献   

19.
总结1例患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在住院7d后并发咽后壁脓肿患儿的护理。护理的关键在于积极进行气管切开术前准备,术后重点进行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管道安全管理。患儿住院16 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经口腔气管插管是目前救治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急救措施之一,如何做好经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苏州大学附属二院胸外科2003年10月~2005年11月对59例经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